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防范意识、法治意识,严防学生受骗。近日,我省召开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禁不止,特别是有向学校蔓延的趋势,不少在校学生被蛊惑上当受骗或向不法分子提供个人手机卡、银行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由于学生线上教学中,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多,家长监管缺失,涉及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明显增加,其中,中小学生受害群体中,购买游戏装备、冒充购物客服、红包返利低价购买商品等案件类型占比较大,约占此类受害群体案件的90%。 广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文明交友、健康上网的心态,远离网络不文明行为,切实做到“六不”,即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随意接受陌生网友的邀请和搭讪,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家庭等敏感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不出租出借出卖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收付款二维码等,不进行“裸聊”等违法活动。要教育学生在遭受到电信网络诈骗、敲诈等不法侵害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材料,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p class="ql-block">小学生预防网诈骗视频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学生预防网络诈骗视频之二</p> <p class="ql-block">小学生预防网络诈骗视频之三</p> 学生要做到:<div>1.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br><br>2.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是点击未知链接。<br><br>3.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验证码,以及任何密码等。<br><br>4.不要轻信网上不正规的兼职,特别是酬劳比正常市场高出许多的兼职,所有要求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后行。<br><br>5.不要轻信所谓的“官方”,所有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执法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br></div> 家长要做到:<div>1.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div><br>2.控制孩子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的随意支出,建议帮孩子存定期或者限定流水金额。<br><br>3.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查看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br><br>4.给孩子的微信设置转账24小时到账,如若不幸被骗,有充足时间止付。<br><br> 请家长与同学们牢记以上内容,共同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接到不明电话、微信,发现虚假网页、网络信息、不明二维码,务必做到:不轻信盲从、不理睬回复、不泄露信息、不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