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追忆一等功臣边科群战友</p><p class="ql-block"> (郝广谦)</p><p class="ql-block"> 同团战友边科群,</p><p class="ql-block"> 陕西咸阳兴平人,</p><p class="ql-block"> 南疆轮战任排长,</p><p class="ql-block"> 老山骆驼献青春。</p><p class="ql-block"> 往返泥泞生死线,</p><p class="ql-block"> 负重挥汗湿衣襟,</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上甘岭,</p><p class="ql-block"> 金刚钻团军工魂。</p><p class="ql-block"> 人生价值在奉献,</p><p class="ql-block"> 透支生命铸铁军,</p><p class="ql-block"> 一等功臣不骄躁,</p><p class="ql-block"> 报国为民尽终身!</p><p class="ql-block"> 我团战友,某红军师高炮团五七营二连排长边科群,不幸于近日病逝,闻此噩耗,深为震惊和悲痛!当年边科群所在的五七营二连配属红军师金刚钻团(师防御作战主阵地)担任军工,全连同志不怕牺牲,吃苦耐劳,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了老大哥团队金刚钻团领导战友们的一致好评。战评中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边科群荣立个人一等功,连长蒋孟国荣立个人二等功,是我们新组建高炮团在轮战期间立功人数和级别之最。被赞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上的骆驼队。</p><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我红军师奉命准备赴云南前线轮战,同时原军五七高炮营全建制调入,和原师直属三七高炮营及十几个成建制连级单位组成新的师属高炮团,边科群战友此时来到新组建团队,我们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边科群同志个人素质全面,学习训练表现突出,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基层干部。轮战担任军工任务后,在条件艰苦、任务艰巨,面临生死考验情况下,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处处为战士们做出榜样,出色完成了组织赋予的任务,营连在汇报工作时经常提到他,团里的工作通报和立功受奖名单中都少不了他的名字,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当我在战友群里看到年仅五十八岁的边科群战友不幸病逝的消息,内心一阵悲伤和心酸。联想到前几年去逝的五七营营长薛德生和二连副连长刘卫东两位战友,他们都是我们一起轮战的老战友,是战争的残酷让他们透支了身体,英年早逝,过早离开了我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祖国做出了贡献的他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附一:金刚钻团时任政委李太忠将军诗</p><p class="ql-block"> 老山骆驼</p><p class="ql-block"> “老山骆驼”在老山,</p><p class="ql-block"> 保障物资到前沿,</p><p class="ql-block"> 汗如雨下负重行,</p><p class="ql-block"> 以命相搏鬼门关。</p><p class="ql-block"> 为了一线不断供,</p><p class="ql-block"> 再苦再累心里甜,</p><p class="ql-block"> 奉献写在肩膀上,</p><p class="ql-block"> 高炮健儿美名传。</p><p class="ql-block">注:在老山作战期间,因双方的空军没有参战,61师高炮团的一些连队担任了军工保障任务,他们被一线官兵形象的称之为"老山骆驼”。</p> <p class="ql-block">附二:时任金刚钻团团长赵国民战友看帖留言:</p><p class="ql-block"> 1、二连是保障我们团的“军工连”,连长姓蒋,是一个干练而又特别能吃苦的四川小伙子。“4.26”战斗,为了抢救受伤的战友,我打电话请示刘登云师长后,把蒋连长叫到指挥所。蒋连长没有丝毫犹豫:团长,您下命令吧!我回去马上组织人员上阵地抢救伤员。当时阵地情况非常复杂,主要通路入夜前都用伴雷封锁。他们要上阵地,必须和二连联系,由二连提前“解封”道路。由于夜间作业观察不便,加上阵地上伤亡较大,二连官兵高度紧张,随时都有可能因紧张过度而误伤。我当时的心理压力很大,内心也非常纠结复杂。我一边和蒋连长回顾二连阵地的情况,一边提醒他可能会遇到的不测。最后,站起来握着他的手:拜托你们辛苦一趟……!他向我敬了个礼:放心吧,团长!此情此景,犹如昨日!后来,蒋连长当了副团长转业,我已经到六十三师了……!</p><p class="ql-block"> 2022.4.6于世纪公园旁边。网上读郝广谦同志“忆军工连”文,往事如烟……!但永远难以忘怀!因为,那是我的亲历亲为!</p> <p class="ql-block"> 2、为太忠政委转发“郝广谦同志悼边科群同志文”点赞!</p><p class="ql-block"> 郝广谦同志作为原61师高炮团的“建团政委”,在团长长期不在位,一个人军政一肩挑。部队又被“打散分别配属”的情况下,能够带领和教育部队自觉当好配角,积极主动配合和保障一线防御分队,圆满完成了“军工”保障任务。我们之间无论是部队任务完成,还是个人关系处理上,都能够做到: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主动配合。在一年时间里,没有发生一点矛盾!实践证明:所谓的友邻关系,其实质就是两个单位领导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2022.5.7于世纪公园旁边。在原181团6连群里,读太忠政委转发:郝广谦同志发“悼边科群……”文时的随性之侃!</p> <p class="ql-block">附三:原高炮团战友莫雲枫(网名)悼念边科群诗 </p><p class="ql-block"> 悼高炮团革命功臣边科群同志</p><p class="ql-block"> 莫雲枫</p><p class="ql-block"> 红军劲旅塑兵神,</p><p class="ql-block"> 战册凌烟美誉存。</p><p class="ql-block"> 社稷功臣星斗坠,</p><p class="ql-block"> 惊闻噩耗泪沾襟。</p><p class="ql-block"> 廿年戎马摧筋骨,</p><p class="ql-block"> 一世良才断铁身。</p><p class="ql-block"> 此去泉台归路远,</p><p class="ql-block"> 三千余部送英魂。</p><p class="ql-block"> 2022.5.5</p> <p class="ql-block">附四:【拂晓纪实】镌刻在脊梁上的壮歌——61师高炮团老山军工故事</p><p class="ql-block">作者||李新华、刘保顺</p><p class="ql-block"> 镌刻在脊梁上的壮歌</p><p class="ql-block"> 金秋的一天,在蜿蜒崎岖的“上甘岭”之路上,我们与61师高炮团军工2连官兵们相遇了。顷刻,一幅军工雕像便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头戴钢盔,手握“光荣弹”,裸露着古铜色的脊背,迈着山一样深沉、稳重的步子,缓缓地向前移动,在浅浅的胡须上、头发上、脸庞上,布满了晶莹的汗珠······</p><p class="ql-block">我们默默地注视着军工高大、伟岸的形象,思绪在不断地翻腾、涌动·····于是,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去追寻那镌刻在军工脊梁上的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壮歌。</p><p class="ql-block"> 鲜为人知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枪声、炮声、硝烟、雷区、特工······</p><p class="ql-block">悬崖、峭壁、陡坡、淤泥、毒蛇······</p><p class="ql-block">这是“军工路”上所拥有的一切,也是军工战士与之战斗的战场。它虽然比不上前沿步兵的战场那么激烈、残酷,但它同样面对着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镜头之一:征服“上甘岭”</p><p class="ql-block">在军工2连驻地,一出“猫耳洞”,便是著名的“八十年代上甘岭”。</p><p class="ql-block"> “上甘岭”之路,共有千余个台阶、72道弯,它以其险峻、陡峭、艰苦而著名。从山下向上望,直插云巅,给人一种随时都有倒下来的感觉。曾有许多人想一睹“上甘岭”的风姿因太累而退了下来。但这一切,对军工2连的战士来说,却早已成为每日生活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每次上山都是负重几十公斤,一天来回至少6次。</p><p class="ql-block"> “上甘岭”以缺水而出名。酷暑炎热,要攀登“上甘岭”就更是难乎其难了。许多战士因缺水,加之劳累过度,昏倒在“上甘岭”路上,醒来后喝口路边的积水,舔舔潮湿的崖壁,然后又吭哧吭哧地向着“上甘岭”主峰爬去。</p><p class="ql-block"> 新战士夏铁柱,他的体质与他的名字相反,第一次训练时昏倒过,在“上甘岭”路上,他扛着百斤重的物资,曾多次昏倒,手肘、膝盖被碰破二十多处,但他始终没有畏惧,硬是和大家一样,坚持登上了“上甘岭”主峰。</p><p class="ql-block">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2连的干部战士上下“上甘岭”都突破了千次大关。巍巍的“上甘岭”被军工战士踏在了脚下·····</p><p class="ql-block"> 镜头之二:日闯“三关”</p><p class="ql-block"> 人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军工战士所走的路也只有一条,但它比华山的路更为艰险,而且时刻冒着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说是路,实际上却没有路,军工战士硬是在荆棘丛中和乱石岗上踩出了路。天长日久,战士们便给这些险要地段起了名,总称“三关”。</p><p class="ql-block"> “老虎口”:这是个80度的坡度,坡的表层是碎石,底层是尖石笋。要过此关,必须四肢并用,抓住草藤爬行,稍不留心,就会坐“飞机”,直滚山脚。</p><p class="ql-block"> “鬼门关(也叫“鬼愁崖”“无底洞”):这是个崖上的羊肠道,站在道上向上看,是刀削斧劈的悬崖;向下瞧,是黑不见底的深谷,即便是空手而行,两腿都会直打颤。</p><p class="ql-block"> “生死线”:这是一段近百米的暴露地段,全在敌人狙击步枪射程内,连脚跟都全部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p><p class="ql-block"> 2连的战士们不管天晴下雨、酷暑炎热,每天跋涉在这条艰难的“军工路”上,从未间断。一次,8班副班长张华兵背着沉重的矩型钢走到“无底洞”时,不料,脚下的一块石头一滚,他一个踉跄,跌倒在地,险些掉进沟底,他趴在崖边,出了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 前沿阵地,大部分三面受敌。到阵地的“军工路”几乎全是“生死线”。一次,某阵地因第一天晚上战斗激烈,急需一批弹药。当时,敌人正拼命封锁我后方供给线,企图围困我前沿步兵。</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是胜利,弹药就是生命。”3班长丑建林背起2箱手榴弹跑在最前面,把手一挥:“拉大距离,跟我上!”说着,便冲向生死线。越军发现后,更猛烈地封锁了通路。一时间,大家被压得抬不起头来。</p><p class="ql-block"> “爬!”战士们凭着坚强的毅力,沿着凸凹不平的山岗,硬是一点一点地爬到了前沿阵地,将弹药及时送到了步兵战友的手中。</p><p class="ql-block"> 雨季的战区,阴雨绵绵。这时的“军工路”更是泥泞难行。坡陡的地方,地面就如同打了一层蜡,稍不留心就会滑倒。有的路段积水排不出去,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个个“沼泽地”“烂泥塘”。战友们每次执行任务回来,一个个都成了“泥猴”。</p><p class="ql-block"> 镜头之三:人类尚未开垦的处女地</p><p class="ql-block"> 某炮连在一悬崖下新开辟了一个观察所,急需大量的波纹钢。到炮观,必须重新选一条道路。这是一片沉睡了千百年的大森林,由于人迹罕至,根本没有路,也无法修路。沿途全是乱石林立,荆棘丛生,长满了“飞机草”,那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柳叶刀,划在身上、脸上,就是一道血口子,每次执行任务回来,都是伤痕累累。被炮弹炸倒的大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石头上,长满了青苔,脚一踏上去就打滑。这里也是毒蛇、蚂蟥、蚊虫活动的场所,时常有手电粗的大蛇拦在道上;在这里稍一停留,又大又馋的蚊子便会蜂拥而上,咬人一口,就是一个疮,有的送一次下来,就长了20多个疮。1排长余红带着战友们,硬是在这个神秘的大森林里摸索了整整1周,终于将2车波纹钢按时送到了观察所,保障了工事构筑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希望之神”</p><p class="ql-block"> 军工,对前沿步兵来说,就是“希望”,就是“太阳”,因为他们送去的是胜利,送去的是欢笑。军工2连为了前沿的战友,为了战斗的胜利,长期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的心灵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映照人间。</p><p class="ql-block"> 故事之一:背着鸭梨采野果</p><p class="ql-block">南疆的夏季,骄阳似火。这对爬越高山的人,水便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这个充满死亡恐怖的战场,水又是何等稀缺啊!</p><p class="ql-block"> 上级为改善前沿阵地战士的生活,特地从后方购买了一批鸭梨,让军工战士送上阵地。</p><p class="ql-block"> 以干热出名的“上甘岭”,在中午烈日的烘烤下,就像烤火盆。负重60多斤的军工战士没爬多远,便已大汗淋漓,喉咙生烟。此时,每一个军工战士心里都清楚,如果是能有一个鸭梨解渴,那真是久旱遇春雨啊,但谁也没有这样做。</p><p class="ql-block">坚持!再坚持!闻着背上鸭梨的清香,战士们不断地鼓励自己。</p><p class="ql-block"> 看到大家干渴难忍,排长边科群讲起了“望梅止渴”的典故,即而引伸出闻梨止渴的方法。果然,大家顿时觉得口舌生津。但1次可以,2次可以,3次、4次·····战士们仍抵抗不了干渴的折磨。于是大家沿途搜寻能解渴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烈日下的军工队,拖着疲惫的身体,缓慢地向前移动着,当走至一道灌木丛边,战士丁宏权干渴得实在难忍,便顺手摘下一颗野果子,放在嘴里嚼开了。不料,野果子很有味,甜甜的。消息传开,大家如获至宝,纷纷用野果子润嗓子,有的用钢盔装,有的用衣服包······</p><p class="ql-block"> 当背上背着鸭梨、嘴里却嚼着满嘴野果子的军工队出现在前沿阵地时,接收的某步兵连副连长感动得哭了··· ··</p><p class="ql-block"> 故事之二:西瓜掉进雷区</p><p class="ql-block"> 一个炎热的中午,上级要求立即给前沿阵地送一批西瓜。8班受领任务后,班长吴春福带着全班便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走到“上甘岭”途中,战士桑金生因背上的口袋未扎紧,一个西瓜掉在地上被摔成了4瓣,红红的瓜瓤,惹得大家口水直流。战士们帮助小桑整理好背具后,都自觉地从地上捡起摔坏的瓜,然后一人端着一瓣,一直送到前沿阵地。看到全身汗水,却端着西瓜的战士,步兵战友抱着他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p><p class="ql-block"> 战士桑红在给前沿阵地送西瓜时,走到半路上,由于道路崎岖,摔了一跤,背袋里的西瓜全滚了出来,其中一个掉在雷区里,无法捡回来。他感到非常内疚,于是又返回驻地把发给自己的西瓜拿出一个补上,然后送上阵地。</p><p class="ql-block"> 军工战士每次上阵地,步兵战士都非常热情,总是主动拿出东西让大家吃,在用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慷慨地打出水来让军工战士洗脸、擦汗··· ·</p><p class="ql-block"> 但军工战士清楚地知道,在关键时刻,一个苹果、一杯水就能救活一个战士的生命。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多吃一个,步兵战友就少吃一个。”“宁可爬回自己的阵地,也不吃前沿步兵的东西。”每当步兵战友主动让军工吃罐头、喝水时,大家总是一推再推。对硬塞在自己手中的苹果、梨、桔子等,临走时,又悄悄地放了回去。</p><p class="ql-block"> 故事之三:铁血人墙</p><p class="ql-block">抬伤员、烈士,这是军工战士的五大任务之一。连队响亮地提出了“不让伤员喊第二声疼,负第二次伤”的口号。</p><p class="ql-block"> 5月28日中午,刚为前沿阵地送过矩型钢的军工战士正在吃饭,突然前沿阵地来电话,有1名重伤员需要立即抢救。接到命令,大家不由分说,把饭碗一扔,穿着裤头背心便出发了。“早一分钟,伤员就多一分希望,少一分痛苦。”担架队只用了11分钟,就登上了“上甘岭”,然后大家一鼓作气,跑到前沿阵地,抬着伤员向回撤。</p><p class="ql-block"> 通过“生死线”,人多,暴露目标大。战士樊成州、路随平抢过担架,一阵小步快跑冲向“生死线”。不料,刚跑一半,小樊脚下的一块石头滑落,眼看就要倒在旁边的雷区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小樊双膝向下一跪,用双手高高举起担架,保持平衡。尖利的石笋戳穿了他的军裤,戳烂了皮肉,豆大的石子陷进肉里,当后面的战友赶到时,看到在他跪过的地方,留下了一行殷红的血路。</p><p class="ql-block"> 由于滑落的石头惊动了几百米外的越军,敌人接二连三地打来炮弹和一排排高机子弹。此时,军工战士毫不畏惧,大家不约而同地围在了担架周围,保护伤员通过“生死线”,躺在担架上的伤员见此情景,紧紧地抓住军工战士的手,泪如泉涌。</p><p class="ql-block"> 故事之四:战地货郎</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以钢铁为主的竞技场上,多停留1分钟,多在外面活动1分钟,就会多一分伤亡,多一分危险。</p><p class="ql-block"> 由于战场的特殊环境,军工战士成了沟通前沿与后方的“纽带”和“桥梁”。为减少前沿步兵下阵地的次数,军工2连的战士们主动承担了为前沿战士购买日用百货,收发书信、包裹、文件等任务。</p><p class="ql-block"> 每次经过“猫耳洞”,只要步兵战友说一句:“请给我捎1包烟。”“请给我捎10个信封。”当天回到驻地,战士们便先用自己的钱,在附近的小卖部把所需东西买齐,第二天便捎到前沿“猫耳洞”里。</p><p class="ql-block">有时,前沿战士所需要的东西一时买不到,连队就一一登记,然后统一到县城去买,做到不让前沿战士失望。</p><p class="ql-block"> 军工战士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给一线战士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几个月来,他们靠自己的“钢铁脊梁”,利用为前线阵地送构工材料、给养之便,已义务为步兵战士购买、捎带各类物品、信件2000多件(封)。</p><p class="ql-block"> 在后方,前线战士用青春的热血赢得了同龄人的理解,他们喊出了“战士万岁”;而在前线,军工战士用自己的“钢铁脊梁”和美好的心灵赢得了前沿官兵们的称赞,他们从心底迸发出了:军工——万岁!万岁——军工!</p><p class="ql-block">(作者李新华时任步兵第61师政治部宣传干事;刘保顺时任61师高炮团政治处报道组组长)</p><p class="ql-block">【拂晓人物】郝广谦:赞“江苏省最美退役军人”刘保顺战友</p><p class="ql-block">【拂晓纪实】郝广谦||赞翟学荣战友</p> <p class="ql-block">附五:渭城区:沉痛悼念退役军人“一等功臣”边科群</p><p class="ql-block"> 为积极营造尊崇关爱退役军人良好社会氛围,用心用情服务退役军人,提升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尊崇感,拓展退役军人服务内容,渭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退役军人去世悼念活动。</p><p class="ql-block"> 参加悼念人员向去世退役军人行三鞠躬礼</p><p class="ql-block"> 5月4日,咸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科科长高军、就业创业科四级调研员曹立新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程春霞、副局长赵同林及新兴办武装部部长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乔伯峰来到辖区凤凰嘉园小区,在庄重的悼念音乐《安息号》中,全体人员对荣立“一等战功”的边科群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行三鞠躬礼,敬献花篮,并对其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愿边科群同志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领导、负责同志到家中对其家属进行慰问、安抚关怀,协调落实相关抚恤、丧葬待遇,协调安排去世悼念活动</p><p class="ql-block"> 边科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2年5月3日凌晨逝世,终年58岁。本人于1964年7月20日出生,籍贯陕西兴平,中共党员,先后荣立一等战功一次,三等功4次,特别是在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随部队参加云南前线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时,由于作战勇敢,带领部队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个人一等战功,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军事好主官,为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开展退役军人去世悼念活动,是尊崇敬重退役军人的具体体现,是不断拓展退役军人服务内容的创新实践。渭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积极营造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