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者按</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推荐一篇好文章《婆家奶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薛吉风嫂子写过好几篇好文章,尤其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家史》和《我的婆婆》引起读者的巨大共鸣,好评如潮。这篇新作《婆家奶奶》,描写细腻,感情真挚,语句生活化,很接地气,塑造了一位善良、能干、干净、利索的农村老太太的真实形象。也让读者对这位老人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作者通过描写婆家奶奶,真实的再现了作者与爱人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是如何在奶奶的帮助下,一步步走过的辛苦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总之,这是一篇好文章,彰显了作者知恩感恩的善良和厚道,也为后代树立了尊老爱老敬老的榜样!借母亲节之日,祝天下父母和爷爷奶奶们,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婆家奶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薛吉风</p><p class="ql-block"> 我的婆家奶奶,也就是丈夫满堂的奶奶,就像我的亲奶奶一样亲!为啥这样说呢?我今天就跟大家谈谈我们之间的暖心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九六九年冬季和曹满堂订婚的,我们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是在完校是上下届的同学,彼此之间有所了解且有好的印象,再经媒人说合就订了这门婚事。记得是七零年暑天吧,他们村是摆弯还是唱戏,记不太清了,婆家两个妹妹把我叫去看红火,那也是我第一次去他们家,还有点拘束害羞,忐忑不安的心情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到家以后,全家人对我非常热情,碟碟碗碗的安排了一桌饭菜,这是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在一起吃的第一顿饭,也就是第一次见面和聚餐,非常温馨。那天正好是礼拜天,曹满堂正读高中,下午他要上学去,我记得很清楚,饭后婆婆给了我十块钱,第一次去嘛,总得给点见面礼和衣服布料什么的。十块钱在当时农村的条件下己是很不少了,曹滿堂上学走的时候,悄悄把我叫到窑外边说他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能不能给他分点,我笑了笑,拿出五块钱递给他,在心里偷偷的骂了句小气鬼。我住了一宿,晚上和他爷爷奶奶聊了会家常话,我们聊的很投机很开心。特别是他爷爷那种亲切的笑容,慈祥的目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奶奶没有多说话,她一会给我倒水喝,一会给我水果吃,显得和蔼可亲,一看就知道是个善良勤快,料理家务的好手。奶奶看我亲切的目光和对我亲热的招待,冥冥之中觉得我俩有缘份,婚后肯定能相处好。</p> <p class="ql-block"> 后来听满堂说过,他的奶奶不是亲奶奶,是他父亲的继母,他的亲奶奶在他父亲六岁的时候因病就早早的去世了。为了生活,所以他爷爷又续弦了他现在的奶奶,当年他父亲才七岁,奶奶就把他父亲当亲儿子抚养成人。奶奶姓刘名叫青桂,生于一九零七年,娘家是双鹤乡桌上(庄上)村,十五岁时嫁到石闯村,因男人当兵阵亡,作了几年寡妇后才嫁到了这个家。奶奶中等个头,瓜子脸,皮肤白白净净,眼睛花花的,不胖不瘦,给人一种清新利索的感觉,年轻时也是个漂亮媳妇。她自己一生没有生育,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个家里,对儿子孙子老伴都非常好,特别是对她的大孙子曹满堂更是好的不得了。人常说,蛮儿亲孙子,这话一点不假。满堂说他从两岁起,因为有了妹妹,母亲管不过来,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吃饭睡觉都是奶奶管他,一直到他上学。他说他就是在爷爷奶奶怀抱里长大的,和二老有着特殊的爱意和亲情。</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九七六年正月结婚过事的,那时我是电厂工人,满堂在光华中学教学,后调教育局,农村人进县城,没房子工资还低,两人一月工资不到七十元,再加上我二人都是弟妹中的老大,还得补贴家用,经济拮据,显得特别困难,结婚快两年了都还住在单位集体宿舍。一九七七年腊月我们的女儿即将出生,这才着急的在北湾村租了一孔土窑洞,简陋的按了个家。女儿腊月初十出生了,我们有了孩子很高兴,但考虑到假满要上班又犯难了。那时候女人生孩子产假只有五十六天,我又请了一月假,要上班,孩子没有人管怎么办呀!顾保姆顾不起,我们两个商量后,决定让婆家奶奶来照看孩子,但是不知道她老人家同意不同意?七八年春天我们带着女儿回老家住了几天,没想到奶奶见到她的曾孙女是那么的亲,一天看个不停,醒着时抱着看,睡着了坐在旁边呆着看。等我们提出让她跟我们到电厂帮忙看孩子时,她乐意的满囗答应,一点都不推辞。后来我们就把奶奶带到租住的土窑里看孩子,和我们住在一起。那年奶奶七十二岁,一双小脚,但走路干活都非常利索,一点都不像七十多岁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七五年爷爷去世后,奶奶在家也是一个人生活,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也很开心,既帮助我们看孩子也解决了她一个人孤独寂寞的问题。奶奶性格很开朗,爱说爱笑还爱帮助别人,有时别人家的孩子需要临时照看一下时候,奶奶就二话不说的给看了,奶奶还爱给孩子们讲故事,在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她就讲故事给女儿听,什么猴娃娃爹猴娃娃娘,别让猴娃娃受牺惶,什么月亮掉井里啦,什么蚂蚱蚱可地里爬,一下爬到姥爷家,姥爷说的娃来啦,姥姥说的快坐下,舅舅说的没米啦,妗子说的快走吧,蚂蚱蚱可地里爬,再也不去姥姥家……等等,小孩特爱听。</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爱干净的人,别看她是农村的,但她卫生搞的非常好,他除了带孩子外,还把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都收拾的干干净净。那时我上班是三班倒,我要是上夜班,女儿就跟奶奶睡,半夜三更的还得起来冲奶粉喝,还要换尿布,一夜多次起来很难休息好。我要是上白班,奶奶不但要管孩子还要做饭,说实话我真害怕她不小心磕磕碰碰的,毕竟是年龄大了还是小脚,心里是很担心的。我们租房一年多后,电厂给我在家属院分了一孔窑洞,面积也就是二十多平米,我们一家四口人(包括奶奶),显得有点拥挤,一张单人床奶奶住,一张双人床女儿和我们住,再加上衣柜碗柜做饭用的铁炉子,挤的满满的,基本没有空间。虽然房间不大,但奶奶却把这个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抹洗的干干净净,包括几个盛油盐酱醋的玻璃瓶都抹的光鲜发亮。奶奶老说我上班累,总抢着干家务。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奶奶和我们共同渡过两三年,女儿长到两岁多的时候,奶奶又把女儿带回老家村里管了二年多,实在是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二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女儿也到了上幼儿园中班的年龄了,所以我们又把奶奶接来看孩子了。那时满堂在县政府办工作,忙的很少顾家,也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八三年我调到了乡宁烟草公司上班,刚进县城没地方住,我们就住在他的办公室里,办公室不到二十平米,既是办公用房又是我们吃住的家,太拥挤太憋屈了。人大陈进明付主任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他给了我家一把钥匙让奶奶晚上住他的办公室,住了一年多,我们对陈主任特别感谢。做饭在办公室外边的墙角里盘了一盘土炉子,我和任金录秘书两家用。他家没有小孩老是让我先做,处处都让着我,至今我很感激他们两口子。</p> <p class="ql-block"> 女儿上幼儿园了,我每天骑车上班并接送女儿。奶奶每天吃了饭,就是带着孩子玩,在院子里转转,儿子还不会走路,奶奶推着婴儿车前后院子来回转,因为年龄大耳朵背,车在后边怎么打喇叭她都听不见,她也不管是书记县长的车,司机师傅不得不下车把她拉到旁边,再开车过去,奶奶感觉对不起人家,笑咪咪的说,唉老了,耳朵聋,给你们添麻烦了。八四年秋季,我们搬到县委司机车库楼,一楼车库,二楼住的司机师傅们,三楼给县委、人大、政府办公室几个干事住的,有早晨、明杰、学义、振华等我们几家人。这下感觉好多了,房子一间半很宽畅,大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相处的十分密切。住在三楼啥都好就是没有厕所,年轻人好说,对七十多岁奶奶,还是一双小脚上下楼梯就成问题了。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奶奶笑着对我说,今儿个干了一件窝囊事,我以为她把什么东西弄坏啦,还是把碗打啦。奶奶不好意思的说,上厕所走迟了,一大泡尿全尿裤子啦,丢人死了。后来我就让奶奶小便不要去厕所,家里有尿盆,完了顺下水管倒了,然后倒水冲洗一下,再别上下楼梯的跑了。</p> <p class="ql-block"> 奶奶虽然是小脚,但走路还挺利索,干什么都不误事,家务活,庄稼活里里外外一把手,七十多岁还可以用双腿夹住上树,摘果杏,捋树叶,寻猪食。就是思想封建,洗脚不让人看见,常常等我们都不在家的时候把门锁好才偷偷的洗,把她的三寸金莲看的紧紧的。有一次脚指甲长了,走路有点疼,她自己看不清楚也不敢剪,我说给她剪剪吧她死活不让,后来疼的实在不行了,才让我给她剪了剪。七十多岁的老人,生活能力很强,干活干练,洗头、洗澡、洗衣服自己都能干,很少叫别人帮忙,说实话算是个精干人。两年后,女儿上小学,儿子上幼儿园,奶奶就回村里了。</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我们在南阁坪建造了一座小院子。于九零年秋季搬进了新家。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奶奶接来住了一段时间。一家人在一起,有两个孩子陪她玩,陪她说话,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热热闹闹的,感觉好,美好幸福。过了几个月后,也就快入冬了,她不住了。她说天气马上就变冷了,我也老了帮不了什么忙了,还给你们添麻烦,我还是回老家去,我想住咱村里过火的土坑窑洞,再加周围邻居都熟悉,我也自由自在的挺好,你们就放心让我回吧!其实奶奶说的也没错,我们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大家都不在家的时候她一个人也挺寂寞的,我们商量后,还是尊重她老人家的意见,送回老家和父母们生活去了,这一走,奶奶就再也没有来过县城。</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善于帮人。听说她在村里顶的什么神,只要有人来请她看病,她就立马答应,在供献的神龛前烧香磕头,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双腿一盘坐在坑头,先打哈欠后摇头,又拍手又打腿,不知不觉就开始和看病的人对话了,这样一问一答的约一、二十分钟就结束了,大致意思是,你们家在哪动土啦,土地爷不高兴了,要不就是哪家小鬼找麻烦了,要不就是有小人在作怪等等,总之一句话,需要安置祛邪,在过去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种迷信看病的太多了,我小时候的在我们村也见过,顶事不顶事,只有病人知道,我想可能也顶个事,要不为啥老有人找神婆呢!但是有一点,奶奶看病是无私的奉献,不收任何费用。还有一招本事,就是既跳神又推拿,有一年,我们回村和奶奶一起过春节,有一天清早,有个邻居媳妇抱着一岁左右的小孩找奶奶看病,说孩子两天了,不想吃喝,还发烧,昨晚哭了一夜,奶奶先是跳神,言说有个小鬼在她家打扰,跳神完毕后,奶奶在小孩的手上脚上肚子上,又柔又推的做了一阵子,并说晚上去她家除邪安置,第二天下午媳妇来我家感谢奶奶说,孩子烧退了,能吃了,夜里没多哭,我当时觉得很神奇,奶奶的神真这么灵吗?难怪找她看病的人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有了孩子,遇到小孩生病到医院时,大夫常常为小孩推拿,这我才明白了奶奶一方面用迷信看病,一方面用了中医的推拿。后来给我带孩子时,常用这种推拿按摩解决孩子的不舒服问题。奶奶的神灵看病在十里八村还真有点名气,所以老有人上门或请她“出诊”,经常深更半夜的出去看病,有时还走十几里地以外的村里,所以得到人们对她的好评、赞美和尊敬!</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很乐观的人,遇到困难或是不开心的事,她唠叨唠叨就过去了,对人总是笑咪咪的,不计较小事不计较得失,与人为善,慈祥和气,和邻居们都能合得来。奶奶是个细心的人,什么事都想的很周到,有条不紊,遇事不慌。</p> <p class="ql-block"> 就在奶奶去世的前两年,我们春节回家过年,和奶奶住在一起,有天晚上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我要和你说个事,我好奇的看着奶奶,心想你还有什么秘密要告诉我吗?只见奶奶从衣服柜子里拿出来一个包袱,笑着对我说,我年纪大了,不知那天睡着睡着就老了,我不会麻烦你们的,这里是我的老衣和鞋子,我脚怕冷,老了给我穿上两双祙子,衣服我都叠放好了,別到时候你们手忙脚乱的,记住了啊!奶奶说她睡一觉就走了不会累人,后来还真是预言成真,十分灵验。奶奶于一九九三年正月初六下午突然昏迷不醒,请医生来抓脉和听诊器看过后,医生告诉我们老人已无脉搏,只有出气没有回气,你们安排后事吧。初七早八点左右,奶奶安祥的平静的走了,就好像是睡了一个长长的觉,再也没有醒来,寿终正寝,终年八十七岁,当年在我们村也算是个高寿的老人了。但也给我们晚辈们留下没能在身边侍候尽孝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奶奶已故三十年了,我很怀念她老人家,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作者:薛吉风)</p> <p class="ql-block">编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曹东平,网名曹操语录,山西临汾乡宁县双鹤乡人。男,六十年代生人,大专学历,喜爱文学,擅长写作,长于宣传和广告策划。做人理念:自强自立,善待亲友。自尊敬人,惠人达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