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最后一天了,第二天一早的飞机,从孟买经停德里然后飞中国上海,飞机要飞9个小时,最后一天在孟买继续扫街,顺便买了些礼品,本来还想到德里停下后再买些什么东西的,因为要在德里停留2个小时,没想到到了德里却不能下飞机,直接在飞机上干耗2个多小时,早上8点的飞机,到上海差不多晚上23点,因为还要加上时差2个半小时,这也是印度比较神奇的地方,人家的时区加减整数小时的,但是印度和中国是差2个半小时。。。 25日的早上,一个人在孟买的街头闲逛,买了件黄杨木雕的印度湿婆,还买了些咖喱神马的 孟买的图书馆,印度贫富分化严重,他们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从几万人里选拔出几个,国家全包,其余的则是各显神通了 在街头瞎逛,突然碰见了几个中文字,很是感到亲切 扫街,继续对感兴趣的建筑物拍几张 标志性洋葱头 逛了一天,回到住所,也是傍晚了,吃过晚饭,继续在孟买的阿拉伯海边上进行随拍 太阳西下,远远的挂在大海的尽头 一个日落,光线变幻着,相机则是忠实的记录着色温的变化 慢慢的散步,也让夕阳变了角度,本来从大海落下,变成了从山后落下了 路边的这对,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婆媳? 妹子看着来往的人群,不知道在记录着什么 一个和我差不多的同行,难道在脑子里想着如何构图? 好了,想好了就眼到,心到,手到了 这个好像是个什么大型机构 赶海的人 华灯初上,落潮了,滩涂也露了出来 3公里长的海滨大道沿巴克湾蜿蜒伸展,堪称印度孟买的地标。每当入夜,澄蓝的天上托出密密的星辰,这里便华灯齐放,将各样的光彩,一起倒映在黑漆漆的海水里,宛如一串璀璨的宝石项链,海滨大道也就有了“女王项链”的别称。 栈桥 澳洲广告牌 路边的老人在卖着自己的手工艺品,未见到城管 海边的小摊,看见这各样的颜色瓶了吗,这是印度的各种调料,花花绿绿的瓶子煞是好看 海边摊生意煞是红火,人来人往的川流不息 当然,也有生意不好的 生意不好,老板就出来亲自吆喝了 印度游记就此告一段落,希望我这一些个散碎的文字,能让您对印度有些印象。印度人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远高于物质层面。 下面转一段文字:<br><b><i> 印度人对精神有多么执着,就会对现实有多么冷漠。印度街道和公共场所显得散漫而无序:路上,车辆和动物并行,很多汽车都有碰撞过的痕迹。仅仅把这种混乱归结为管理不善并不全面。根据印度教圣典《奥义书》的解释,人生活的物质世界都是幻觉。既然是幻觉,何必在意眼前的混乱呢?同时,印度教的轮回观念使印度人不重视时间,反正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印度人的性格似乎注定是散漫的。<br> 作为历史悠久的印度拥有众多的节日。而中国人也有很多的节日,中国人过节特别讲究吃,喜欢用美味佳肴来烘托节日气氛。印度人却从来不讲究口福,节日庆典更与美食无缘,有时甚至还要减少餐桌上的食物。印度教相信生命轮回。只有当肉体死后,肉体包裹的灵魂才会投胎转世。肉体是灵魂的载体,也是灵魂最后解脱的障碍,所以印度教徒不会用美食娇纵自己的身体。这种世界观对印度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度节日的主要目的是让神灵高兴,自己再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印度人把创造力献给了神庙和神像,没有在饮食上下功夫。在印度,素食者占很大比例,全国到处都是素食餐厅。 <br> 公元前321年,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后便退位苦修,最后飘然逝去。他的孙子阿育王把印度疆域扩到中亚,却在晚年皈依佛门,青灯孤影,了此一生。几乎同一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为自己修造了奢华陵墓,还把财富和军队搬入地下。印度古代帝王没有留下坟冢墓碑,连骨灰也没有留下。遍布印度各地的庙和塔都是神的居所。由此可见,两种世界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遗产。<br> 印度并非没有秩序,这种秩序是建立在内心之上的。印度教按社会分工把人分为四等:负责祭祀的婆罗门地位最高,刹帝利是武士阶层,吠舍主要是经商,首陀罗只能从事卑微的工作。这种种姓制度构筑起了印度钢铁般的社会结构。在现代都市,城市生活掩盖了市民的种姓身份,但只要来到一个印度教徒的家庭,依然会看到等级差别的存在。厨师只负责做饭,扫地者只负责扫地,两种工作不得混淆。<br> 在印度教文化中,精神比物质重要,内容比形式重要、目的比表达重要。印度人不会把漂亮建筑故意集中在主干道两侧,而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要来选择建筑地点,所以街道显得破烂陈旧。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却经常可以看到精美漂亮的建筑。这不仅让人领略到印度建筑的精致,也可以认识到印度文化的精髓。 <br> 印度教的修行是一种个人行为,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吠陀》里有一句话:“就算在群飞的鸟儿中,每一只鸟都得自己飞。”印度教没有固定的礼仪和聚会,一个人每天的行动和想法,决定了他来世的命运。这种自我意识在印度妇女纱丽的丰富色彩中得到了体现。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在一群妇女的纱丽中,很难看到一模一样的颜色和图案搭配。每个妇女都能依据自己的喜好找到恰当的色彩和图案。 <br> 这种注重自我也与印度历史有关。印度历史分裂时间长、统一时间短。这就削弱了印度人的集体意识。在宗教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只想着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空。帕兰杰毗说,印度人目光短浅,没有大局意识,但印度人擅长数学计算和逻辑推演,这使得印度人在任何场合都显得精明而自信。这种自信往往通过咄咄逼人的讲话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情绪释放,没有明确目的,也不期待对方有任何正面反应。 <br> 这种自信在西方社会获得广泛赞许,也使印度人多了一份自负。印度边境口岸竖立着不少巨型广告牌,上面醒目地写着:“你已经进入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无论外国人在印度看到的是贫困还是富裕,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完</i></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