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材的“活”意味着其教育价值可以不断拓展与深化,引领幼儿“走近生命”的饲养活动也应体现关注幼儿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深层内涵,从而使其深层的教育价值得以彰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此,左岭育桐幼儿园小班组老师结合幼儿自主学习课程为孩子们带来一群可爱的新朋友--蚕宝宝,开展了以《亲亲自然》为主题的“趣探蚕生”活动。</p> 初识蚕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蚕宝宝”的出现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对“蚕宝宝”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蚕宝宝”的世界,探索蚕宝宝的成长奥秘。</span></p> 科学活动 <p class="ql-block">张俊宇:哇,好多小虫子呀,这是不是毛毛虫呀。</p><p class="ql-block">吴泽勉:好可怕呀,我不敢碰它。</p><p class="ql-block">李霖昊:我知道它是蚕宝宝,我也想养它。</p><p class="ql-block">蔡星月:我刚才摸了一下,它没有咬我,它是软软的。</p><p class="ql-block">吴雨泽:它们有没有牙齿,会不会咬人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着疑问,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科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蚕宝宝是吃桑树叶的。蚕不可以吃带水的桑叶,食物最好还是要新鲜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蚕宝宝,我们观看了短片《蚕的一生》,原来蚕宝宝每隔七天左右就要眠一次,不吃不喝也不动,经过眠之后,就会开始蜕皮,每蜕皮一次的蚕就多了一龄,要蜕四次皮就到了五龄蚕。成为五龄蚕后,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也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吐丝结茧,这时可以为它准备房间,让它安心的准备吐丝结茧。</p> 领养蚕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认识了蚕宝宝,每个孩子都想要得到蚕宝宝,可是领养蚕宝宝是有要求的哦!必须要求有足够的桑叶,而且要好好照顾蚕宝宝,喂养、打扫、观察并且记录。最重要的是得到爸爸妈妈的支持,所以老师在群里发起了领养蚕宝宝的通知。</span></p> 照顾蚕宝 <p class="ql-block">徐启杰:蚕宝宝家里好脏呀!我们来清理一下。</p><p class="ql-block">余睿珍:蚕宝宝,我来帮你扫一扫。我会轻轻的。</p> <p class="ql-block">李瑾依:蚕宝宝长大了,需要一个大房子。</p><p class="ql-block">罗逸菲:你看她卷起来了,她喜欢这里,不想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蚕宝宝们长大了,它们需要的桑叶越来越多。于是小朋友自发性的给蚕宝宝带来桑叶。</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指南》科学领域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计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的理念,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出发,为他们的活动提供环境支持,保证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p> 健康活动 <p class="ql-block">瑾伊:蚕宝宝在房子还在动呢?</p><p class="ql-block">林夕:它还在继续织它的房子。</p><p class="ql-block">罗逸菲:是啊,一直到看不见它就把房子织好了。</p><p class="ql-block">吴桐宇:嘘,不要打扰它。</p> <p class="ql-block">郄伟明:蚕宝宝太可爱了。</p><p class="ql-block">李琦乐:蚕宝宝爬的时候时候身体是向前踊动的。</p><p class="ql-block">刘汐沫:蚕宝宝爬的很慢。</p><p class="ql-block">李泓一:蚕宝宝爬的时候好有趣,我想学着蚕宝宝爬一爬。</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进行了健康活动。</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延伸和丰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养蚕”是结合我们班级主题《亲亲自然》进行,它围绕着孩子们的兴趣点,既贴近他们的生活,也符合季节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在观察、触摸、探索中发现了“蚕宝宝”的特征,这其中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span></p> 艺术活动 <p class="ql-block">张妙芊:哇~蚕宝宝的身体冰冰凉凉的、软软的,好神奇!</p><p class="ql-block"> 周晔晨 :蚕宝宝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p><p class="ql-block"> 高子涵:蚕宝宝的身体可以卷起来。</p><p class="ql-block">胡安泽:蚕宝宝他有许多的小脚,还有小眼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对蚕的身体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组织了一次艺术活动,利用各种材料,让孩子们捏一捏、涂一涂、画一画蚕宝宝。</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让孩子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深知环境生成教育,教育来源生活,在养蚕活动中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带领孩子开展更多的延伸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美工区的平台,孩子们进行创作,将蚕宝宝完美的呈现出来。</span></p> 连线家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有了观察讨论活动的前期经验后,对蚕的认识和了解清晰了许多,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问题有待解答。这些问题对小班的孩子来说都是不了解的,怎样才能让研究继续下去呢?于是,我们发动家长们一起来寻找相关信息。通过蚕宝宝喂养记,鼓励家长回家后能指导孩子们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想不到家长们的反应非常积极,带回来不少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细雨绵绵的春天到逐渐闷热的初夏,家长和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用多种方式加深了幼儿对生命的认识、尊重和珍惜,感受到了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span></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家园互动渗透到教育活动中来,家长也会对活动产生兴趣,乐意参与到了课程建设中来。</p> 收获与感悟 <p class="ql-block">1、认知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观察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知道蚕的生长过程。</p><p class="ql-block">2、技能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一些简单地观察方法,学会简单的记录。在观察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了发现的乐趣。</p><p class="ql-block">3、情感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整整一个多月的探究活动中,提升了幼儿对一件事情持续关注的学习品质。在观察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萌发了爱与责任以及对生命的关爱。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滋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陪伴、呵护了蚕宝宝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见证了蚕的精彩一生。蚕宝宝虽小,却引发了孩子们的“大”兴趣。养蚕活动虽已结束,但孩子们对生命的探索才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 图片:小班组</p><p class="ql-block"> 编辑:余燕芳</p><p class="ql-block"> 彭盼盼</p><p class="ql-block"> 张维</p><p class="ql-block"> 审稿:雷雯</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