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池塘怀旧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难得的垂钓好时光,约上了钓友,清晨五点出发,驱车百里,跑到了乌金塘水库的上游暖池塘镇西山村旁的女儿河,准备大干一场。</p><p class="ql-block"> 晚春季节,天气回暖,河水升温,蜇伏了一冬的鱼儿觅食活跃,悠闲了一冬的钓鱼人也早已耐不住寂寞。到了钓点,河边已有几十人一字排开,好大的阵势,好壮观的场面。找好钓位,打好窝子,抛竿入水,静等鱼儿上钩</p><p class="ql-block"> 河水潺潺,叫不上名的水鸟飞起又落,春风习习,太阳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等了半天却不见鱼儿咬钩,环顾左右钓友,也都是稳坐钓鱼台,静静的守候着。</p><p class="ql-block"> 守候着寂寞,望着蓝天白云,望着青山绿水,望着不远处河的斜对面,那里曾经是暖池塘镇的河东村。忽然间,五十七年前的往事悠悠浮上了心头,它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的国庆节过后,做为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下乡劳动锻炼,来到了暖池塘人民公社河东生产队即河东村。</p><p class="ql-block"> 暖池塘镇有一水塘,池内泉水从地下涌出,四季长流不息,泉水冬暖夏凉,严冬不冻,“暖池塘”由此得名。暖池塘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锰、锌、铁;煤、耐火土、膨润土和冰周石等等。</p><p class="ql-block"> 河东村依山傍水,女儿河从村前缓缓流过,隔河相望的就是暖池塘镇了。我们的劳动任务一是修梯田,二是种杏树。与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河东村的土地却是相当的贫瘠。在半山腰上修梯田和种杏树,对于我们这帮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来讲,是非常艰苦的劳动锻炼了。</p><p class="ql-block"> 修梯田,要一点点的从石头堆里刨土,再一锹锹的叠坝夯实,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修完一段,验收检查的教导主任近二百斤的大身躯往土坝上一站,稍一跺脚,完了,塌了!不合格,返工。真是苦了我们这帮同学。</p><p class="ql-block"> 种杏树,两人一组,每组一小茶缸山杏核,这是一天的任务。茶缸不大,山杏核更小,只有小手指甲那么大,一茶缸装了多少粒山杏核,没有查过,但最少也有一百多粒。要求是一个坑只许放三四粒杏核。在满是石头的半山腰刨坑,一镐下去,火星直冒,震得胳膊发麻,半天也刨不出一个坑。一天下来,没有几组能完成任务的,收工下山的路上,我们几位男生走在队伍的后面,心里琢磨着剩下的杏核咋办,没完成任务咋交待。这时候很有主意的立昕同学放大招,悄悄的把剩下的杏核收了去,偷偷的盖在了道边一块石板下面,如释重负的我们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班主任郑老师怎么知道了,第二天上山的路上,走到埋杏核的地方,突然老师让全班立定,找出了杏核,狠狠的批评了我们一顿。五十多年过去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大家笑谈起这段往事,也没有弄清楚究竟是谁向老师告的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河东村,没有电灯,一到晚上,屋里屋外漆黑一片。李军,康陆,文宝,广悦等我们八位同学住在早已忘了姓名的一位老乡家。天黑以后,劳累了一天的同学们都早早的钻进被窝,进入了梦乡,梦里,却时常被外面瘆人的野狼嚎叫声惊醒。半夜撒尿,一两个人不敢出屋,八个人一起起来,出了屋后门,站成一排,一二三四,排枪齐放。忽然间传来远处的狼嚎,调皮的康陆吓唬人,大喊了一声:狼来了!吓得胆小的几位一齐挤着往屋里跑,走在后面的李军捡起了一个挤掉在后门外的棉袄,进屋问是谁的,连问了好几遍,用被把脑袋蒙上的文宝才钻出来说是他的。康陆的一嗓子,可把大伙吓坏了。</p><p class="ql-block"> 住老乡家,我们八个人一铺炕,我和文宝中间隔着老悦子,一天醒来,突然感觉褥子湿漉漉的冰凉,掀开被子一看,挨着老悦子的一半早已画上了地图,把大家吵醒之后,才知道大河不只向东流,和我享受同等“特贴”待遇的还有文宝,应该是老悦子在梦里想来个水淹七军!可只苦了左邻右舍的文宝和我二人,其它五名同学却都安然无恙。多年以后,知道了老悦子睡觉发河是因为身体有点毛病。</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往事如烟,弹指一挥间,暖池塘下乡劳动,已过去了五十七年。七十年代初期建成的乌金塘水库,把当年的河东村变成了库区,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青山,不知道当年我们种下的山杏,能有几颗发芽长成,开花结果。也不知道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当年同住一铺炕上的老悦子,现在是否安好。</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五十七年前恰同学少年的我们,远去了风华正茂,迎来了两鬓风霜,都己是古稀之年了,都老了。老了,闲坐庭院,看天外云卷云舒,赏庭前花开花落,也是一种意境的享受;老了,相聚老同学,但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话当年,也是幸福的回忆。愿我的老同学们,在变老的路上,拥抱夕阳,拥抱快乐,拥抱安康。</p><p class="ql-block"> 王忠奇</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