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广河的大禹</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偶然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个历史爱好者发表了关于大禹出生地的文章,文章最终结论是大禹出生在他们的xx县,于是我翻找了所有历史资料,想知道大禹到底出生在哪里?让我惊讶不异的是,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大禹居然出生在广河。</p> <p class="ql-block"> 为了求证这个证据,我请教了许多德高望重的,在齐家文化研究方面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按照他们的说教指引,来到大禹曾经办过公的地方——广河县阿力麻土大夏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到了现场,为了更看清大夏古城遗址的全貌,登上了大夏古城遗址北面的棺木山,站在山巅上,灵感澎湃汹涌,将我一下子拖入无限的遐想中……我仿佛注入了历史的洪流中,与它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迎入眼帘下的是一片春季禾苗待发的田野和若隐若现的人家,细看眼前的景色,谁能想象到在四千多年前这里曾是大禹办过公的大夏部落的中心呢?春风急烈地吹打着我的脸庞,沿着美景我在历史的长河中细寻大禹足迹…</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思绪有点混乱,低头再看看我脚下的棺木山,这是远古玉石之路的出发地,是后来的丝绸之路南道,也曾是张骞、霍去病、文成公主等人走过的地方,是埋葬过成吉思汗的三公主地方,传说这里埋藏过八缸银,八缸金……</p> <p class="ql-block"> 那么在几千年之前的大禹又是怎样生活在这里呢?</p> <p class="ql-block"> 查看历史。禹治水成功之后,舜帝把他封为夏部落首领,当时的夏部落是以今天的广河县大夏古城遗址为中心的。早在禹治水时,他在大夏古城办公,去积石导河疏通,因此夏部落的中心,夏朝的国都雏形早在那时就在这里形成,而出生在广河的大禹是这里的首领。</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要证明大禹的出生先要来到大夏遗址呢?因为大夏与大禹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禹曾称为“夏禹”。翻看历史,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 大禹就出生在广河。</p> <p class="ql-block"> 先看《晋书》。《晋书》的作者王隐和清毕沅辑的在《晋书·地道记》中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大夏县就是现在的广河县,这说明广河县在晋朝时期时就有禹王庙。这个记载是证明大夏县,如今的广河县是大禹故乡的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 如今城关小学后面有一座小山,叫“高庙山”,山下西侧之沟称为“庙沟”。《宁定县水略图》上有一个“高庙山”的地名,与之相符。“据此,可以确定此地为禹王庙遗址。与《晋书》“县有禹庙,禹所出也”的记载相吻合。</p> <p class="ql-block"> 广河县最早称为“大夏”。夏水,即今流经甘肃省广河县的广通河。根据历史记载,夏族就是居住于夏水流域的西羌人。《新论·术事》、《后汉书·戴叔鸾传》等均载“大禹出于西羌”。大禹正是西羌人。《金楼子》云:“禹长于陇西大夏县。” 《水经注》进一步证实了这个事实。《史记·六国年表》更加明确的记载:“禹兴于西羌。”就是说,大禹兴起于西羌。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河西(即河州)洮河、漓水(即大夏河的古名)之间的游牧民族,兴盛于战国时期,而广河就在这一带上。</p> <p class="ql-block">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前期大禹在广河生活生存,后来接替其父治水任务后,以“下(夏)古城”为部落中心走向九州,治水成功之后,瞬帝把他封为部落首领,以封地命名为“夏伯”。</p> <p class="ql-block"> 关于大禹的出生,有甘肃说、四川说、山东说、河南说、浙江说等。但我们寻遍大禹的足迹不难发现,随着他治水步伐地不断地前进,他的足迹布遍祖国各地,每到一处,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修建了许多庙宇,但这不能说明他就一定出生在那里。况且在那里关于对他的记载都是以地方史、区域史资料为主,没有象广河县这样在《晋书》、《水经注》等这样有全国性权威性的历史资料中记载过。更甚者,在大禹治水初期,洪水泛滥,这些地区,大部分被水淹没,何谈文明,又何谈大禹出生。</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广河,关于大禹有记载,有遗址,有传说。这充分说明,大禹就出生在广河,广河川是大禹的故乡,这是不容置疑的。</p> <p class="ql-block"> 作者感言:广河是一块神奇的地方,从地理位置来看,自古以来东接中国中原王朝最西端重镇狄道即临洮,境内文化遗存众多。是自古以来,中原大汉民族和西部少数民族的分界线,中原和唐番古道的过渡区、重叠区,战略位置是极为重要的。县内以庄禾集马浪、新民、大庄,官坊槐沟为一线,地理上呈现出青藏特征;以水泉、齐家等为一线,地理上呈现出黄土高原的特征。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广河人”。因此这里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流通的枢纽。 </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里的每一寸神奇的土地上,只要你仔细凝视她,她会灼伤你的眼睛,深吸你的眼球。只要你认真去挖掘,每寸泥土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讶和意外,而这些惊讶和意外是用常理无法解释清楚的。如清末的农民因反抗清朝残酷统治用人民自创的“黑虎掏心”的战术,通过每人手拿一壶水,一根棒,一把土,一具农具,竟用一群游云散兵的群众力量,以最原始而又忽发奇想的方式在广河居然打败了左宗棠领导指挥的清廷正规军“湘军”,取得了太子寺战役大捷,从此广河在历史上赢得了太子寺是“铁门炕”的美誉,以古今中外军事专家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的案例取得了胜利,孙子兵法也逊色于它。她是人民的智慧,人民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想,一路西进,所向披靡,自命不凡的左公至死也没有弄明白他为什么会失败在一个小小的,连全国人民最看不见,最瞧不起的广河呢……她的里面究竟包含了什么含意,我想仅有禹公有解释权了。</p><p class="ql-block"> 自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的广河人继续治着禹公开辟的玉石之路,走南闯北,甚至走出国门,做大做强了商贸流通业,并继承和发扬壮大了中国最早商品交流地和集散地时总结出来的优良传统,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呈现出了没有一棵茶树却拥有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没有牧场却拥有全国最大牛羊皮毛集散地。三甲集曾称为“西北第一集”、“小香港”……这种敢做敢为,不断创新的精神,外界称之为“广河精神”。从此“广河人”一时成为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最响亮名字和品牌。</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历史角度而言,作为一个广河人我们应该是幸运的,为此我们更应该总结和发扬夏禹精神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和“想不到”,共建魅人家园。</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客观而公正的,无论目前你活着怎么样,但在不久未来,对你我的公过是非都会做出严谨的评断的。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做历史的迟到者和悔恨者,更不要因自己一时的失误和一时的冲动幼稚造成终身遗憾……</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一个你我始终看不清,摸不着,但感觉到确实有一个明亮的眼睛,不知道在广河的哪个角落里始终盯视着。</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