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陶坪</p><p class="ql-block">金佛山西面一个小山村,村里虽无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却依稀记载着千年的不变乡音。传统的风俗,浓浓的亲情,淳朴的乡民,善良的爱心,这里有我勤俭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村有一条湾曲的公路,公路横穿村南东西,下可到元村,村里有一条弯曲蜿蜒的河,该河发源于泡桐湾,流经坛子卢缸于何家沟向元村,,是否汇流于黄河大海没去考究,但千百年来却一直浇灌着村里的粮田,养育着村里的乡亲,维护着沿岸的环境生态;河流如巨龙腾飞….</p><p class="ql-block">走遍全国各地,家乡的林业绿化当属一流,处处树木参天,树木社社相连,林林相接,进入此村只见森林,难见村庄,家家户户,院里院外,村里村外,路边地头,坑边岸边,所有可以种树的地方都有树木,树木枝叶连成了一体,遮天蔽日,那嫩绿的树叶,油光发亮,散发着凉爽清新的空气,这里真是天然的大氧吧!谁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的深深的呼吸几口这新鲜、凉爽的空气的。不是无偿,而是清新。大自然之美,优雅、幽静、清新、自然、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尤其是夜间进入该村,就像进入了原始森林。说这里是国家绿化先进村应是当之无愧。堪称绿化典范。</p><p class="ql-block">长期大面积的树林保有量,为这里创造了优良美丽的环境,在一些树林里不时还可看到一片片的映山红等花卉苗木,这里到处花香四溢,美景如画。村里的悬崖山寨多达二十座左右,每座山寨都别具匠心,有的还保存着原有的石门,时过境迁有的寨子也被破坏,但都能体现祖辈陶坪人的能工巧匠,无私奉献精神修山寨来防御战 乱 年代的敌 人,陶坪村悬崖山寨以数量多惊险雄 霸大西南。村里周围处处都是生长几千年的银杏树群,大的树要七八个壮汉才能合腰齐抱,小的银杏树也年年长叶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银杏树(村民叫白果树)曾经也是村民们的摇钱树,每到果子成熟时大人们拿上竹杆爬上树把果子采下来,孩子们就在地上捡金黄色的银杏果,虽然成熟的银杏果皮闻起来有一股酸酸的味道,但是一点也没影响孩子们捡果实的激情,孩子们都知道果子卖了就可以买新衣服吃零食了。</p><p class="ql-block">村子后面山上到处都是方竹林,每到竹笋生长时,村民们三五成群背上背篼走进竹海搬采鲜嫩的竹笋,竹笋是季节性的美食,就那么几天可以采笋,错过了就要等到来年才生长了,采笋的季节时而阳光明媚时而倾盆大雨,衣服全湿了也没有影响村民们采笋的乐趣,下山时每个背篼里都插满了新鲜竹笋,脸上的雨水和汗水也没有挡住采笋人那收获满满的笑意。陶坪银杏甲天下,十里可闻竹笋香。</p><p class="ql-block">我们陶坪村也是观看指母山的最佳位置,指母山也是陶坪村的一大奇山,在指母山上看四周一览众山小,方圆百里唯我独 尊。指母山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相传金佛山有一条龙修炼不成到处兴风作浪,施 法年年水灾,要么年年干旱,搞得农民没 有收成,百姓生活在水 深火 热之中,最后有好心的大 神告状在玉 皇 大帝那里,玉 帝一听这还了得,这种伤 天 害理的事也能干的出来,决定派手下大 神要擒拿妖 龙,于是拿出法宝指母山来到金佛山往下一放,顿时地动山摇,飞沙走石,不一会就把妖 龙降灭了,大 神们想永久降住 妖 龙于是就把法宝指母山没有带走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老百姓年年丰调雨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指母山也成了村民心中的圣山。</p><p class="ql-block">如不亲身体验,难有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的美好绿化环境为鸟儿的生存繁 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因此这里也成了鸟儿们的天堂,各种鸟类应有尽有,很多我也叫不清名字,黑的、白的、黄的、灰的、绿的、花的、如画眉、喜鹊、百灵、黄鸟、斑鸠、麻雀、唧唧鸟、琢木鸟、布谷鸟等等鸟儿都有。每到东方即将发亮时,这里的鸟儿们便开始练嗓子了,那真是百鸟争鸣,百花齐放,春天到了,不知它们是在为春天歌唱呢还是在为爱情而呼喊相约?</p><p class="ql-block">也许是为这里优美的环境和他们自由幸福的生活而歌唱吧我想?这只有鸟儿们自己知晓。</p><p class="ql-block">每到黎明时分,鸟儿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歌唱比赛,它们不需钟表,对时间有着极为准确的判断与把握,也许是它们自身的生物钟的缘故,每天按时开场,几乎分秒不差。有的拉着长调,有的唱着短腔,有的像是男高音,有的像是女美声,虽没有统一的指挥,但也互不干涉,各自反复唱着前辈们传授给的古老歌谣,虽没有评委,也缺少热烈的观众粉 丝,但鸟儿们的歌唱比赛却毫不懈怠,鸣叫声此起彼伏,无论院里院外,村里村外,还是林间田野,到处可以听到鸟儿们的甜美歌声,在这里居住的父老乡亲们尽情的享用着大自然给予的恩惠。</p><p class="ql-block">鸟叫了,天亮了,起床了,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与生活。这里的人们虽不多么富有,但却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着。也许是优良的环境气候的原因,或是水土的恩 赐,这里的人们大多健康长寿,既有百岁古稀寿星,八九十岁的老人更多,四世同堂,仍耳 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身心康泰,我想这多少得益于这里的优良的环境和水土吧?</p><p class="ql-block">2022年也是是陶坪村的转折年,贫穷的小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在黄金周五一节,住惯了城里的高楼大厦,看厌了都市车水马龙的人们一下来到了陶坪村欢度一个愉快的节日,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真是人间天堂,游客们男女老少齐聚陶坪村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陶坪天壶,有的爬上坛子卢缸(发现者命名为海螺沟),也有的背包驴友挑战指母山巅一览众山,有的游客去到惊险的山寨看一看几百年前的洞寨,体验一下芝麻开门,如时光回转几百年,是不是自己也占一个寨子 为 王,身边还有几个压 寨 夫人,是不是其乐无穷呢。</p><p class="ql-block">陶坪村的转折离不开乡村振兴的吹 哨 人,土生土长的陶坪人梁光才,还有一个特 种 部 队回来的汪老师,别看他身材瘦小,爬山上坎就像猴子一样敏捷,还有退休的陈主 席,有爱好摄影的李老师,天壶命名者生命精彩等等,他们热心于公益事业,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写有的拍,有的探路有的保护他们的安全,网络大数据时代,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的付出终于把曾经不起眼的小村推向了全国,五一节陶坪的热血清年大多放弃工作请假回家乡免费当志愿者,服务远方来的游客,为他们指路,保安全,讲解陶坪的历史,陶坪人的这种无私奉献,是陶坪人祖辈传下来的,我们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陶坪精神,陶坪有你们这些热血青年,就是陶坪村的财富,就是陶坪村的骄傲。也是陶坪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陶坪村赶上了振兴乡村的快车, 主 席关心老百姓,提出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过上好日子,陶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德隆政 府的领导和陶坪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在五一前我抽了个时间回村里看一看生我养我的地方,回忆一下儿时的乐趣,走到天壶景点时正下着大雨,看到村书记韩方学,副书记徐柳中还有一社社长陶初,还有很多村民冒着雨都在忙碌,有的挖坑,有的抬树,有的回土,一排排桂花树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劳动下种起来了,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因为干活都是没 工资的。</p><p class="ql-block">下午时分顺便去寨子林芝麻开门寨看看,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陶坪人,但是那个寨子从小长大还没有去玩过,下午几个朋友一起在山上转了几圈最后到寨子林,因几个朋友另外有事情先回去了,因为没进寨去看过,我一个人还是确定去看一看,刚走到寨门口山下,从下边的路也来了几个人,我当时找不到入口,就跟在那几个人后面一起才进寨子,寨子保护之完好,一进去很深的洞,村民们自发用木板搭了个便桥,真是洞中有桥,桥上桥下都是洞,过了洞走几米就是一个宽广的大厅,应该就是古人躲避战乱生活住宿的地方,外面还有道几千斤重的石门现在还能开启自如,石门外就是万丈深渊,真是一夫 当关,万夫 莫开,不得不佩服祖辈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刚才随从的几个人也东看看西看看,但感觉他们不是在看风景,而是一直都在谈如何如何的搞好那个路,抓好那里那里的安全,最后他们有两个人爬去上面看看去了,他们中有一个人没上去,我也没上去,就和那留下的人闲聊了一会,才知是德隆镇的王 书 记,最后一起下山和王 书 记聊了很久,他谈的都是怎么带动群众发展,怎么让游客来玩得欢,怎么让村民富起来,下山后王 书 记就到村委开会去了,我也就打道回家</p><p class="ql-block">没过几天看到家乡群里在发大半夜王 书 记在村里的热 血 青年梁志伦家地坝和村民们讨论陶坪的发展,为陶坪村谋划未来,为你点赞王 书记,一个年轻有为的书 记,希望在您的带动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指日可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