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一幼】中班——共生探索课程 镜子的世界

周占芬

<p class="ql-block">镜子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每一个孩子对镜子都不陌生。生活中,关于镜子的科学现象极为丰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探索镜子的奥秘、体验发现的乐趣、提升关于镜子的知识经验。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镜子的世界》。</p> <h3>亲子调查</h3> <h3>有了调查的基础,孩子对镜子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h3> <h3>基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幼儿科学探究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亲身经历和获得直接经验,因此,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孩子们每人带来一面镜子。</h3> <p class="ql-block">我见过的镜子有这么多!</p> <p class="ql-block">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呢?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吧!</p> <p class="ql-block">拿起自己带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有什么发现!</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张烁:老师,我觉得镜子里的我变小了。</p><p class="ql-block">李松燃:我也觉得镜子里的我变小了。</p><p class="ql-block">孙宇喆:不对不对,是一样大的。</p><p class="ql-block">我:照小镜子确实不太直观,但幼儿园里没有能照到我们全身的镜子,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刘冬奇:我们可以回家照一照家里的穿衣镜。</p><p class="ql-block">我:这个主意很不错,不要忘记请爸爸妈妈给拍一张你照镜子的照片哦。</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请孩子们画自己昨天是怎样照镜子的。</p> <p class="ql-block">从孩子们的画里基本能看出孩子们的结论:镜子里镜子外的自己大小是一样的、方向是相反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用其他的物品试试吧。</p><p class="ql-block">小朋友自由选择、尝试,并记录自己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通过照一照、画一画、玩一玩,孩子们亲身体验,亲自探索,对比发现,孩子们完全自己探索出了平面镜的成像原理。</p><p class="ql-block">小结:平面镜可以照出大小不变,外观不变,左右相反的镜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镜子,孩子们每天都有新发现。</p><p class="ql-block">李方旭大喊:“老师你看我的镜子能发光!”</p><p class="ql-block">我:哦,这个好玩儿,你的镜子怎么就能发光呢?</p><p class="ql-block">其他小朋友也都很惊奇,纷纷走下座位尝试。</p><p class="ql-block">我:小朋友,是你的镜子能发光吗?</p><p class="ql-block">张梓桐:不是,是太阳光。</p><p class="ql-block">刘冬奇:在阳光下镜子才能发光。</p><p class="ql-block">李方旭:是阳光照在镜子上的,再照到地上的。</p><p class="ql-block">教室里的阳光不足以让孩子们尽兴的探索,我们带着镜子来到了室外。</p> <p class="ql-block">结论:利用镜子可以反射光,形成明亮的光斑。</p> <p class="ql-block">张轩:老师,我发现镜子里有两个我!</p> <h3>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秘密。</h3> <p class="ql-block">我:你是怎么看到两个你的呢?</p><p class="ql-block">张梓桐:用两面镜子能看到两个我。</p><p class="ql-block">我:用两面镜子,能看到两个镜像。那两面镜子能不能看到很多镜像呢?</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有点儿不敢相信。</p> <p class="ql-block">那我们试试看!</p> <p class="ql-block">孙宇喆:我看到6个镜像。</p><p class="ql-block">张铭鹤:我看到8个镜像。</p><p class="ql-block">彭艺萌:我看到6个镜像。</p><p class="ql-block">张梓桐:我看到11个镜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请小朋友记录一下自己的发现吧!</p> <p class="ql-block">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多面镜子在一起,可以照出多个镜像,夹角越小,镜像越多。</p> <h3>除了镜子,还有哪些物品能把我们“照”出来?小侦探们开始搜索了。</h3> <h3>教室里、教室外,还真不少呢!</h3> <h3>老师的小心机</h3>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拿手纸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在这里照一照、看一看。</p> <h3>走出幼儿园,孩子们的发现更丰富了。</h3>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非常了不起,找到太多能照出自己的物品。</p><p class="ql-block">我:你们找到的能照出自己的物品,照出的你都是什么样子的呢?</p><p class="ql-block">周芮炘:有的和我一样大小,有的把我照的瘦瘦高高的。</p><p class="ql-block">战子涵:有的还会把我变得胖胖的。</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哈哈大笑。为什么会这样呢?</p><p class="ql-block">李轶博:因为那就像哈哈镜。</p><p class="ql-block">我:你在哪里见过哈哈镜?</p><p class="ql-block">李轶博:在那儿。他指了指我放镜子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我:哈哈镜是什么样子的?</p><p class="ql-block">李轶博:那个是鼓起来的,那个是……,他用手比划着。其他小朋友也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看来孩子们对哈哈镜有了基本的认识。时机成熟了。</p> <p class="ql-block">利用绘本故事《狮子照镜子》。自然的引出凸面镜、凹面镜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小结:凸面镜能让物体镜像变小,凹面镜能让物体镜像变大。</p> <p class="ql-block">总结:镜子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p><p class="ql-block">平面镜能照出大小不变、外观不变、左右相反的镜像。</p><p class="ql-block">凸面镜能让物体镜像变小,凹面镜能使物体镜像变大。</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问题:怎样照镜子,自己可以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或者小辫子?孩子们准备尝试。就在这时,孩子们大惊,有几个孩子紧张的喊了起来:“老师,江禹衡把镜子摔碎了!”</p> <p class="ql-block">我:孩子们,镜子是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掉在地上就摔碎了呢?</p><p class="ql-block">宇喆:镜子是玻璃做的,所以容易摔碎。</p><p class="ql-block">我:镜子是玻璃做的?那我们看看,玻璃能照出我们吗?</p><p class="ql-block">李轶博:不能,镜子和玻璃不一样。(他指着我手里拿着的破碎的镜子,)又说:玻璃不能照人,但是能看到外面的东西,镜子的后面有一层膜,所以就能照出我们。</p><p class="ql-block">我:哦,是这样啊。</p><p class="ql-block">我把手里的镜子高高举起,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我:玻璃是透镜,透过玻璃能看到外面的东西。镜子是玻璃后面涂了一层特殊的材料,所以能照出我们。</p><p class="ql-block">江禹衡这个突然的小“事故”,引发了我们的一阵讨论,孩子们又懂得了一条安全知识。</p><p class="ql-block">我:不小心镜子摔碎了,有没有危险呢?</p><p class="ql-block">彭艺萌:容易划到手。</p><p class="ql-block">我:是的,摔碎了镜子是很危险的,不小心就会划伤我们,破碎的镜子甚至比刀子都锋利。所以,孩子们用镜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尽量小心别掉在地上,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要用扫把扫进垃圾桶,千万不要用手去捡。</p><p class="ql-block">事故处理完毕,回到刚刚的问题上,孩子们开始尝试。</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不停的尝试后,终于发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或者小辫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做一面镜子,你觉得哪些材料可以当镜子面呢?孩子们一脸茫然。我:你觉得能照出你的物品,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孩子们鸦雀无声。我把之前大家收集到的可以照人的部分物品拿过来给他们看。</p><p class="ql-block">戴雨杉:他们亮亮的。</p><p class="ql-block">宇喆拿着一个物品,一边摸一边说:滑滑的。</p><p class="ql-block">结论:能照出我们的物品,他们都是闪亮的、光滑的。</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带来的可以当镜面的材料,制作镜子。</p> <h3>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探究中,去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积累多方面的科学经验。教师要真正成为幼儿探究过程的引领者、支持者、帮助者。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科学知识。通过科学学习,使幼儿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是我们的最终目的。</h3>

镜子

孩子

镜像

能照

幼儿

物品

小朋友

看到

我们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