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白居易《长恨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span></p> <p class="ql-block">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年),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明·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浔阳琵琶,画的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span></p> <p class="ql-block">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p> <p class="ql-block"> 《大林寺桃花》</p><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 class="ql-block">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p class="ql-block"> 此诗作于公元817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诗人来到了庐山大林寺,此时山下的桃花都已经凋谢,而在山上大林寺却看到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人看到此情此景,深有感触,把春光写的活灵活现,顽皮可爱,没曾想春光却转到了这里来。庐山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题天柱峰》</p><p class="ql-block">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p><p class="ql-block">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p><p class="ql-block">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p><p class="ql-block">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曾结精舍于庐山。因天柱山距庐山不远,加之尊崇道教和左慈,故在被贬的四五年中,白居易曾多次游历天柱山,并留下诗文。</p> <p class="ql-block"> 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相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钱塘湖春行》</p><p class="ql-block">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p><p class="ql-block">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p><p class="ql-block">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p><p class="ql-block">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p><p class="ql-block"> 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景中寄情是这⾸的主要特点,它把感情寄托在景⾊中,诗中字⾥⾏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细腻新鲜的感受。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候宜⼈,⼭川秀丽,⾃唐代以来,⼀直是游览胜地。⽩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年(822年)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夙愿。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诗⼈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做了不少好事,⽽且也饱览西湖的⼭光⽔⾊,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即其中之⼀。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p> <p class="ql-block"> 唐宝历元年(825年),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开挖成直河(由阊门外护城河直达虎丘山麓),称山塘河,便于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长堤,长堤宽阔成路,也直通虎丘,堤长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因介于阊门闹市与名胜虎丘之间,逐渐成为繁华的旅游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祖籍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不过,他在诗词中,把洛阳视为故乡。公元829年,白居易终于得以在洛阳久居。在《归履道宅》中,他写道:“驿吏引藤舆,家童开竹扉。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眼下有衣食,耳边无是非。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重阳席上赋白菊》</p><p class="ql-block">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p><p class="ql-block">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p> <p class="ql-block"> 《咏菊》</p><p class="ql-block">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p><p class="ql-block">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p> <p class="ql-block">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p><p class="ql-block">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p><p class="ql-block">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p><p class="ql-block">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p><p class="ql-block">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交往甚密,唱和齐名,世称“刘白”。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如今年近古稀,相对痛饮,联想到少时的“不忧生计”,不禁感慨万端。二人相约饮酒时白居易便创作了此诗。</p> <p class="ql-block"> “看雪寻花玩风月,洛阳城里七年闲。”白居易畅游洛阳及周边山水名胜之地,写下近千首诗作。他对龙门山色尤为喜爱,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留下千古名句:“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p> <p class="ql-block">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临终前,他告诉家人:“不归下邽,葬于香山(即龙门东山)。”其墓葬所在地,便是如今的白园。</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