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碑林“名师+”赵振国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活动介绍</b></p> <p class="ql-block">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p><p class="ql-block">执教教师:西北工业大学 王聪</p><p class="ql-block">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在一次次动脑、动手中进行猜想—验证—思考—再验证,在实验中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持续探索发现乌鸦是否能喝到水?何种情况下能够喝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教师研讨</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赵振国老师(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王聪老师的科学活动,以乌鸦喝水的故事为情景,探究乌鸦是否能通过投掷石子的方式喝到水。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实验分别探究了水量、石子数量对结果的影响。教学过程基本遵循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幼儿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较课前有明显提升。一开始,绝大多数孩子都认为乌鸦能够通过投掷石子的方式喝到水。经过实验后,孩子们意识到水量和石子数量会影响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两点想法和大家讨论,第一,在猜测的时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问题,“乌鸦能否喝到水”。但是第一、第二次实验解决的问题是“不同水量情况下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在这个实验前,引导孩子对水量进行思考,然后再介绍实验,甚至是引导孩子自己设计实验,这样可以使孩子聚焦某一因素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索验证。现在这一步是由教师完成并教给孩子的,孩子缺少关于实验设计的思考。第二,记录表中数字的含义前后不统一,前面的三次记录代表人数,后面的记录代表数字数量。可以将两个记录分别呈现,不要并排呈现。或者在记录表中单独设一列,标出人数或积木数量,让大家看起来更加清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武晓阳老师(西安市第九保育院):</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活动层层递进,以小组合作的⽅式让幼⼉主动积极探索,使复杂的科学原理简单化,但是整个活动给我的感觉是教师主导较多,有一个小建议就是能否不给孩子水位线,只给每组孩子一个空瓶子,让他们自己接水,自己决定水量多少,第一次实验每一组固定石子量5颗,控制好变量,先让孩子猜想自己接的水放了5颗石子后能不能喝到水,并记录猜想,记录表第一栏是孩子自己画的瓶子和瓶子里的水(水量多少孩子大概能画出来就可以),第二栏是猜想能不能喝到水,打对勾或叉,第三栏是验证,然后让幼儿实验,这个时候会有两种情况,有一些水接多的小朋友能让乌鸦喝到水,一些水接少的喝不到,发现了水量多少对结果的影响,然后没有喝到水的大家一起想法办法,有的孩子会认为多加石子会喝到,再次实验,并记录加多少石子会喝到水,还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加很多石子最后喝到水,发现了石子的多少会影响结果,还有一种情况是加满了石子也喝不到,得出结论水必须到达一定量,同时放足够多的石子才喝到水,让孩子一步一步自主去探究问题的本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王瑞涵老师(西安市第九保育院):</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活动借助寓言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幼儿活动兴趣。王老师创设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引导幼儿思考在不同水量和石子量情况下乌鸦是否能喝到水,问题的答案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来验证。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互相讨论,互相配合。教师细致观察、捕捉每个小组不同的实验过程,并通过分享帮助幼儿提升共享学习经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冯娅萍老师(碑林区第五幼儿园):</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王老师通过创设故事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整个活动体现了分层递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引导幼儿思考、探索在不同材料与情境下乌鸦是否能喝到水,如何能更快地喝到水,问题的答案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来验证,通过多次实验,幼儿理解了为什么石子装进水量少的瓶子里乌鸦还是喝不到水,知道了水量和石子数量会影响实验结果,使复杂的科学原理简单化,很容易被幼儿所理解。活动中,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过中“教”与“学”的关系,鼓励幼儿做一做、想一想,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应当培养“尝试、探索”精神的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冉艳老师(启慧友谊幼儿园):</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活动开始部分王老师以情景故事到提问,再到引发思考,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以乌鸦如何能喝到水,再次引发幼儿探索思考。创设故事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整个活动体现了分层递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引导幼儿思考、探索。孩子在猜测、探索、记录、实验中感受合作分享与讨论带来的乐趣。需要思考的是,乌鸦喝水实验中出现水量和石子数量的变化,两种变量如果分阶段进行,孩子在探索中会更清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董乐老师(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活动以乌鸦喝水的故事为背景,探究乌鸦能否喝到水,王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实验探究乌鸦如何喝到水,有猜测,有探索,有记录,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趣高涨。我认为这节科学活动中探究事物时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对于水和石子量变的进一步探究。每个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对水的或多或少,石子的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把控,可能都会在过程和结果中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那么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是否会获得更符合自身能力的经验积累和学习品质的提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以学促研,以研促教,在分享交流中学习新方法、拓展新思路、寻求新突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b></p>

石子

幼儿

乌鸦

喝到

实验

孩子

探究

思考

水量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