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访5.12汶川大地震遗址——映秀镇</p><p class="ql-block"> 2012年7月12日,我怀着虔诚的心情去踏访5.12汶川大地震遗址——映秀镇。岷江滔滔,卧龙巍巍,车在高速公路上穿行,山体之上到处可见滑坡的遗迹,道路两旁不时可见震落的巨大岩石。水在回忆,风在诉说……</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2点28分,在中国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 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公里。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台湾、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p><p class="ql-block"> 中国大西南龙门山断裂层释放出巨大能量引发地震,霎时山摇地动,日月无光,一道电波迅速传遍全中国,传遍全世界。仅仅一分半钟时间,就有6.9万人失去了生命,1.8万人失踪,3.7万人重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直接经济损失8523亿元。国人痛哭,日月失色。</p><p class="ql-block"> 汽车穿过涵洞,眼前豁然一亮,一块山石上刻着巨大的“映秀镇”三个字。汽车转过一个弯,停在了5.12大地震纪念广场。广场正中央是一个几十米深的大坑,里面放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高10.3米,宽7.6米,厚3.8米,重3600多吨,是5.12地震中从山体上飞落下来的一块巨石,是那场灾难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山摇地动之后,风光明媚的映秀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全镇见不到一栋完整的房子。霎那间,12000余人的映秀镇有3500余人遇难,3000余人失踪,从废墟中健全者爬出来的仅2500余人。映秀镇中心小学47名教师中有27人为了抢救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73名学生中222人遇难、3人失踪。</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纪念馆。漩口中学是汶川县的一所名校,共有学生1527人,教师133人。建校以来,向包括清华、北大在內的多所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在地震到来的一刹那,学生刚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忽然楼房剧烈地震动起来,在场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迅速组织学生疏散,时辰不大,五层教学大楼有四层陷进了地缝,四层学生宿舍楼的第一层整体陷进地里。大地震中有43名学生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27名学生2名教师重伤。</p><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的废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辟为地震纪念馆。在它的旁边建起了国际地震交流研究中心。就在那栋教学楼的废墟下面仍常眠着15名学生、6名教师,学生宿舍楼废墟下面永久地安睡着2名学生。教学楼残体中依稀可见未清理完的学生课本,宿舍楼里扭曲变形的高低床架上仍挂着学生的书包。</p><p class="ql-block"> 地震发生时,龙门山断裂层释放的巨大能量和震波直冲漩口中学,残存的楼柱中的钢筋、门窗防盗栏上的钢筋被巨大的冲击力拧成麻花。位于震中的漩口中学的1000余名学生幸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他得益于楼房的设计师,得益于校园的合理布局,得益于辛勤的建筑师,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及时疏散。</p><p class="ql-block"> 每天都有许多游人来此参观凭吊,许多学者来此研究探讨。2009年,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委派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护卫队到漩口中学残存的教学楼顶上庄严地升起了国旗。再次向全世界昭示,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是任何困难吓不倒的,有决心有信心在地震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一个美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我在那面国旗下庄严地默立,蓦然见废墟的残垣断壁中飘出十余个活泼可爱的少年,正在向国旗行注目礼。我惊奇地睁大眼睛,想看个仔细,但那些少年又倏然不见了。我忙问同行的游人看到学生没有,他们说:“没看见,可能是你见鬼了。”我说:“不,不是鬼!是人。”根据物质不灭定理,人的生命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去表现而己,在科学还不发达的今天,人们只能视他们为“鬼”。想着那些活泼可爱的生命,我止不住热泪盈眶,混身颤抖。在泪眼蒙胧中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阎罗殿前阴气重,仙人洞里四时春。</b></p><p class="ql-block"><b>朗朗乾坤无冤鬼,冥冥天地有神明。</b></p><p class="ql-block"><b>伏羲八卦总归无,老子一气化三清。</b></p><p class="ql-block"><b>东风催开花千树,国旗映出一天红。</b></p><p class="ql-block"> 映秀镇地震亲历者王爱新女士向我讲述了当时的情景:“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山角下的农田里干活,忽然天地变黑,霎时山摇地动,我被震得爬倒在地,身下来回巅簸,人根本站不起来。紧接着千山万壑中发出了夺人心魄的巨响,山体滑坡,巨石雨点般横空飞来。刚才还和我说话劳动的几个姐妹瞬间被山石砸得脑浆迸裂,血肉横飞。举目映秀镇,一片废墟中弥漫着滚滚烟尘,到处是楼房倒塌声,伤员哭叫声,呼爹喊娘声,寻找妻儿声,江水咆哮声,山体滑落声,飞石砸地声。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幸存者,迅速展开自救,但当时没有任何重型机械,人们赤手空拳面对着倒塌的沉重楼板有劲没处使,干着急,加之余震不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亲人离去。晚上又下起了大雨,当晚我手牵着五岁的孩子,撑着雨伞,在脚下的这个广场上站了一夜。”说到这里王女士已是泪流满面。我拿出笔记本,请她给我签个字,她用握过锄头的茧手在我的笔记本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雪中送炭,终生难忘,自立自强,建设新家园。”她说的既是客气话,也是心里话。</p><p class="ql-block">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就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六小时赶到了现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全国各地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救援之手,社会各界共捐款捐物594.68亿元。</p><p class="ql-block"> 在抓紧抢险救灾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立即把灾后重建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8年5月22日,民政部下发紧急通知,确定由北京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援四川省的一个重灾县,提供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协助灾区恢复重建、协助灾区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经济合作、技术指导等。</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映秀镇我们见到的是一栋栋独居羌族风情的民居,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办公楼,铺着五彩石的防震广场,绘着精致图案的街道,淋廊满目的商铺。灌汶高速公路在迅速向前延伸,一个个隧道穿山而过,一座座桥梁凌空飞架。一个全新的映秀镇屹立在蜀中大地。</p><p class="ql-block"> 为了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亡魂,紧依村庄的山脚下,正在修建映秀镇5.12地震祭坛。当年地震发生时,正值炎夏,为防止发生瘟疫,有关部门将映秀镇在地震中遇难的3500余具尸体在山脚下挖了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一层尸体,一层白灰进行了深埋。为了体现人的尊严,当地政府决定在尸坑上面建设5.12祭坛,让死者安息,生者安慰。</p><p class="ql-block"> 我漫步街头,见茶馆中一老一少正在边品茶边谈论地震与人生的话题,少年说:“天地宏大,人生渺小,蜉蝣一瞬,朝露一早。”老者说:“有官不了嫌小,有钱不了嫌少,有权不了乱搞,活着真好。”蓦然天簌中隐隐飘来一阵歌声:</p><p class="ql-block"><b> “云漫漫兮路遥,魄悠悠兮缥缈;桃烁烁兮娇艳,花灿灿兮吐苞;慰亡灵兮祭坛,赋招魂兮天诰……”</b></p><p class="ql-block"> 参观很快结束了,百感交集,随赋《观映秀镇地震遗址有感》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天崩地裂山河碎,斗转星移日月黑。</b></p><p class="ql-block"><b>龙门断层释震波,岷江堰塞腾浪堆。</b></p><p class="ql-block"><b>峰倾谷斜烟尘漫,巨石陨雨横空飞。</b></p><p class="ql-block"><b>灾难无情人有情,众手擎天驱鬼魅。</b></p><p class="ql-block">记于2012年7月12日 改于2022年5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