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钓鸡

小芝麻的刘老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物介绍</b>:绰号“活时迁”,练得一手偷鸡的“好”本领,技艺高超,却将一手好本领用在了偷鸡上,多亏后期老刘的点醒,才使他改邪归正。</p> 张馨尹读故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故事简介</b>:民国十六年,天津卫冒出一位最会“钓鸡”的奇人。当时,天津卫的每户人家都会养些宠物,家禽,鸡就是其中之一。可天津人从不圈着鸡,鸡总是在院里院外随便跑,绝对丢不了。可是,从民国十六年起,天津人开始丢鸡,本以为是黄鼠狼干的,可丢鸡的地方没一点鸡毛;后来说是人抓鸡,却从没人听见过鸡被抓走时的叫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姓刘的老江湖看出了门道:丟鸡的总不在一个地方,且丟鸡的地方没有一点痕迹,显然只有人干的出来。可老刘也想不出如何不声不响地把鸡偷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刘开始到处走,听得了个绰号叫“活时迁”。二十天后,一个小痞子告诉了他“活时迁”的“钓鸡”秘诀和活动时间,衣着喜好等。老刘根据提示,想出一个妙招:用他家的鸡引来活时迁,再揭穿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故意让活时迁抓走自家的鸡,其实早就做好了标记,在卖活禽的集市上找到“活时迁”,当着大家的面揭露他的不正当行为,并劝诫他改过自新,被人们称为“赛时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揭秘“钓鸡”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把一颗黄豆中间打眼儿,用细绳穿上,将黄豆拴在线绳一头;再把一个铜笔帽的帽尖削去,露出个眼,穿在线绳另一头让笔帽像串珠一样可以在线上任意活动;然后将线绳,黄豆和笔帽全部攥在手里,装作晒太阳。待鸡一来,将黄豆带着线抛出去,等鸡吞下黄豆,将线拉直,把笔帽使劲一推,刚好卡在鸡嘴上,鸡张不开嘴,“活时迁”两下就能把鸡拉到跟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的读后感</b>:读完《俗世奇人》,我发现:奇人之所以被称为奇人,是因为他们手中都有“奇活”,都有一项响当当的技能,他们靠自己的手艺生活,靠自己的手艺得到别人的尊重!创造了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要知道“技多不压身”,多学本领,总不会有坏处。可是,本领不是一天就能练出来的,而那些有本事的人们,也不是徒有虚名。所以,我们学习时一定要下功夫,正如俗语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都要为梦想去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本期分享者:张馨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