九色甘南香巴垃(6)草原风情小西藏

白马行空

本篇将重走一段红军长征路,缅怀当年的英烈,感悟红军的信念。 按照计划,今天(7月1日)我们将穿越若尔盖草原去扎尕那。从上图清晰可见,我们回到了郎木寺附近。2010年来过花湖后,得知这边有个郎木寺,就一直记着郎木寺。 早晨出唐克镇就是若尔盖草原,沿G248国道行驶没多久,我们即到达了“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原” 纪念碑。 徒步走到纪念碑前,躬身肃立凭吊英烈。打开手机上的央视屏,收听收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原” 纪念碑前过党的百年生日,我们几名党员觉得意义非凡。 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皆由若尔盖县出川入甘,若尔盖县也是四川省境内红军三大主力唯一共同走过的县份。 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九位从这里走过。当年北上的红军在这雪山、草原、泥潭中,后被追前被堵,缺枪少弹,挨饥受冻,伤病成批,无数的红军将士长眠于此。 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这是2010年拍的共和国的十大元帅走过的草原纪念碑。感觉与今天看到的不是同一地,因为这在川主寺去若尔盖的路上。 今天我们走过这片“红色的草地”,眼望这方红色热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不为这天赐的美景动容,更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长眠于此的英雄。 车继续沿着G248国道行驶在若尔盖草原上 2010年看到过的白塔 到花湖了,又享受一次免门票,不过景交车费还是要的。 花湖位于四川若尔盖草原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G213(G248)国道旁,是若尔盖湿地上的一个天然海子,海拔3468米。 景区集草原、湿地、湖泊和花海为一身,它安静、妖娆和丰茂,堪称西北高原的绿洲。 7月的花湖阳光明媚,水色纯净,湖边水草丰盛,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简单,安静,这就是花湖。 湖水静的看不见一丝的皱褶,只看满天的白云倒影到无边的湖水中,仿佛湖中盛开着连到天际的白莲花。 湖岸边水甜茅丰茂,灰雁、鱼鸥、骨顶鸡、白鹤,黑颈鹤等常栖于水草中。 当你漫步在栈道上,沿途景色美轮美奂,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反射出天空的美景,沿着湖水直至天边深处,有种“天空之境”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2010年看到的栈桥、亭子和观景台,这次找不到了。 湖边的野草野花五彩缤纷,长长的木栈道沿着湖边通向远方。(也是2010年的,现在的木栈道长高了、长宽了。) 2010年的花湖 2010年的花湖 离开花湖,我们直奔扎尕那。本想走一条更原生态的小路(见题图蓝色线),因近日山体滑坡未能如愿。 因疫情原因,扎尕那没有收门票,仅在进村时收取5元保险费。 从游客服务中心进村,还有10多公里路,进村后我们的车先停在游客停车场,然后从栈道上去,前往仙女滩1号观景台。 扎尕那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海拔3000-3300米,周围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 它的地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四周都是3900米高的岩壁筑成,一座完整的古城。藏寺、民居、田野、溪涧层层叠沓,错落有致地依山起伏,更有那巨戟般的岩峰刺入云霄,山势陡立不生寸草,自山腰開始才有葱郁的树林直泻山脚。 村子的房屋大部分还保持着原生态的木板楼。这里的居民以藏族为主,据称是吐蕃第三十二朝顺赞干布的后裔。 扎尕那是由四个村寨组成,按山势从低到高依次为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代巴村。 拉桑寺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发布的寻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扎尕那山赫然列于榜单第四位。 上栈道前,小李提醒我们带上雨伞。这不刚到仙女滩1号观景台就下起了雨,我们决定回撤,先去民宿。 在民宿稍作休息后,我们出门继续探密扎尕那。 先驱车到代巴村观景台,再回走达日村观景台,最后陡步回民宿。 扎尕那景色最美是黄昏寒气笼罩,还有清晨雾气缭绕的时刻,山景和带状云不停变化。 今天虽未遇上夕阳,但在观景台呆驻良久,竟不知时间流逝。 夜雾升起。这是一个民宿的平台,这是民宿位置极佳,躺在床上就可欣赏 扎尕那的美景。 坡地上这些立着的架子是晒秋用的 路遇小学生放学回家 碎石路、独木桥 希望小学 一天的时间又没了,明天继续。 第二天我们起得较早,6点半就到达业日村,陡步前往业日村的洛克观景平台。 细雨绵绵中,我们从这条山路攀登上洛克观景台。累,但别有一番兴趣助我力。 扎尕那几个观景地点中,我认为业日村的洛克观景平台是最佳。站在平台上看四周一片开阔,山峰与田园浑然一体,让你以极其宁静的心领略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奇妙感觉。 雨后清晨的扎尕那,云雾飘荡在山间,山顶若隐若现,风光旖旎无限。 色彩随着晨雾变幻 达日村、代巴村。 东哇村 业日村 一条蜿蜒的山路将四个村寨串联起来。原生态的藏式榻板房错落有致。 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一起升腾。 图中红点标记为希望小学,黄点标记为我们住的民宿。 直至晨雾散去,云层仍遮掩了阳光,打道回府。 早餐后我们又去业日村后润吾沟溪谷陡步。 这是一条极深的原生态峡谷溪沟 时间关系,我们只走了一段就返回了。离开了扎尕那,折向迭部县城方向,在放弃去俄界会议旧址后,决定去措美峰。因为从导航上看,去俄界会议旧址更远,费时更多。 然没想到,这路太难走了,全是坑坑洼洼的沙石路,且路标指示牌几乎没有,还不是一个完善的景区。 导航只能到这里 经问询探路,从图中左侧小路继续上山。 网上查得:措美峰生态旅游区位于迭部县卡坝乡尼欠村,以千里迭山,重岩叠嶂,危峰兀立,山势峻峭,泉流纵横,河流曲折有致,澄碧甘甜,自然天成。 迭山主峰措美峰海拔4920米,是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甘肃南部第一高峰。山下河谷海拔2600米,相对高差近2400米。 有“迭山横雪”、“措美云海”、“佛光回照”等自然奇观,其中“迭山横雪”被《洮州厅志》录为“洮州八大景”之一。 由于最佳观景点还得攀登上山顶,我们只好放弃了。 重新回到G345国道后,我们沿着蜿蜒向东的白龙江前行,不一会就到达国道旁边的“茨日那毛泽东旧居”遗址。 1935年9月13日,红军从达拉高吉村出发,沿达拉河顺流直下,向东北方向的旺藏进发,当晚露宿在次哇沟口(红军称庶地)的树林里,第二天继续向旺藏寺前进。 经过两天的艰难行军,于14日晚11时陆续到达今旺藏乡政府驻地——旺藏寺,部队在此作短暂休整。一军团住在旺藏村,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住在旺藏寺,毛主席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的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一军团二师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毛主席于15日拂晓离开了这座木屋,带领参谋及警卫人员20余人,从茨日那村前的木架仙人桥上渡过白龙江,改走捷径,翻越两座3000多米高的大山(注意山顶上的红旗),直奔若尕沟崔古仓村,与大部队汇合。 在茨日那用过午餐后,已是下午16时多,我们仍决定再次离开G345国道,去看多儿沟白古寺、洋布水磨群。导航显示到白古寺仅40公里,而洋布村,导航上没有,但知道就在白古村前方,我以为来回2个小时路程大概差不多,然后又失算了。 车离开G345,经过一村庄后即遇上了“弹坑”路,小李不悦了,说又加程了。事实上今天的行程,路书上都有的,还取消了俄界会议旧址。只是之前小李没注意行程、也没走过,所以没提醒我…… 颠簸了1小时后,终于看到了白古寺,我们没停车继续前行找洋布水磨群,经多次询问,总算找到了洋布村,原来这里也叫达益村。<br> 多儿在藏语中有“围栏”之意,也正如这里群山环绕的地形。而洋布又称达益,是老虎出没或居住的地方,与舟曲县和四川九寨沟县交界。 洋布水磨群,据说建于清代,沿用至今。是甘肃省内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时间最古老,也是仍在使用的水磨群。 山梁上的村寨和水磨群在村口桥头交汇,呈人字形展开。一撇村寨,一捺水磨,在苍穹之下,静谧而悠远。 一座座历经岁月沧桑、布满苔痕和野草的木房子依次排列,如一座座鲜活的风景,又像一尊尊凝固的雕塑。 回到白古寺已是下午18时45分左右,此刻天色不佳,瞟一眼就离开了(金色屋顶即是白古寺)。 傍晚20时,我们终于到达腊子口。 腊子口,在藏语中意为“山谷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四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 整个隘口长约30米,宽仅8米,东西两面是斧劈削般的悬崖峭壁,水流湍急的腊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门户。当地民谚曰:走过腊子口,活像过虎口。 1935年9月16日,红一方面军红四团赶到腊子口。国民党军队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敌人妄图凭借天险,将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峡谷中。 毛主席下令三天要拿下腊子口,打通红军北上通道。通过正面强攻与迂加包剿相结合的战术,经过激烈的浴血奋战,17日凌晨全面攻克天险腊子口。国民党军企图剿灭红军的阴谋再次破产。 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 由于这场战斗发生在党内出现严重分裂的紧急关头,事关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和红一方面军安危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拿不下,往南没有退路(刚刚爬过雪山,过了草地),往北进不了甘肃,更别提去陕北了。“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活了”(聂荣臻语)。 此行一路过来,随处可见建党百年宣传,赞一个。 离开腊子口,去宕昌官鹅沟景区。由于估计不足,山路难行,导致今天行程时间不够用。多夸小李驾驶技术的高超,让我们悉数游览了多个一般游客看不见的小宗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