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白蘑菇”——蒲城县第六幼儿园小二班课程故事

蒲城县第六幼儿园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午后散步,小朋友在寻找春天的足迹时,发现了幼儿园里有的树上有一些白色的点点,他们趴近看到白色的“蘑菇”,“树上怎么会有蘑菇呢?”,孩子们纷纷扬起小脑袋,露出了疑问的神情,于是我们的课程故事开始了……</p> 故事一:“白蘑菇”的外形特征 <p class="ql-block">  与“白蘑菇”的初遇,孩子们兴趣十足,他们仔细的观察着树上的“白蘑菇”,进行了激烈的讨论。</p><p class="ql-block">幼儿讨论:</p><p class="ql-block"> 幼1:它是白色的,像蘑菇一样。</p><p class="ql-block"> 幼2:它像雪一样,但不是雪。</p><p class="ql-block"> 幼3:它像小虫子一样。</p><p class="ql-block"> 幼4:它像一把小伞一样,但不是像蘑菇。</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p><p class="ql-block"> 通过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之后,孩子们对“白蘑菇”的外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p> 故事二:什么是“白蘑菇”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孩子们对树上的“白蘑菇”有不同的争议,于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运用多种方式(视频、电脑查阅、语音助手)来探究“白蘑菇”到底是什么?第二天来园,小朋们迫不及待的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孩子们知道了树上的“白蘑菇”其实就树舌,是因为大树生病了、快要枯死了,生长了“白蘑菇”。</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p><p class="ql-block"> 对于孩子们的争议,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是哪一种答案,而是请孩子们回家后,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孩子们对于“白蘑菇”的探索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来,孩子们对自己找的答案一起进行了分享,得出:树上的“白蘑菇”就是树舌,是生长在潮湿、快要枯死的树木上,树生病了。它喜欢生活在死树或者枯树上。 </p><p class="ql-block"> </p> 故事三:大树生病了 <p class="ql-block">  这时,班级内的小朋友说道:“老师,大树是因为生病了才会长白蘑菇,我们生病的时候吃药就好了,那大树不是不是也会变好?”“老师,我见过外面的大树上面挂吊瓶,我妈妈说是在给大树打针就不生病了。”</p><p class="ql-block"> 针对孩子们的疑问,我们通过多媒视频的方式了解了大树可以通过刷白灰、缠麻绳、挂吊瓶来避免大树生病,知道白石灰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p> 故事四:大树穿花衣 <p class="ql-block">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班级有小朋友就说:“大树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去保护它,不能伤害它”、“老师,我可喜欢大树了”、“老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大树啊?”于是我们便展开了讨论“如何保护大树”,以及植树的工具,同时结合植树节活动——大树穿花衣(刷白灰),孩子们了解到刷石灰的安全注意事项,同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园所资源收集到了许多的植树工具。</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展开了大树穿花衣的活动~</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p><p class="ql-block"> 通过活动,鼓励幼儿主动探究身边事物,将其已有经验发散、迁移。</p> 故事五:大树我想说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我们班的小朋友有很多话想对大树说,于是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想把对大树说的话进行了交流分享,并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p><p class="ql-block"> 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发散自我思维,并与同伴一起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  生动的课程源于孩子的生活。《树上的“白蘑菇”》的主题活动,就是基于孩子对大树的兴趣而展开的,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小二班的小朋友通过大树上的白蘑菇展开讨论,了解了大树为什么会长“白蘑菇”,以及如何保护大树不长“白蘑菇”等,这些活动使孩子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获得了知识经验。整个活动以追随幼儿兴趣点为主,帮助幼儿大胆表述、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将自主归还与孩子。</p>

蘑菇

大树

孩子

树上

小朋友

生病

幼儿

故事

活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