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坚定信心 坚决打赢中考翻身仗</b></p><p class="ql-block"> ——说给九年老师的话</p> <p class="ql-block"> 一模考试刚刚结束,孩子们考的不错,呈现出来的各项数据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如果仅从学校的层面而言,我想主要归于以下三点原因:<b>一是九年管理团队科学务实的备考策略和及时的跟进指导;二是教师个人源于职业本身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三是团队成员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强大的团队精神。</b>这三点原因碰撞在一起,便催生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确保了我们线上和线下教学的高效融合与精准发力。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期间,每一个人都克服了诸多困难,每一个人都付出了极大努力,这种毫无保留的付出确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障。在这里,真心感谢团队每一位兄弟姐妹的付出。我相信,这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一定会铭记在26中未来的发展历史上。</p> <p class="ql-block"> 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教育的根本就在于永远向前看。如何确保最后这50几天的复习备考效率,进一步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我们真正的考验是50天后的中考考场。一模后二模前这段时间是整个备考工作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候,此时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并持续付出更多努力,全力以赴,咬牙坚持,不放松,不懈怠。我当然知道,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此时都到了一个身体疲倦期和心理瓶颈期,心理和心态极易出现波动。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此时我们稍有放松与懈怠,一定会不知不觉地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备考心态和状态。<b>要知道,老师就是学生的样子——我们坚持,学生就不放弃;我们保持激情,学生就满怀能量;我们全力以赴,学生就奋力奔跑。</b>这恰恰也印证了“教育的本真就是影响”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而且我们老师这种坚持到底的毅力和勇气,影响的不仅是孩子们50天后的中考,而是他们的一生。教育的伟大正源于此。我想,接下来这50几天,我们就按照九年管理团队的统一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执行。执行力就是检验我们最后这50天备考成败的关键。这50天不仅需要我们个人的付出,更需要学科教师抱团取暖,靠整个团队的合力来打赢这场中考翻身仗,让26中尽快步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也是我们学校三年规划中第一个要实现的首要目标。</p> <p class="ql-block"> 根据我校这届孩子的学情实际,结合本学期疫情持续散发的客观背景,我想就最后这50多天的复习备考提三点个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b>一是抓住点位生。</b>确保前面好孩子在中考中尽最大可能争取好成绩,增加我校学生在全市大榜前10、前20、前50的人数占比;同时要持续加强对有能力争取一竞和二竞学生的关注,这两部分人数的增加,会为其它同学提供更多可能,也是实现我校整体提升的必要条件。<b>二是要保证“双基”过关。</b>特别是对于前面的好孩子和点位生,基础部分不能随便丢分,这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保障。<b>三是做好孩子考前心态的调整和保护。</b>中考对于学生来讲是他们的第一次人生大考,出现紧张、焦虑、信心不足、情绪不稳等不良情绪也属正常。此时我们要做好孩子们的思想工作,多鼓励、多关爱、多开导,让他们在老师的关爱和鼓舞中充满自信,以最好的心态过好这50多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临考前和考场上的状态和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知识本身。这一点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尤为重要,所有老师都要做学生良好心态的调整者和保护者。</p> <p class="ql-block"> 花开有期,奉献无悔。请大家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既是出于师者的本份,也是增加我们人生福报的善举。在我们成全孩子的同时,也在成全着我们自己和我们26中这所学校。“彼此成全、相互成就”这就是我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祝大家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裴亚峰</p><p class="ql-block"> 2022.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