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守护家园”(纪实)(三)

刘东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抗击疫情中,谨以此文献给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劳动者、爱心志愿者、绿城郑州的父老乡亲。</span></p> 百姓故事 <p class="ql-block">  郑州二七区今天从管控区划为封控区,昨天社区发的一家一张出入卡,今天作废了。但是社区蔬菜、水果、食品供应没有停止,货源充足,物价稳定。疫情中我在社区内用手机边走边拍,记录做核酸检测的白衣天使,记录社区居民的生活和他(她)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嵩山社区”周围的丹尼斯商场、双汇伊河路连锁店、菜店、药店、菜鸟驿站、快递……等,给小区群众提供商品和食品供应,不出小区也能买到蔬菜、水果和生活必需品。“嵩山幸福大食堂”为社区居民准备丰富可口的饭菜,对于行动不便和孤寡老人送餐到家。</p> <p class="ql-block">  “嵩山社区幸福大食堂”原来被称为“八角楼”。90年代以前是“河南省电力公司幼儿园”,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幼儿园撤销,大部分人员分到了“三产”劳动服务公司。后来“八角楼一层是家属区食堂,二楼和三楼是离退休职工阅览室和活动室。随着改革的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划归地方管理,就改成了“嵩山社区幸福大食堂”。</p> <p class="ql-block">  当年这个职工食堂不对外,省公司本部职工每人一张卡,充值买饭非常方便。食堂的早餐:胡辣汤、豆沫、油条、菜合、发面油饼,中餐:米饭、大肉包子、素包子、卤面、红烧鱼、酱醋排骨…、还有免费鸡蛋汤和绿豆汤。晚餐素包子去晚了买不上。有的退休职工提前用饭盒、钥匙链、纸片…提前一个多小时排队,同事们就餐当中聊天也是一件高兴的事。</p> <p class="ql-block">  拍摄位置在操作间外边,有机玻璃挡板很影响拍摄角度。我用的手机是华为P50,变焦范围大,还是拍到了切菜特写。炒菜大部分已经做好了,没能拍到锅下有火焰🔥,厨师烹炸煎炒热气腾腾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河南省电力公司退休职工(原教授级高工):王心宽</p> <p class="ql-block">  嵩山社区居民,90岁的老人。郑州二七区今天被划为“封控区”,这位90岁的老同志早晨要出小区,门卫和值班不让他出去。老人一个人生活,在外边还有一套房子,他说在食堂买不到馒头,工作人员带他找社区书记看怎么解决。社区负责人给老人讲:社区有食堂,就餐非常方便,你如果出去就进不来了。你到外边小区也是封控区,你怎么解决就餐问题。老人不走了,为了证实老人买不到馒头的事,我采访了食堂负责人罗罡。在餐厅又见到老人,他不好意思说早晨说买不到馒头话说的有点夸大了。</p> <p class="ql-block">  罗罡:食堂负责人,祖籍南阳,18年厨师经历,在饭店、学校当过厨师长。他说我们嵩山社区幸福大食堂,首先是食材严格把关,餐具消毒严格把关。饭菜品种丰富,每天一个菜谱,饭菜价位微利销售(亲民价位),对于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服务送餐到家。</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二七区大学路嵩山社区核酸检测的还是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她(他)们一身素白的防护服是那么威严,白衣天使的形象,诠释着职业特有的内涵。 在抗击疫情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厚厚的防护是她(他)们的盔甲,我们看不清她(他)们的面孔,但我们能感受到温暖,想象出俊俏和英俊的容颜。她们的青春在这里闪光,爱岗敬业就是最好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它是一种奉献精神,更是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不孝敬父母,不知道感恩,不可以和这种人交朋友。我父母都是老师,从小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对人要真诚,工作要敬业,人生要有追求”。父亲带着母亲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写生画面,我们已找不到他(她)们,但是父母留给我们兄弟姐妹的“传家宝”我们牢记心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有经历过你才能感受深刻。1998年湖北抗洪抢险,我随河南电力慰问团在第七次洪峰到来之前,到湖北“石首”和“洪湖”慰问驻豫20和54集团军抗洪英雄子弟兵的采访。2008年我随2700多名河南电力职工奔赴湖南抗冰抢险一线采访,这些经历怎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  去年郑州水灾,全国电力系统除西藏和青海,全部派出抢险队和发电车支援河南抗灾抢险。7月27日沈阳和阜新供电公司在工人南路332号日夜连续奋战,7月28日凌晨3点55分三栋高层住宅楼恢复供电。我跟随采访,辽宁沈阳青年职工小余,母亲7月20日下午做完脑瘤手术,母亲还在 ICO病房没有苏醒,7月22日下午接到支援郑州电力抢险任务,连夜就随抢险队伍奔赴河南。一个人能经历过这些是一种考验和历练。对于抗击疫情,保护我们的家园,真实拍摄和记录也是一种“爱心”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张洪中,复员退伍军人,郑州市房管局产权交易管理中心工作。在部队服役15年。爱人曹风云在郑州市卫建委工作,夫妻二人多次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去年7月郑州水灾过后,儿子从部队军校放假回来,河南疫情严重,全家都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爱心无大小,关键在行动”。奉献“爱心”帮忙不添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  当万家灯火亮起的时候,当人们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全家团聚的时候,你们可曾想到日夜奋战施工现场的电力职工,爬山涉水架设线路的电力职工,坚守轰鸣发电机旁的电力职工。电力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不了解这些你就不了解电力,你也就不了解电力职工和他(她)们家属的辛苦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抗击疫情,守护家园的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电力、电信、民航、铁路、交通、公安…志愿者还在坚守着岗位。希望疫情早一天结束,大家摘下口罩,露出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