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0年7月,军事科学院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认定红军团条件问题的几点建议》,提出了认定红军团的四个标准,列举了四类“红军团”,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和认可。据此,全军一共有27个团级部队被确认为“红军团”。</p><p class="ql-block"> 第一类“红军团”</p><p class="ql-block">《关于认定红军团条件问题的几点建议》提出:1937年8月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或1938年1月以前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由红军部队或红军游击队组建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建制团,可称为“红军团”。八路军最初组建时有3个师、6个旅、13个团,除了国民党政府正式授予番号的12个团以外,还有115师独立团;新四军最初组建时有4个支队、9个团。这些建制部队全部都是经过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幸存下来的红军骨干,这些部队自组建之后都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整编、缩编、扩编,最初的建制早已不复存在,还有一些部队被拆散编入其他部队。主要历史沿革和建制一直保存下来的第一类“红军团”共有17个。</p> <p class="ql-block">第二类“红军团”</p><p class="ql-block">红军改编时,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定,大体上将原红军的方面军改为师、红军军团(军)改为旅、红军师改为团,红军时期的建制团改编八路军时普遍缩编为一个营。</p><p class="ql-block">八路军出师抗战后,随即根据抗战形势发展进行了多次扩编,一些部队以营为基础,又扩编为一个新的团,如115师344旅687团、688团将各自的第二营(均是原陕北红军78师的一部分)抽调出来,组成新的689团。</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以一个营为基础扩编为一个团并延续至今的,亦可称为“红军团”。第二类“红军团”共有7个。</p> <p class="ql-block"> 第三类“红军团”共有2个。</p><p class="ql-block">1945年,八路军特务团(前为朱德警卫团、中央军委特务营)一分为二,后来分别演变为12军36师108团,54军161师483团,这两个团均称为“红军团”。</p> <p class="ql-block">第四类“红军团”</p><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的一、两个建制连,在抗日战争中编入新组建的建制团,一般情况不被认定为“红军团”,只能称为“红军连”。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抗日武装大部分是以红军干部为骨干组建起来的,但其下辖部队的历史情况和成分却千差万别,有的是以起义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游击队,有的是改编的国民党抗日武装,有的是以新兵组建而成的,等等。</p><p class="ql-block">有些建制团,尽管团、营干部大都是红军,还有红军连队,但它没有红军团以上部队的历史沿革。仅仅有一、两个建制红军连,其余都是新兵、游击队乃至改编的国民党部队,这样的团队都认定为“红军团”,这显然有以局部代替全部、以少充多之嫌,是名不符实的。</p><p class="ql-block">据总政治部调查了解,当时全军共有222个“红军连”。但是军事科学院在向中央军委上报意见时提出,63军的566团由三个红军连扩建而成,因此提出可以将566团作为一个特例认定为“红军团”,得到军委同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