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div>在疫情当前、封城二个月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尤其重要。</div><div>幸好浦西4月1日开始全域封城。</div><div>比浦东多了四天准备时间。</div><div>浦东有些地区在已经封了月余的情况下,</div><div>全域封城只有一天准备时间。</div><div><br></div><div>我父母所在的小区也已经断断续续封了几次,每次都是二天;所以4月前的日子还过的去。</div><div>浦西全域封城第一天,不少居民都收到了政府礼包;尽管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老百姓还是欢欣鼓舞的晒着各自的礼物;尤其我们长宁区,带鱼、猪肉,让区位好评蹭蹭上升。</div> 当然,由于准备不充分,各地礼包参差不齐;基层居委情况不一,个别乱来不能替代整体;封城初期的舆情还是正面的多多。<div><br></div><div>但也有准备不足或没有准备的人家,小白领家没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独居老人子女被封在其它地方的;甚至被封在超市卖场、商场车站的;其生活的困顿难以描述。</div> 封城初期,大家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淡定;我的邻居在小院吃起了火锅。随着时间推移,家里储存没了,政府发的不够填牙缝,社会焦躁情绪蔓延;谁都不会想到,当今在魔都会为果腹犯愁。<div><br></div>我算是个具有底线思维的人,况且家中还有靠流汁维持生命的父母。从上海鸳鸯锅封城开始,在极短的时间内,按照半个月的跨度准备食材;哪怕ZF说是四天;还是失算!<br><br>变着花样给父母准备营养均衡的三餐,也就是山药、胡萝卜、芋艿、南瓜、绿叶菜、鸡蛋,加上牛肉或者鸡肉,方便保存,蛋白质丰富,在紧张又紧缺的特殊时期,也只能这样了。<br><br>刚开始时,体力、精力和“食”材力都满满;还有闲情逸致喝杯咖啡,拍张照片,拉拉仇恨。随着冰箱渐空、心力交瘁,院子里的绿叶菜又给了我支撑的信心。<br><br>亲人们帮助网购的肉菜,朋友们骑车送来的新鲜竹笋、活蹦乱跳的鲫鱼,让我的餐桌又丰富了色彩。那条鱼我养了三天舍不得吃,今天还是让邻居帮助宰了给老妈熬汤。<br><br><div>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储备也出现困难;这些坏的黄瓜、胡萝卜,发芽的土豆,自我调侃:上海人都可以吃。</div><div><br></div><div>五一节,看来还得继续熬。<br></div> <div>我们小区还算幸运,隔壁就是一个小超市;隔着铁栏栅可以交易,为居民提供了救急的食物补充。<br></div> 我们居委算是人性化管控的基层。<div>闭关不久,小区就有个体户供应鸡蛋、牛奶供应;30个鸡蛋45元。特仑苏和光明酸奶礼盒都是70元(后来降至68、65元)。</div><div>虽然小贵,比没有的强。</div><div>我赶紧买了90个鸡蛋储存,家有老人,必须有粮。</div> 不得不表扬我们的居委会,及时组织超市进社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平价供应。<div>厨房的食油只有半桶了,赶紧补充一桶备用;确实有备无患。</div> 平价鸡蛋,30个30元;比个体户便宜多了。 五月一日劳动节,赶紧去另一家个体户瞧瞧;为了换换口味,无奈买了14元一斤的韭菜和茄子,16元一斤的丝瓜,18元一斤的生菜。鲫鱼25元、鲈鱼30元一条;朋友们说,能买到已经不错了;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钱了。 慢慢的,社区团购出现;五花八门的团购,让拥有资源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给拉不开餐桌的人提供了方便。 <p class="ql-block">随后,小区可以凭出入证出去二个小时到超市采购;赶紧补充食材,怕又被封城。</p> <p class="ql-block">儿子隔着铁门给我送吃的。</p> <p class="ql-block">6月1日,终于解封。</p><p class="ql-block">妹妹来换我照顾老妈,终于回到阔别二个多月的家。</p><p class="ql-block">但愿这魔幻的隔离不再;</p><p class="ql-block">但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