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早看到了朋友圈里,有三姐发出的,老妈的今日份生活照。她戴着大姐编织的卡其色帽子,穿戴整洁地坐在三姐家的大床上。赶紧点赞,这一个赞,是女儿真诚的祝福,祝老妈在她的夕阳里一直自理,一直有来自她孩子们的呵护关爱,特别是能得到更多的三姐的照应。因为老妈最愿意回自己的村里。三姐恰好在村里,是最能成全她这个心愿的孩子了。</p><p class="ql-block"> 老妈妈1936年出生,属鼠的,奔90的年纪了,还能自己讲卫生,吃饭以及如厕都还自理得不错。加上三姐的尽心陪伴照料,所以就是照片中的精神老太太。</p><p class="ql-block"> 如此精神的老妈,可她的人生却坎坷艰难,特别是童年,有着最深的苦难。以至于这些童年的伤痛笼罩了她的大半生。</p><p class="ql-block"> 姥爷家在当时算是富裕的,妈妈的记忆中,姥爷兄弟三个,他是老三,三个大家庭以及长辈,不分家,是统一安排日常劳作和生活的,算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吧,后来妈妈的地主帽子就打这儿来的!可妈妈说最好的伙食,也是面里搅着糠的食物,轮到了哪个媳妇做饭,就是几十口人的锅灶。后来妈妈回忆中感叹:“那还是有法儿家哩生活,寒碜哩,也吃不上顿好哩。”其实旧中国的贫穷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据妈妈说,姥爷张子善,十几岁时骑着毛驴去过太原读过师范学校,他们家在太行山龙岩大峡谷的最深处,那么偏僻的地方,那么落后的旧中国,能够读书识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之后他任教于家乡,在丁峪山教书时,村里的一户郑姓人家相中了他,姥娘郑凤娥就嫁给了富裕户,文化人。可是好景不长,据说是姥爷如果不识字就可以躲过死劫。那是叫做“肃反运动”吗?认真回顾起父母当年点滴的回忆来,我却有点模糊了。总之姥爷被一群人活活打死了!当时才30多岁啊,正值人生的青壮年时代,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残忍折断了,当时妈妈5岁(妈妈说她7岁,我们当地都说虚岁,所以周岁就是5岁),姨姨1岁多,舅舅是遗腹子......后来妈妈只记得跟着大人上山拾柴,弄不动大柴火,就捡小树枝,学着大人的样子,整到一起,一小捆一小捆的,瘦小的脊背过早地担负了生活的艰辛,我依稀看到了温饱线上挣扎的那个可怜的小女孩……</p><p class="ql-block"> 没了爹的孩子,而且孩子爹是政治运动中死亡的,日子的艰难无法想象,被歧视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吞没着这个孤儿寡母的家。据说姥爷的两个哥哥以及家人都各自避难,漂泊他乡,后来我知道妈妈大大爷的孙子在河北(他是个农民企业家,最终也安葬回了祖坟),二大爷的儿子在交城,三兄弟的子孙们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相互走动问候,彼此送暖。比如,河北的妈妈的侄儿在一次偶然有事来到我们县城时,会特意去我大姐家看看。以前交通不便利,妈妈大大爷的孙子和妈妈年龄差不多,和我大姐也许一生没见过几次吧?真没有太多的交集,可他都不放过任何一次和血脉靠近的机会。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张家的人认亲!”。</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父辈都受到了摧残,妈妈和姨姨至今都会说:那时村那人打哩不能,怕哩不敢住啦。可能人性残忍残酷的一面在某个意识形态下,某个社会环境下会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吧。身边的某些乡邻可以突然就把自己活活打死的年代,那是多么可怕的岁月!对于受到迫害的生命来说一定是昏暗无边,极度悲催的。姥爷应该是社会大变革中,被政治洪流无情卷入,陪葬了所谓的剥削阶级吧。可妈妈说,因为姥爷识字,是被当作特务对待了。听来的话已经无法考证了。总之妈妈成了没爹的孩,当时,是妈妈的娘舅家坚定地伸出了援手,在自己都饥荒的年代,在可怕的社会大环境里,硬是收留了这家人!我想可能龙岩大峡谷那层层叠叠的红色岩石,孕育了大多数山里人一脉相传的刚毅坚韧和温暖血性吧!或者就是妈妈还算有福,她的父母都是热心人家的孩子。突然觉得,“古道热肠”这个温暖了人类的词不就是从这里来的吗?妈妈的家挨上了她的舅舅们,终于有了着落。所以可亲可爱的,可敬可重的憨厚敦实的大老舅郑忠昌,是我童年记忆里的亲人,他只要路过我家,一定不忘记去家里看看。外甥们成了他一生的牵挂!妈妈不善言辞,但是会用行动表达爱,所有老家来的人,她都更加好好对待。她特别怜贫惜老,记得她能把攒起来的一点点白面,在某个有点沾亲带故的老人来家里时,做给他们吃,而她却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吃。她会说:“老人可怜呢!人生莫受老来贫!”其实妈妈的身世,辛酸的经历以及老舅们过往的恩德也多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妈妈并不会过多地回忆往事。父亲感念妻子的娘舅,他们不仅仅保护了妈妈的童心,还有后来给予我们全家的无限温暖。感恩和传承爱,就在这点点的付出和交流中。</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年,在老舅们张罗下,姥娘带着三个孩子后嫁了,嫁给了贫下中农的姥爷,姥娘又生育了几个孩子,更加贫穷的日子一直伴随着她们。妈妈在18岁时,早早出嫁了,开始了她的婚后生活。小时候的“地主”出身不仅没给妈妈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是那顶沉重的地主帽子还阴魂不散地跟着妈妈来到了婆家!挨不完的批斗啊,加上没有粮食揭不开锅,日子没法过!心身疲惫的妈妈,在我5岁时,服敌敌畏自杀,被大姐发现,得到了及时抢救。慢慢的,论成分的历史翻了过去。妈妈的地主帽子才算摘了下来。那顶该死的帽子终于是彻底丢进了历史的熔炉里,灰飞烟灭了。</p><p class="ql-block"> 诉不尽的苦痛人生中,妈妈也有被命运眷顾的时候,就是嫁对了人,我的父亲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当之无愧的语文老师,他善解人意,对妈妈体贴入微,(发现父亲病了的那天早晨,茶几上放着头天晚上父亲给母亲数好的药。)除了工作在外无法照应到,除了社会大环境下的穷困无法改变,只要能对妈好,对家好,哪怕是委屈自己,他都无条件成全。现在即便是父亲走了这么久,他对母亲的牵挂以及对我们的期望和嘱托,依然陪伴着妈妈,守护着妈妈!姐姐们从不推卸责任,出钱出力力所能及。所以父母的婚姻在我心中是最美好的。他们相知相守,互相疼爱。真是伴随彼此一生的非常美好的姻缘!</p><p class="ql-block"> 刚刚有位女士电话,说:给你送花呀,家里没有人吗?我告诉人家先放到门房里,我会自己取回。我料定那是我儿子女朋友的心意。虽然嘱咐过儿子,别老为我破费。但还是在表达。稍后我会把花取回拍照附在文末。但愿我的老妈妈在未来的日日夜夜,都沐浴在孩子们的关爱里。衷心祝福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爱的主题永远不变!母子情,父女情,兄妹情,姐妹情,夫妻情,婆媳情……根系血脉是天赐亲情,婚姻缔结的同样是三生缘分,祝福读此文的您珍爱珍惜,被爱包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