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彝族风情画卷

南风影

<p class="ql-block">  在大凉山的西昌到普雄的崇山峻岭间,行驶着一趟很有名的5633/4绿皮慢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成昆铁路开通至今,为方便大凉山深处的彝族群众生活、生产、集市和物资流通,票价未涨,沿途所有站点未撤,牲畜家禽可以随便携带上车,是一趟名副其实的扶贫列车,也是全国唯一的一趟可以“人畜混乘”的列车。铁路沿线的贫困彝族群众感受到了国家的关怀,也形成了一道独特人文景观。我曾二次登上了这趟列车往返,看到了行走中的彝族风情画卷,体味到了不一样的火车旅程。</p> <p class="ql-block">  清晨,天色微亮,大凉山里的普雄火车站已经热闹起来了。候车室里,等待检票的彝族老乡。</p> <p class="ql-block">  头戴瓦盖头帕、裹着查尔瓦披毡的彝族老妪,面色黝黑的彝族老汉,衣着光鲜时尚的彝族姑娘,时不时的用彝族语言交流着,他们都是绿皮慢车的乘客。</p> <p class="ql-block">  绿皮慢车为大山里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走出大山的通道,成为了彝族民众与外界进行物资流通的桥梁,也是他们脱贫致富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  绿皮车厢内外,生动、接地气的情景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即令我感到惊奇,也使我激动不已,手中的相机不停的拍摄,记录下了这一幅幅难以忘怀的所见所闻。</p> <p class="ql-block">  车厢里,目光所至,烟雾缭绕,地上满是果皮弃物,刺鼻的酒味,吵吵闹闹的打牌声伴随着那听不懂的彝语,鸡鸣猪嚎亦在车厢里此起彼伏……,我以一种猎奇的心态打量着、感受着、拍摄着这“行走中的彝族风情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