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活在世,难免与人交往,总会交朋友。交友是重要的攻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选择朋友,就如同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成功与失败,跟所结交的朋友有密切相关,为此,选择朋友不能不谨慎。交友贵德,跟德才兼备之人交友,就能确保人生幸福安康。历史记载,曾国藩所结交全是益友,为后来被誉为“千古完人”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以曾国藩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典范,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将会收获很多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京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文化中心。京都人才积聚,十三年的京宦生活,使曾国藩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朋友相互切磋,不仅在学业上有所长进,而且,他们中的许多都成为日后曾国藩事业上的帮手。曾国藩深知朋友在事业发展中的影响,因此,十分注意择友。</p> <p class="ql-block">刘传莹,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大大弥补了自己古文学上的不足。道光二十六年,曾国藩在城南报国寺养病,向他请教古文经学与考据。刘传莹也向曾国藩请教理学。于是,二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成为至友。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拓展了学识,在学术领域上全面发展的道路。不计门户、取长补短向来是成功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何绍基,字子贞,精通书法,擅长吟咏。曾国藩与其交往中,觉得何绍基所长,正是自己的不足。从此以后,他非常重视写作和赋诗。</p> <p class="ql-block">吴嘉宾对于治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告诉曾国藩,用功如同挖井,与其浅挖许多井而不见水,倒不如专探一口深井而力求汲水。曾国藩十分佩服这一见解。所以,后来他决定:“读经要专守一经,读史则专熟一代。”无论读什么书,都要从头看到尾。一本书没看完,决不兼看别的书。这正代表了曾国藩按部就班的个性。这一个性的形成,虽不能完全来自于吴嘉宾的影响,但也反映了人志趣相投。</p> <p class="ql-block">另外,他还经常与吴廷栋、何桂珍等人讨论理学,向邵懿辰请教今文经学,所谓“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在经学确立的初期,并没有今文经学这样的名称,只是因为后来古文经学的兴起,才相应地将之前流行的经学称之为今文经学。这些朋友,在京城都颇有名气。同他们的交往不仅增长了学识,也大大提高了曾国藩在京城的个人声望。这也是他在京城迅速发迹的原因。曾国藩在交新友的时候,也十分注意联络旧时志向相投的朋友。这一时期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上比较相近的人主要有刘蓉、郭篙焘、江忠源、欧阳兆熊、罗泽南。</p> <p class="ql-block">刘蓉,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曾国藩在赴京科考途中在长沙认识了刘蓉,又通过刘蓉认识了正在长沙参加乡试的郭篙焘,于是三人结拜为兄弟,在学问上相互切磋。</p> <p class="ql-block">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宁举人。在北京,经由郭篙焘的引见,与曾国藩相识。交谈过后,江忠源告辞。曾国藩对郭篙焘说:“作为人,必须要立功扬名天下,然而须为节义赴死。”当时承平日久,众人都十分惊疑。刘蓉称赞江忠源,对朋友讲信用,与士兵同甘共苦,临阵经常一马当先,患难与共,实在可以依赖信任。在与曾国藩的交往中,以有血性、有胆识,被引为益友。日后江忠源成为湘军的主要干将。</p> <p class="ql-block">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与曾国藩是同县人。他家境十分贫寒,却能发愤好学,夜里没有油点灯,就借月读书,疲倦了即露宿屋外直到天明。他的道德学问深厚,研究程朱理学,标榜自己为宋儒。年轻时,他连遭不幸,丧母、丧兄嫂相伴而来,继而长子、次子、三子连丧,其妻连哭三子之丧,双目失明。罗泽南并未因如此沉重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因此,曾国藩十分敬重他,常在书信中表示敬慕之意,称他为家乡的颜渊。他后以儒生的身份带兵征战,立勋名于天下。</p> <p class="ql-block">欧阳兆熊,字晓岑,湖南湘潭人。道光二十年,曾国藩病在果子巷万顺客店中,病情严重,卧病不起,幸遇欧阳兆熊,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才没有死去。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曾国藩一生处世交友,从不以貌取人,如骆秉章是乡里老儒,但他却能倾心相好,许为奇才。他常注意观察人在细微之处,所以使他拥有超人的知人之见。在京都,他与朋友们不仅在学术上互相砥砺,同时,他还将朋友们引为知己,以诚相待,这都成为他成就一生事业的重要根基。</p> <p class="ql-block">君子以同道为朋,一般来说君子和君子因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与小人以同谋私利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是古人还是说:“小人并没有什么朋党,只有君子才有朋党。”这是为什么呢?小人所喜好的薪俸,所贪图的是金钱财物。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形成所谓朋党,是虚伪交情疏淡之后,就反而互相残害,即使是他们的兄弟或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所以古人说,小人没有什么朋党,他们暂时结合的所谓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一样,他们所坚持的是道义,所履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修身,就是志同道合而互相帮助,用它来服务于国家,就因同心同德而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朋党。所以为君主的,只要能摈斥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那天下就大治了。</p> <p class="ql-block">结交朋友要有所选择,因一个人所结交朋友,对他工作以及品德、情操,都会发生极大影响。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俗化矣。”其中意思容易理解,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久了,像入了散发兰花一般芬芳馥郁之气房间一样。虽然待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那是因为自己身上也染上这种香气;而与品德不良的人相处久了,就像进入了散发着鱼虾腥臭味的房间一样,待久了就闻不到臭气,因为自己身上也染上了同样的臭气。的确,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可以使自己的品格更加完美,情操更加高尚。而与品德低劣、情操卑下的人交朋友,则可能在精神和品格上都受到“臭气”的熏染,给自己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p> <p class="ql-block">关于交友原则问题,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需要真诚,不管交什么朋友都需要真诚,这是交朋友最基本原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相同性格、相同气质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志同道合而相互影响、相互慰藉。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是无法容忍一个道德低劣的人做朋友,而那些能够和道德高尚的人成为朋友的人,他们多半是值得别人信赖和交往。俗话说“要观其人,先观其友”,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了所结交朋友圈子素质,但朋友素质同样对你人品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p> <p class="ql-block">“孟母三迁”故事说明了是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你的朋友就是你生活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如果你真心地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就必须从选择你周围朋友做起。因为,和碌碌无为的人交朋友,你的人生就会被酗酒、闲逛、打麻将所填满;和满腹牢骚的人交朋友,你就会变得消沉、极端外加愤世嫉俗。想成为人生舞台上令人尊敬的强者,你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结交一些品德高尚的朋友,有了他们的监督、批评和言传身教,你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如果你想借助自己力量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那么你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否则,当你在人生路上遭遇挫折的时候,就极容易被周围的小人拉入偏僻的小路,从此离光明的正道越来越远。</p> <p class="ql-block">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叹,工作中再大的困难都不怕,就怕人际关系太难处,真正的朋友太难交。朋友变成了不择手段和相互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岂有不难之理,无论是财富、名利、地位还是权势,这些东西统统都会因为岁月的流逝或人生的多变而最终荡然无存,不可能会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你一生,只有高尚的品德才是你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放弃还是留下的东西,也是对你人生有益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中庸》说:“尊贤则不惑”。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此处之“贤”指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人们选择朋友时,要记得中国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曾经说过:“友也者,友其德也。”意思是说,要选择品德高尚的人做朋友才对,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好处是将对方作为榜样,耳濡目染,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千万不可与邪恶、缺德者为伍,他们将使你步入岐途。与品德高尚、心地纯洁者为伴,他们是最好的朋友,选对朋友荣耀一生。一个小心选择朋友的人一定会从他们那里获得益处。为什么?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假朋友比真朋友要多。有一个真朋友总要比一百个假朋友好得多了。凡是当面奉承你、背后嚼舌根的朋友都不是真朋友。</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千古完人”曾国藩“交友之道”,谁读谁受益,终身受用,值得今人学习借鉴。什么样的人,要交;什么样的人,不交。“交”与“不交”,讲得很透彻,只要用心阅读,就容易读懂了。确实交友不慎重,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美好前程,甚至倾家荡产。按曾国藩“交友之道”整理归纳,可细分成“八交九不交”。“八交”:要深交八种益友;“九不交”:要绝交九种损友。</p> <p class="ql-block">八种益友:一、要交“胜己者”。胜己者,就是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从其身上学习优点,互相切磋,提高自己,结交这样的朋友,对人生大有益处;二、要交“德盛者”。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和这种人做朋友一定会提升你的人生境界;三、要交“趣味者”。一个有趣味的人,生活总是积极向上而又丰富多彩的,和这种人交朋友,会丰富我们的见闻和阅历,增加我们的人生乐趣;四、要交“每事吃亏者”。凡是每事宁愿自己吃亏,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必为君子。懂得吃亏的人,也必然懂得生活的“度”,便宜不会占尽,凡是都给自己留后路。跟这种人做朋友,就能学到很多处世的道理;五、要交“直言者”。“直友难得”,能直言不讳者,往往存诚务实,患难时每每即是这样的人还在你身边。跟这种人交朋友,能让人不走歪路,受益无穷;六、要交“志趣广大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没有志向或志趣的人注定一辈子平庸。与志向远大的人做朋友,能够让我们看清人生努力的方向和道路,不至于随波逐流,一事无成;七、要交“惠在当厄者”。意思就是在别人困厄的时候帮助他,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恩惠不于在多少,而是在于是否能解决他人的危难。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这种人最仗义,也最为可交;八、要交“体人者”。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益友。与这种人交朋友,很少有什么误会、纠纷、争斗,也不需要多余的解释,很多事情都会莫逆于心。</p> <p class="ql-block">九种损友:一、不交“志不同者”。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勉强之事,必不能久;二、不交“谀人者”。阿谀逢迎的人去迎合别人,肯定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往往阳奉阴违;三、不交“恩怨颠倒者”。颠倒黑白、忘恩负义、不可理喻之辈应避而远之。这种人没什么人情味,今天仇人,明天知己,反复无常,交不得;四、不交“不孝不悌者”。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又怎么能够真心对待别人呢?这种人是最不能相信的;五、不交“迂人”。迂腐之人顽固而不开化,固守鄙陋,他们的眼界很狭窄,与这种人交友,你会变得狭隘,消极;六、不交“落井下石者”。古人云:作奸犯科者,未必小人,然纠缠刁难,落井下石,必敬而远之,与此种人唯有百害无一利;七、不交“好占便宜者”。爱占便宜的人,有两个弱点,贪婪和短视。这也是人生的两大毒害,与这种人为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也会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贪婪和短视;八、不交“德薄者”。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没有德行的人,就是小人,往往反复无常。与小人做朋友,必须靠利益去维持。一旦你对他没有了价值,那种人就会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一脚把你踢开;九、不交“全无性情者”。没有自己的风格与看法,人云亦云,随大流,与这种人为友,会让自己的意志也变得薄弱,变得随波逐流起来。</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期曾子的70世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和理学家,湘军统帅,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晚清时代的半个圣人”。他最初时,入京赴考中进士后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紧接着创立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溢号“文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这句话堪称“人生座右铭”,它是曾国藩的名言,深藏交友哲理。曾国藩讲“道德”说“仁义”,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很深远影响,对后世影响更深刻,备受后世推崇与赞誉。</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曾国藩不交恶友、善交学友,远离玩友。交朋友,要擦亮眼,头脑清醒,看准人品。不要认为交了朋友,所有问题,朋友都能帮助解决。不以为然,想象和现实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许多方面,朋友愿意帮一把,不能说朋友不肯帮,朋友对我们的关心是真心真意,可是能力有限,救助超出朋友能力范围内,可惜爱莫能助,真正是无能为力。每个人在社会上混,都在寻求一种安全感,总想把自己的事情寄托在朋友身上。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朋友可以给你依靠,正所谓是“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永远是朋友》歌词有一句“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交了缺德之友,恐怕路就更难走了。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写道:“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家书》摆事实充分有力,讲道理精辟透彻。由此可见,即便人际关系再好,在面对利益时,朋友也靠不住。人生路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想要日子变好,先要自己变好。</p> <p class="ql-block">本文列举历史典故,古为今用,聚焦主题,围绕中心,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谈论古人故事,本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 ”。谈古论今说历史,所知道都全说了,说得很详详细细,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而条理清晰不乱,就算乱了也不脱离主题教育而感觉不杂,文章内容丰富多彩似乎夹杂,不以为然,文章逻辑性强顺序得当,顺序中各环节间的衔接都有道理。由于每个读者文化素养与自身修养有所不同,所以读者理解能力都有一定差异。建议有缘读者,多读遍数心定了,总会读懂里面的精髓,受益终身。</p> <p class="ql-block">感恩:感恩美篇推荐流通,传播正能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造福子孙后代,日夜审稿辛苦了!深谢感恩读者点赞、评论留言。</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歌曲以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人写作特色与众不同,一切从大众利益出发,不是为加精而创作美篇。选择参与话题“读书笔记分享会”,目的让读者明白读书写笔记的好处,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在此发表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欢迎读者参与评论留言,最终总会有贵人赏识您们的才华。因本文作者水平低,故不参与任何网络辩论。</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6日(星期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