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我阅读作者李继龙关于矾山镇山水自然景观记述——《江山如此多娇》一文时,其中对班姑寺山的描述引起我很大的兴趣。他文中说到:“班姑寺山位于柳树庄西南,是矾山镇虸蚄口村和柳树庄二村的交界山,海拔高度为1958米,山势十分陡峭,山顶平缓。有500多亩大的一片山顶草甸,当地人称<北灵山>”。“班姑寺山,是因为有一位姓班的财主的女儿在山建庙修行而得名,所以称班姑寺山。山上原有一石碑,是明代洪武年间刻制,记载着建寺囘庙的具体事宜,文化大革囘命的年代被红卫兵砸碎,现在碎碑石和寺囘庙的遗留的残砖断瓦还在。传说这座寺囘庙是被雷电击火而被烧毁的,班姓尼姑也被烧死。”读到这一段使我想起小时候父辈们经常给我讲的这个故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在我们班家祖辈上有一位老姑奶,从小熟读诗书,颇有文才,父母对她十分宠爱,但她长的却十分丑陋。随着年龄的长大,在和同龄女孩玩耍中,她常遭到别人的白眼和嘲弄。这样在她心里就逐渐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怨恨”和自卑,由此就养成了一种任性、偏执、古怪的性格。当到“女大当嫁”的时候,由于我祖辈当时是三里五村有名的有钱人家,所以上囘门提亲的人也很多,可当男方打听到她的长相以及变囘态的性格,都一一黄了。这样我们的这位老姑奶就成为嫁不出去的“老闺女”,她索性也就不嫁人了,硬跟父母弄着要出家当尼姑。父母无奈,拗不过她,只好请风水师给选址,远在虸蚄口与柳村庄交界山上建寺囘庙,让她出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这位老姑奶出家上山后从不下山,附近村庄人们除上山在寺囘庙祭祀外很少见到她。据说她养着一头很有“灵性”的小毛驴,用以给她到山下驮水。这头驴每次到山下驮(tuo)水都不用人跟着。老姑奶将水驮(duo)给牠备好,在水驮中间处放一张大烙饼,当毛驴下山走到距水井不远处,有一大石槽,又叫马鞍槽,驴从石槽中间穿过时,稍向下一蹲,水驮正好架在石槽两边,毛驴自觉地走到地旁边吃草等待。当附近村子里人来打水路过时,看见这水驮就明白:这是山上寺囘庙的水驮,驮上的烙饼是用以酬劳打水人的。于是他们就将烙饼取下,主动帮着把水驮水灌满,毛驴又自觉走到石槽中间,驮上水驮走上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如此。后就传为民间佳话。</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