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随想

王澜

<p class="ql-block"> 一、初探</p><p class="ql-block"> 想着不再伏案圈点那些只有缔造者才能读懂的蝌蚪文,莫名的兴奋从末梢神经发起,穿越肌肉皮层直奔中枢神经。春夜听喜雨,每一滴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串串的音符奏出了一支轻盈的催眠曲,轻轻地拍打着我的窗,那一夜我睡得格外的熟。</p><p class="ql-block"> 雨后,天色微晴,我和哥哥驱车回到古坪沟老家,村里一片寂静,路边的凉亭中坐着几位老人,扯大了嗓子跟他们打了招呼,也不知道他们听到了还是没有听到,没有回声却是微笑点头。现在的农村大抵都是这样,空寂是主旋律。 </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弟媳已经出发去山里了,只有母亲围着鸡、狗、猫在院子里转圈圈。看着我们回来,母亲脸上满是喜悦,我和哥哥下车后,母亲不甘心又往车里望了几眼,我知道母亲在找寻什么。最后她还是没忍住的问了我一句:“娃们没来吗?”我赶紧解释说,子轩还没考中期试来不了,丢儿和落儿因为她妈妈要上班,两个都回来了你一个人看不住,所以没有领,母亲用失望的口气说了一句:“城里的学校还抓的紧。”途径厨房时,一只肥硕的老母鸡已经悬垂在灶门前,只等着下锅了。后来才知道,婆媳两人协作杀了一只鸡,竟然还割破了手指。</p><p class="ql-block"> 和母亲简单的拉了几句家常,我们也换完了衣服,打算去山里面换回弟媳妇。因为弟弟外出去打工,山里面有些重活弟媳一个人干不了,趁着我们放假还可以帮帮她,一小时的路程,我们很快就到接近了目的地,没想到山里面比村里更热闹,时时还有往来为生计奔波的人。突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滑稽,本该属于他们的劳动节却成了最没有仪式感的节日,他们只属于劳动。到达目的地时,弟媳已将一窝分群的蜜蜂召回到巢箱,看到那些勤劳奔走蜜蜂和人,突然觉得自己并不像他们那么的实在。</p><p class="ql-block"> 平时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自己处境去丈量别人的生活,现在看吧,生活其实没有什么范本,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只能算作蓝图吧。</p><p class="ql-block"> 一日的劳作在夕阳中结束了,来时已经不像去时那么轻松,偶感疲倦,但也充实。那晚是夜莺的歌声伴我入眠的,虽然有些单调,却也胜于汽笛合鸣。</p> <p class="ql-block"> 二、浅尝</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后,手机的闹铃就下岗了,公鸡的啼鸣扯开了沉沉的天幕。东方鱼白,小鸟也来凑热闹,他们不畏清露湿羽,在门前的小树里上蹿下跳,最摄人心魄的当属于他们的打情骂俏声,几个回合下来,我已是睡意全无。</p><p class="ql-block"> 哥哥已经吃完早饭,我敷衍的洗了几把脸,呼赶着羊群就出发了,疲倦尚未散尽,初次觉得赶羊是件累人的活儿,腿已不似昨天那么灵便,脚掌心也略有酸热,每一步都不能踏实着地,很快我就和生病的小羊掉队了。</p><p class="ql-block"> 行进中拉下的路程想要赶上确实需要毅力,好在前面的人走走歇歇,我还是跟了上来,跟着人群行进确实省力,一路的东长西短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在山里巡视了一圈后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搭建完蜂架我们开始清扫蜂巢,新蜂是不需要清扫的,只有过冬的老蜂才会产生棉虫,每一个需要轻取轻放,鲁莽会破坏蜂巢的蜡脾,倒脾对于蜜蜂来讲是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 近距离的接触,耳畔的嗡嗡声,我看到了花的香,嗅到了蜜的甜,也触摸到了一个族群通过劳动兴起的过程。我带着善意而来,不祈求它们能理解,貌似来者不善吧,有几只蜜蜂狠狠的蛰了我,但我又不希望它们为了维护族群的利益而无谓的死去,毕竟它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心中顿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愧疚。</p><p class="ql-block"> 时间在劳作当中总是过得很快,又是夕阳西下,我没有跟他们一起回家,因为我想取回放置在山里的诱蜂巢箱,那个巢箱中早就入住了一群蜜蜂。等待夜幕的降临是漫长的,坐在石头上感觉到小腿隐隐在颤抖,我忽然觉得累了。肠胃加快了蠕动,空腹感特别强烈,平日里两个白面馍馍我可以撑一天,今天看来是透支了。等到天黑蜂定,我掂量了蜂巢的重量,已经不适合搬动了。踩着星光我一步一步挪回了家,这一程让我深深领悟了“行百里而半九十”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走了38500步,那晚母亲做的饭特别香,那夜我睡得很沉,一点都没听到夜莺的歌唱。</p> <p class="ql-block"> 三、回味</p><p class="ql-block"> 枯燥源于重复,常年做同样事,走同样的路,坚持下来了就是生活,祖辈们一直都是这样。用今天的希望赶走昨天的疲倦是活下去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依旧是伴羊而行,走的不似前几日那么急切,熟悉的山熟悉的水,还有那熟悉的童年。童年玩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聚在一起放牛,放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家庭作业,也是农村孩子的必修课,可以说每一头牛的背上都写满了故事。脚下的路因为赶牛而来来往往走过数回,儿时的脚印却无处可寻,唯一留下的只是抹不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真的是人生易老呀,父亲开垦过得荒地还在,他却离开我们有18年了。常记得他给我们说,把书念好了就可以不当农民了,父亲是村里最没有野心的农民,从来都没想过发家致富的事情,邻里几家跟我同龄的孩子早早就帮农了,他却死活不让我们下地干活,因此每年麦收时节,人家都是仓满廪实、欢声笑语,我们徒有羡慕的份儿。也曾跟着父亲干过些活儿,往往会在下雨天后,因为无法下地,找猪草便成了父亲的辅业,他背着大背篼走前面,我背小背篼走后面。我不敢走前面,怕走岔路,更怕踩到蛇。构树叶是首选,他砍倒几根后,我便在旁边撸构树叶子,他总是比我先装满背篼,运气好的时候我还可以吃到构树浆果,拿在手里黏黏的,吃到嘴里甜甜的。</p><p class="ql-block"> 丢儿六岁有余,殊不知她能不能放的动牛,作为父亲的我也没带她来过山里。路边的构树又在长大,我是不是应该带她来,让她尝尝构树浆果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生活不能回到过去。如果我还是一个农民,我会不会羡慕坐在办公室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