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到母亲节了,二十年前我的母亲就逝去了,每当母亲节来临的前几天,我的心情就开始低落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更多的是由于母亲的早逝使我失去了回故乡因母爱所带来的那种其乐融融的温馨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孩子也已经三十岁了,儿子的每一步成长做父母的除了享受我们这一代为人父母的天伦之乐,唯一遗憾的就是看着别人家三代同堂一起过母亲节,我的心绪就有说不出来的隐隐伤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平凡的,但她又是伟大的,记得她去世的前两天,拉着我们兄妹三人的手说:“妈妈就要走了,你们不要总想念我,你们要安慰自己,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也成家立业了,你们就这样想,从小没妈的孩子不是有的是吗?要好好过日子,把孩子培养成人。早点把我忘了,别整天想着我,耽误工作啥的。妈妈像养树苗一样,都把你们都伺候成大树了,我也就没啥遗憾的了……",妈妈说完我们母子几人已哭的像泪人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妈在人世间尽管只走了短短的53个春秋,但她为人善良吃苦耐劳的品格,一直感染着我,成为我后来人生路上对标的范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农村的日子非常困苦,每当初春时日子就更加艰难,我们老家把这个时间段叫“青黄不接”。所谓的青黄不接的“黄色”就是上一年秋天生产队分的玉米、小米、糜子,土豆、大豆等等都基本吃没了,“青色”的就是今年这个时节绿色的蔬菜还没长出来,蔬菜除了大缸里腌的酸菜基本也没有东西可以供食用了,农民的朴素的说法就叫“青黄不接”。可能现在的九零后和零零后会说去市场买啊,那时没有大棚,当然就没有反季节蔬菜,那时物流又不发达,南方的蔬菜运不来,话又说回来了,即使能运来,你哪有钱买啊,再者南方也不够吃啊。每当这个时候,我的母亲就犯难了。每天都下土豆窖里把剩下不多的发了芽子的蔫巴巴的土豆拿出来几个,削去皮和芽,切成土豆条,把前一天晚上泡好的黄豆放到一起,在大铁锅里一炖,我给起名叫“双豆汤”。大铁锅一圈贴上玉米面大饼子。偶尔妈妈会调剂一下换个样,把“双豆汤”换成酸菜土豆条汤,把大饼子换成小米饭。反正那时要是没有了土豆就没有了菜的灵魂了。就这样熬着熬着……。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为啥三四月份,我们家乡很多人嘴角和口腔总烂呢(口腔溃疡),记得妈妈那时嘴角的溃疡处总贴个阳黄历纸片儿。长大后才知道那是因为缺少绿叶菜里的各种维生素导致的口腔溃疡。到四月中下旬荒野里长出来各种野菜,我家的窘迫的日子才有所缓解。母亲整天带个筐去大野地里挖各种野菜,有婆婆丁、苣荬菜、小根蒜等回来洗净蘸农村大酱就着小米饭,我们吃的那叫一个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除了吃的不够用,烧柴也不够用,不像现在农民竟然愁大地里的秸秆不让放荒而影响种地。那时每当三四月份,我的父亲就带着帽子用扁担挑着土筐,妈妈围着围巾扛着镐头随着父亲顶着七八级的沙尘暴去地里拾柴,到大地里父亲用镐头刨玉米茬(我们叫苞米zha子),母亲在后面磕打掉刨下来的茬子上的泥土,然后摆装在土筐里,等到两个土筐塞的满满的,父亲用扁担挑回家里,然后再回到大地里接着干。那时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要是赶上苞米茬不够大家刨,父母就刨谷子茬和黄豆茬(我们叫豆艮儿)。偶尔要是遇见线麻的茬子会很开心,因为麻茬抗烧且发热量高。但刨麻茬很费劲,半天也扣不出来一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2001年去世的,没有赶上现在的好时代,那时我也仅仅参加工作十年整,日子也在爬坡阶段,没有更多的经济条件补贴生活在农村的父母。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不安,我觉得我这一生亏欠母亲太多了。母亲和父亲苦吧苦业供我上大学,把我培养成人,可我那时却没有太大的能力,全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母亲要是一直活到现在该有多好。我会加倍孝顺她老人家,只可惜子欲孝而亲不待。2016年我的父亲也和母亲团聚了。愿二老在天堂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母亲节,我更想你——我的妈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