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为人子女,在此无限深切地缅怀着我们永远爱戴与受人敬重的巾帼英雄-长征老红军候敏母亲!💐💐💐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她那无比坚毅的身姿和温良可亲、充满母爱的面容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母亲是我们心中永不落的太阳,我们享受着她那无尽的温暖。我们齐声呼唤您-妈妈您在哪里?我们多么地思念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母亲-侯敏(1920—2008),曾用名侯正芳,四川省旺苍县白水乡人。生于1920年5月21日,1933年6月12日参加红军,历任战士、宣传员、班长、护士、军医、师卫生所所长和幼儿园园长。建国后给予评定为七级伤残军人,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1982年离休,享受正师职待遇;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8年1月10日于福州去世,享年88岁。</p> <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家境贫寒。这就是母亲出生时非常贫穷的旧境地。</p> <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和居住过的小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外婆周平安,1893年出生。养育五个子女,四个参加红军,三位牺性。外婆是土改时的积极分子、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建国后曾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任副乡长,省人大代表。在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号召力。出席过省劳模和积极份子代表大会,获各级奖励十余次,1966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60年,在四川省人代会期间与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图右)两位英雄母亲代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阔别家乡二十多年,第一次回故里探望我们的外婆,并与弟弟、弟妹(我们的舅舅、舅妈)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和父亲携我们兄弟姐妹与外婆、舅舅合影。百感交集,沉浸在团圆的幸福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母亲13岁参加红军。那是1933年,由徐向前总指挥率领红四方面军进军川北,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旺苍,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苏区。1933年1月,红军进入旺苍境内作战,1933年6月,解放了旺苍城,红四方面军在旺苍木门寺召开了著名的“木门军事会议”。1933年6月12日,那天正逢昭化赶集日,从小就要承担家务的母亲年仅13岁时就独自翻山越岭走了60多里路去昭化集市换盐巴。当她赶到集市街上时,便发现不远处,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打着绑腿的女红军,正对着人群大声地讲着什么。母亲凑过去一看,原来她们正在动员人们参加红军。“乡亲们,红军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是带领穷人翻身做主的革命军队”。穷苦出身的母亲一下就被红军的话打动了,她鼓起勇气问:“女人也能当兵吗?” 女红军说:“当然行啦!我们不是姐妹吗?”母亲又怯生生地问:“你们能不能收下我呀?”女红军打量了个子矮小的母亲一眼,问:“你几岁啦?”当时刚满13岁的母亲一下子给自己“长”了两岁,高声回答:“15啦!” 那位红军又说:“当红军可是要走路的哟,你走得动吗?”母亲挺起胸膛回答:“走路怕什么?别说走路,干什么我都行!”</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母亲被接纳成了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的一名战士,成了所在部队年纪最小的女兵。由于必须立即随部队出发,无法与家里联系,出来换盐巴的母亲便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事后才知道,那天晚上,父母未见她回家,十分着急,发动亲友到处寻找,整整找了一个星期,家里人都认为她可能被大山里的野兽伤害了或被土匪捉去了。4年后,母亲到达延安后给家里写了信,父母方知女儿参加了红军。参加红军后,母亲先是任三十一军宣传队员,不久升任班长。每到一地,她就和姐妹们深入百姓家里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道理,并四处张贴宣传标语。不久,母亲转入后勤队,负责运送伤病员和给养。由于女战士们年龄小,个头矮,有时抬不动担架,急得掉眼泪。每当这时,伤病员便挣扎着起来,安慰她们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走。”母亲和姐妹们一听就更急了,赶紧按住伤员,说:“别动!别动!我们能行!”于是,姑娘们咬紧牙关,加把劲儿,硬是抬起担架走。母亲的肩膀常常是又红又肿,晚上痛得连觉都睡不着。虽然红军的生活清苦,任务繁重,战事频繁,但来自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革命道理的启迪、人格平等的感受,使母亲把部队当作了自已的“家”,把红军兄弟姐妹看做了自已的“亲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年母亲从白水到昭化去换盐的崎岖山间小路,如今仍是荆棘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 当年母亲报名参加红军的集圩-昭化古镇</p> <p class="ql-block"> 昭化古城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原名益昌县,后才改为昭化县。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是广大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学者考古研究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 昭化古城是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所率领的红31军276团曾经驻扎的地方。在这里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并指挥了同四川军阀的“争夺永宁铺”、“激战檬梓垭”、“怨溪初渡”和“西渡嘉陵江”等战斗战役。这里是传播红军精神,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当地苏维埃政府,扩大红军的红色故土,并留下诸多红色的遗址。2020年,逢母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兄弟姐妹踏上这红色故土,走进这红色遗址,亲临感受了母亲等革命先辈们的热血征程!</p> <p class="ql-block"> 母亲就是在这里报名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时启发动员妇女参加红军的标语口号</p> <p class="ql-block"> 年纪幼小的母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斗志踏上长征路,两爬雪山三过草地。2006年8月8日,《福州日报》以《两次翻越雪山,三次走过草地——红军侯敏的故事》为题整版刊登母亲对长征的亲历记忆。</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与红军战士们以天不怕地不怕冒酷寒挨饥饿,勇攀皑皑雪山。民间称,“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猿猴也难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p><p class="ql-block"> 1936年,张国焘执行南进计划,曾命令红四方面军二次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母亲晚年对雪山印象最深的就是“冷”。她说,夹金山海拔有4000多米,山上天气变化莫测,刚才是太阳当空照,转眼就变成风雪交加。越往上爬越冷,山顶白雪皑皑,一幅冬天的景象。由于高山缺氧,经常憋得人透不过气来。于是,伤员拽着马尾巴,体质好的拉着体质弱的,大家互相协助着一步步往山顶爬。</p><p class="ql-block"> 母亲亲眼看到,不少体弱的战士在雪山上停下来休息,却很快被冻僵。“一位炊事员感觉呼吸困难,实在撑不住了,想坐下休息一会,结果一屁股坐下去,再也没能站起来。” 1936年初春,红四方面军开始翻越党岭雪山。党岭山主峰海拔5000米,山顶终年积雪,雪崩不断,老百姓称其“鬼门关”。山道一边是松软的雪岩,一边是陡峭的雪壁,路上堆着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山谷。母亲穿着单衣,冻得浑身哆嗦,双脚被冰碴划得鲜血直流,她一手撑木棍,一手拉着前面战友的衣襟往上爬。晚上,大家在稍微避风的山崖下宿营,互相抱着取暖。第二天早上,部队要出发了,母亲看见一床被单下还躺着几个人,便喊他们起来,可揭开被单一看,他们已全部停止了呼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衣薄体乏的红军在皑皑雪山上缓慢行进</p> <p class="ql-block"> 母亲回忆起那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悲壮困景,能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悲壮的惨景。</p><p class="ql-block"> 草地人烟罕见,纵长500多里,横宽300多里,海拔3500米以上,沼泽丛生、毒水横流,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有的红军战士不慎陷入其中,往往要好几个人才能拉上来,而且还不能用力过猛,不然也会被带进去。二怕下雨。尽管红军过草地时,已是盛夏时节,但草地上的气温早晚温差大,如果下了雨,衣物不能及时晒干,很容易感冒,这是其一。另外,下雨后的草地更加难以行走,草甸湿滑,更容易掉进沼泽里去。三怕过河。草地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溪河,浅一点的好过,深一点的就是考验了。如果遇到下雨,那就更加困难了。由于挨冻受饿,大部分红军身体虚弱,禁不住河水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有一次,部队正在趟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滚滚,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p><p class="ql-block"> 母亲曾回忆说,过草地时,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咽。一下雨,青稞面被淋湿了,就成了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还有那么长的路程怎么办?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找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实在是没粮食了,一望无际的草地,没有人烟,战士们吃起了所有能吃的东西。野菜,草,还有身上的皮带,甚至是草鞋上的皮襻襻,锣鼓的鼓皮。用这几种办法把难咽的皮带嚼进肚:第一种,煮着吃。先用刀将皮带切成一条一条,然后要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第二种,烤着吃。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烤了之后撕咬成一小块嚼;嚼几下,喝口水;嚼一天才舍得囫囵咽下,一根皮带吃了一个月。第三种,先煮再烤。先放在开水里泡软了,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第四种,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其实,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皮带丝,看得见,捞不着……。除了皮带、草鞋,还有野菜。冬苋菜、马齿菜、苦菜、灰灰菜、大黄叶、野芹菜……吃到嘴里都是菜。野菜吃完了,再吃草根。</p><p class="ql-block"> 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冻得人们瑟瑟发抖。太冷了,有的战士就喝点酒或咬点辣椒驱寒。但酒和辣椒都带的少,不够用,几天以后也没有了。草地净是泥泞潭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等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实在找不到,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或者就地而卧,或者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女同志往往两人依偎在一起,这样还暖和一点。若有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有时晚上风雨交加,用树枝架起的油布,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战士就会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跌倒或滚到深水泥沼里去,这样就没命了。因此,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以免发生不幸。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死亡越来越多,后边的人无须向导,顺着尸体,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行军路线。</p> <p class="ql-block"> 红军过草地的悲壮惨烈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三过草地、两爬雪山,使红军损失惨重。听母亲说过草地时,她还患“打摆子”,战友们还抬着她走过一阵,后面凭自己毅力,趟过鬼门关,最终走出了草地。母亲所在班最后从11人减少到5人,其中包括抬她走的姐妹也留在草地中。</p><p class="ql-block"> 1936年冬,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母亲所在的后勤队本已经上了渡船,后因情况变化,又临时下船。结果,渡过黄河的2万余名红军在祁连山陷入绝境,只有几百人活着回到陕北。母亲又一次与死神擦身而过。</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当北上的二、四两支方面军进入甘肃,与一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最后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才标志着长征的结束。为了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p><p class="ql-block"> 1937年,母亲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延安八路军总医院卫生班长、护士。因不怕苦不畏累,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有一次正是下雪,温度达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冬天,送来的一位伤员衣服单薄,母亲见到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棉衣脱下让这位伤员穿上,结果自己受寒后高烧不退,一度处于休克昏迷的危急状态中,医院并作好送太平间准备,后经抢救缓了过来。由于突出的工作表现,被评为“爱兵模范”,获八路军总部颁发的英模奖章。</p><p class="ql-block"> 1938年,经红军医院领导的介绍,母亲结识了在平型关战役中负伤住院的父亲杨家华。从此结为并肩战斗、同生共死的终身伴侣。</p><p class="ql-block"> 那是父亲在住院养伤期间积极协助院方做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还主动承担起对住院伤员政治说服工作,卓有成效地调解处理了几起该院院长和政委都不能平息的医院与伤员之间矛盾激化的纠纷,得到医院领导的赏识。所以医院方国南政委则动心了,千方百计地想把快要伤愈出院的父亲继续留在医院工作。一心想要上前线打仗杀敌人的父亲,那能离开战场。虽经医院政委反复说服动员,父亲总是不允。结果院领导就采取美人计,介绍在院内工作的母亲与父亲结识,决意想要留住父亲的心和人。这样就在父亲出院的前一天,为父母亲举行了简短的婚礼。结婚的第二天,决心已定的父亲告别新婚的母亲,奔赴前线,投入到抗日的战场。临行前母亲一边拉着父亲的手,一面殷殷嘱托父亲到了前线要勇敢杀敌。只要父亲有了落脚点,她就会去找父亲,无论如何都要和父亲一起上前线。</p> <p class="ql-block"> 母亲工作与战斗过的陕北红军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 杨鲁军2000年前往瞻仰父母亲1938年在延安甘谷驿结婚时住宿的八路军医院窑洞。</p> <p class="ql-block"> 与母亲并肩百战生死共患的终身伴侣杨家华-我们敬爱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杨家华(1916年-2004年),男,1916年出生,江西瑞金县城关上阳村人。1932年参加少年先锋队,次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等职,长征中二次负伤。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指导员、兵站办事处指导员、独立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独立团政委兼团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等职。抗美援朝时期,历任27军94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九兵团东北办事处主任兼政委。之后,历任28军84师、82师政委,28军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工程兵政委,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顾问(正军职)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10日在福州病逝,享年88岁。在此,也深切地怀念我们敬爱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新婚的第二天,父亲奔赴到前线。两人婚后第一次重逢是在莱芜王庄车站,当时八路军和日军正在车站激战。</p><p class="ql-block"> 1941年3月党中央从延安抽调60多位曾经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和部分抗战初期到达延安参加革命的干部组成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队。父母亲积极报名参加,被批准。经20多天短暂集训,在集训期间毛主席、朱总司令分别向他们作了抗日动员令。于1941年4月14日从延安出发。经陕甘宁边区、鲁南区、鲁中区等十多个抗日根据地,穿越日寇与伪军重重封锁的八百多里地的敌占区,历尽千辛万苦,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共行程七千多里路,历时一年三多个月才到达目的地-沂蒙山区。是父母亲经历的又一次小长征。</p><p class="ql-block"> 母亲记得那是敌人釆取了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的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阶段,大家称之为“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在这段时间,日冠的疯狂侵略达到了极点。那时,日寇扫荡频繁,在每一个城镇,较大的村庄和交通要道上都设有据点,修了工事、建有碉堡。还利用每条河流、公路、铁路等、设置封锁线、封锁网。母亲他们大都是在黑夜里行军与战斗中寻找时机通过。</p><p class="ql-block"> 母亲曾告诉我们那比长征路上还艰难,那是与凶残的日寇作斗争,伤亡的危险性更大。</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次征战中母亲第二次负重伤的,腿被打断,鲜血止不住的外流。而且身孕5个月,晕死在一丈多深的壕沟里。父亲跳下壕沟,撕下上衣将流血不止的断腿止血并用树枝捆绑固定,然后和另一战友张富华(原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的父亲)解下绑带和将衣裤撕成布条经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才将昏迷的母亲缓慢拖拉到浅沟处救起。父亲抱着母亲转移到附近的老乡家中养伤三个多月了,断腿基本恢复,母亲又回到了部队。</p><p class="ql-block"> 不久,我们的大姐出生了。当生下大姐才3个月,部队继续前行。有一次,骑马带着大姐的父母亲与战友们准备冲破日军封锁线时,大姐却哭个不停。物质匮乏缺食少穿的母亲,当时已没有奶水了,只好喂水给她喝,可是大姐越哭越响。父亲低声说:“如果再哭,就只能掐死孩子了,不然会连累战友们的。” 母亲巴望地抬头看了父亲一眼,又低头亲了亲孩子,哽咽着对父亲说:“要掐你掐吧,我当母亲的下不了这手。”说罢,把孩子送到父亲的手上。就在父亲解开衣扣,把大姐捂到胸口的时候,大姐的哭声嘎然而止。原来,大姐只是被冻得受不了,才哭个不停的,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大姐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险遭不测的大姐杨渤生,后来在父母的教导和党的培养下成为军队中一名屡获上级表彰,深受军地患者赞誉、享有盛名的医学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杨渤生1965年由解放军推选为优秀青年学生代表,参加全国青联和学联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二排左二者)</p> <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燥发后,母亲和父亲一道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父亲率领志愿军94师官兵在长津湖英勇顽强地与美军奋战,留下许多抗美援朝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母亲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94师军医,留守后方医院。在对美军惨烈的阻击战中,志愿军伤亡惨重,伤员剧增,大员伤员转送后方医院。母亲与后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忙手术、忙包扎、忙护养,还要清洗绷带、纱布、手术被巾,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平时,则组织卫生分队,到部队和驻地为军民流动治病,宣传卫生和预防知识。由于母亲积极努力,率先垂范,工作成效显著,受到患者和同志们一致赞誉,多次受到上级表彰。</p> <p class="ql-block"> 父亲1954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的全家福照</p> <p class="ql-block">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母亲冒着枪林弹雨,闯过烽火硝烟,出生入死,跃马横枪,用战斗的洗礼和满腔热血谱写了自己的青春壮歌。是中国革命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我们子女们为您感到荣光与骄傲!👏👏👏</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五十年代我们家最早的一张全家福照</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共养育我们7个兄弟姐妹,其中3个还生于战争年代。每个孩子出生后,差不多都是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哺养长大的。就如新时期一位诗人所言:“纵然我扑倒在地,血流不止,也依旧高高将你托起”。</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女性,除了自己的日常工作,单这7个孩子,她殚精竭虑、忘我付出的艰辛,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时期,物资匮乏,母亲在房边院角开出菜地,种植多种蔬菜,养了鸡鸭,尽力保障家庭生活。直到母亲去逝前都一直成为家庭每个成员必须参与的一种劳动锻练,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总是带领我们刨地锄草,担水浇菜,尽一份力所能力的劳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记得:虽然父亲是部队领导,妈妈也有收入,由于家里人口多,且父母两边老家都要接济,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所有开支,均靠母亲来精打细算,生活日用也是能节省则节省,能少花则少花。所穿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的旧衣传给弟弟妹妹穿。</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兄弟姐妹说:小时候最想生个病,因为病了,爸爸妈妈才会买个水果罐头,平时根本就不要想的。</p><p class="ql-block"> 最令兄弟姐妹们津津乐道的是,每个孩子过生日,妈妈总去集市买回一只大鹅,用香菇炖煮后,全家围坐一桌,妈妈固定把一条鹅腿夹给过生日的孩子,一条鹅腿夹给爸爸,其他肉块则由孩子们分别享用,妈妈自已只是吃点边脚,喝几口汤水。</p><p class="ql-block"> 大姐清楚地记得:六十年代经济困难那几年,母亲在莆田把组织照顾给她和爸爸的一点白面都做成炒面,给在福州市上学的我和大弟弟杨胜利;一点肉也带到福州,为我们两个包饺子改善生活,而妈妈自己却因营养不良,导致下肢严重水肿。</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革命传统的教育培养下和无私无畏的言教身传中,我们7个兄弟姐妹长大后,包括各自的爱人,分别在自已的岗位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中勤勉努力、恪尽职守,建功立业,成为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与模范。有先后评为全国及省级的三八红旗手,全军及军区表彰的优秀人才,都有立功或受各种奖励。我们时时保持和继承着父母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德。</p> <p class="ql-block"> 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最早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90年春节合影的全家福照</p> <p class="ql-block"> 2002年与父母亲四世同堂最后一次的全家福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与母亲最后一次合影的全家福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七兄弟姐妹与母亲最后一次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始终保持红军本色,初心不改。她为人忠厚朴实、热情大方,心地善良,无私奉献,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更是倾心帮助,关心倍致。</p> <p class="ql-block"> 1960年9月,时任军委常委、总政主任等职务的谭政大将因林彪突然对他发难,炮制出所谓“谭政反党宗派集团案”,接受“审查”。几年后,谭政下放到福建挂名第五副省长,全家离京走人。1966年文革期间一个隆冬的深夜,谭政和夫人王长德正在房间熟睡,福州军区卫生学校20多个造反派破窗而入,把谭政用绳子捆走,从此,谭政开始了将近9年的牢狱生活。只留下王长德阿姨一个人呼天抢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孤身一人的王阿姨住在简陋的小单元房中,原来熟悉的人犹恐避之不及,被迫之下,王阿姨只能靠每天吸烟、喝酒消除愁困,打发日子。</p><p class="ql-block"> 一次,她偶然听说,住在不远处的军区工程兵政委夫人侯敏也是四川红军。那是1967年2月5日,星期天。住在屏山军区工程兵父母宿舍的院门被人敲响,母亲开门后,见一位短发、矮个子女同志操着四川口音高声问道:“你是四川红军女兵吗”?“是啊!”母亲疑惑地回答,并问“你是哪位”?“我是阆中的王长德”!来人爽朗地说。听见浓厚的乡音,30年前红军艰苦卓绝的情景浮现眼前。随即,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泪水刹时盈满两人的眼眶。</p><p class="ql-block"> 王长德阿姨也是1933年8月参加红军的。1936年初,王阿姨任大金川省委侦察队长,手使双枪,威震敌胆。1960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此后母亲隔三差五地去看望王阿姨,经常做点四川人爱吃的饭菜,让女儿杨宁趁热送到王阿姨住处。她们相识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母亲和王阿姨俩人经常在一起聊家乡、聊红军、聊延安、聊战争年代趣闻,聊众多牺牲和健在的战友,成了无话不谈、倾情知心的亲密姐妹。母亲很关切地劝王阿姨少吸烟、少喝酒,多散步,早休息,注意保重身体,冤屈终会申雪。王阿姨听进了母亲的话,苦脑渐渐平复,精神也好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王阿姨曾经感慨地对人说,在福州那几年,多亏老侯关心、照顾,否则日子是熬不下去的啊!</p> <p class="ql-block"> 谭政大将与夫人王长德影像</p> <p class="ql-block"> 母亲热心帮助住在大院里后山坡顶的一位四川籍没有文化,曾在延安时期给贺龙元帅当过马伕的老红军-周老解决生活困难。由于种种原因,周老没有军籍,也没有工作,只依靠民政系统发给的微薄补助度日。当母亲了解到老周家庭困难、生活拮据时,不顾自己走路不方便的残疾腿,沿着小山路爬到坡顶亲临探望,不时送去钱和生活用品,使周老一家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 趁着军区领导和机关来慰问母亲时,她反映老周的有关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后来由总部制定、出台了红军老战士的有关政策规定,老周待遇问题也得到了解决。</p> <p class="ql-block"> 经常参与军队干休所与地方政府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记得,母亲住院期间不顾自己年大体衰,更不会摆老红军资格,经常会帮助同病房的病友去打水,打饭,甚至洗裤袜。献出自己一片互助友爱之心。</p><p class="ql-block"> 母亲晚年仍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活动。她尊重干休所的每位工作人员,关心他们的困难和家庭生活,及时提出各种建议,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从不摆老资格。</p><p class="ql-block"> 她也常到中小学为同学们讲红军的战斗生活,讲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经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p><p class="ql-block"> 她关心贫困地区、地震和洪水灾区的情况,主动捐钱捐物,尽到一个老同志的爱心与责任。</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母亲虽身残体弱,但对同住在身边、工作又忙的子女关怀有加,总是不顾劳累帮助料理一些家务。对孙辈和后面的曾孙辈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积极督促,品德上培养教育,尽心尽力地促使孙辈及曾孙辈们健康成长。为孙儿们操劳受累到临终,表现出“春茧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德。孙辈们也对奶奶(外婆)充满了服从、信赖和崇敬。</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叔叔杨力(父亲的大弟弟)也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开国少将,曾任北海舰队司令。父亲和叔叔直到解放后都派自己的警卫员先回家乡去探望我们的爷爷奶奶,在同一车上巧遇,后互问去何处时,才得知是去同一家庭探亲。从此父亲与叔叔才有了彼此音信。做为嫂子,是母亲积极促成杨氏兄弟两家的相会。1966年底,叔叔携婶婶及三个堂兄弟来福州治疗疾病,实现了两家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叔叔杨力与婶婶赵梅苏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全家与叔叔婶婶及三个堂兄弟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是我们母亲诞辰100周年,10月我们兄妹一行6人从福州千里迢迢回到母亲的故乡——旺苍,和旺苍的表哥表弟姐妹们一起以重走母亲革命路,重温母亲革命史,完成母亲魂归故里的遗愿,把母亲生前肖像和生平事迹影像资料,走访并捐赠给了旺苍县委党史研究室。在捐赠的座谈会上共同深切地缅怀母亲革命一生的丰功伟绩。在党史研究室同志们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木门会议旧址和红军石刻碑林,驻足观看,饶有兴致地听讲解员介绍每件文物和石刻标语的背景和影响,仔细观看陈列馆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留有岁月痕迹的历史实物。在实地参观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地,仔细瞻仰每一件文物,深情回忆母亲当年在旺苍战斗时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我们无比感概旺苍这革命老区,是英雄母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能在母亲诞辰百年之际重回母亲故乡,重走母亲革命路,重温母亲革命史,意义重大!</p><p class="ql-block"> 随后两天又寻着母亲报名参加红军的山间路线,亲临了当时的报名现场。感受到母亲那投奔革命的意志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激励我们去珍惜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赢得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更加热爱祖国。我们也更加敬重和怀念那些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先烈们。我们深切地思念光辉一生的英雄母亲。</p> <p class="ql-block"> 红军木门军事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 参观红军石刻碑林</p> <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直属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力量——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就是在旺苍延生。</p> <p class="ql-block"> 红军妇女独立师的无数官兵们前仆后继地倒在了血泊里。</p> <p class="ql-block"> 红军城已成为红色传播的教育基地,革命传统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 瞻仰与参观母亲出生并与之战斗洒血的地方,是对我们后人红色基因的传播,正像是一道好菜,久久地品味着;也好像是一条船,无论你漂泊多远,它都会重新载着你去找到故乡,找到你记忆深处那个你深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 2006年,经徐海东大将的女儿徐文惠同志为主运筹、协调中国集邮总公司,先后向全世界发行了《巾帼英雄——长征女红军》大型纪念邮册二部,母亲的光辉形象被制成珍贵邮票,收入该邮册之中。</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光辉形象印在国家发行的邮票上</p> <p class="ql-block"> 2003年八一建军节,南京军区领导带领前线歌舞团慰问父母亲及在福州的红军老战士。</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开国英雄的红色往事》的作者专程从北京亲临福州,现场釆访父母亲讲述长征中鲜为人知的佚事。</p> <p class="ql-block"> 母亲多次负伤骨折的腿,致终身落下残疾,一只脚往外撇得历害,直到1961年到上海做手术后,才有所不同矫正过来。但是我们谁都没想到的是母亲逝世后遗体火化时在骨灰中捡出16个4厘米长的钢针,令我们所有在场的子女和亲友们都感到心酸和无比的悲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10日,与母亲相伴67个春秋,在战火硝烟生死与共,风云变幻不离不弃,比肩踏山河,携手破浪涛,相濡以沫地度过终身婚姻生活的父亲去逝。母亲悲痛万分,坐着轮椅缓缓登上陵园送别心爱的老战友和终身侣伴。</p> <p class="ql-block"> 母亲于2008年1月10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8岁。和父亲一起长眠在福州人文纪念园的将军山陵园。每逢清明节,我们无论在福州或外地的兄弟姐妹们都会率全家来父母的陵墓前献花奠祭,寄托着我们对父母的无限哀思和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离开了我们许多年了,但她的功勋永不磨灭。在福建省福州市和四川省旺苍县,一提起旺苍籍老红军侯敏,她那“平凡中显伟大、巾帼不让须眉”的光辉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她把伟大献给了党、国家和军队,把平凡留给了家庭!她用一生诠释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激励着我们后辈不断继承她的遗志,以母亲为榜样,为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积极奋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值此母亲节之际,深切缅怀我们的父母亲。我们无比地敬重爱戴您,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为您献上一束鲜花💐愿天堂的父母亲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注:本篇由候敏的子女们共同回忆,军刀综合执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