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最后一天,13驴开启龙嶂山之行。以告别四月的姹紫嫣红,迎接五月的柳绿阴浓。</p><p class="ql-block"> 早七点体育馆前集中。起迟了,匆匆忙忙的赶,虽行装提前备好,却也在匆忙中丢三落四,幸未迟到。得一教训:不可尽信生物钟。</p><p class="ql-block"> 龙嶂山位于上杭湖洋和武平岩前十方交界处,海拔1154米,为上杭县志记载的“县治来脉”,旧称杭邑之龙,山顶植被低矮,山石奇趣,此为第二次来拜访。 </p><p class="ql-block"> 微冷的晨,烟雨朦朦。车窗外掠过一树树盛放的梧桐。桐花有个浪漫的名字——五月雪。诚如,<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风过花落,纷飞似雪,</span>路旁的梧桐树下,落花满地。这一波的冷空气,也是冻桐花的吧。小时候春夏,秋冬之交的冷空气到来时,母亲总会说,这是冻桂花啦,冻簕子花(小果蔷薇)啦,冻荷花啦……后来发现确实是,每一场较强冷空气过后,就会催开一场花事,还总是和节气相伴。如中秋前后,总会有一场冷空气,俗称冻桂花。过后,天气就一场冷似一场了。而春夏之交的冷暖交替中,清明时节金樱子盛开,谷雨中的小果蔷薇,而立夏小满之间冻了荷花之后,冷空气便威风不在,盛夏也就来了。嗯,扯的有点远了。</p><p class="ql-block"> 车入湖洋镇,七拐八弯至上罗村,一个群山环抱,躺在绿海中的小村。村后的绿草停车场,牛粪亦多。登山前围着牛粪来个合影。牛一定没想到粪还有这个待遇。粪一定在想,是一群城里人没见过真颜?还是一群2B在找童年的回忆?反正应该是跟着一起傻乐了。</p><p class="ql-block"> 起步,登山,一条水泥台阶道在密林中蜿蜒而上。路旁立一石碑,其意:“此路名为‘期颐路 ’ ,长一里许。通往上杭西陲龙嶂山之最高峰,由上罗村上背岭期颐赖老太太移寿庆款而建。”心生敬意。“期颐”意为百岁老人。想来这赖老太太一定是个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福佑儿孙的人。客家有句古话说:“施桥砌路,添福添寿。”</p><p class="ql-block"> 细雨披肩,驴们各执雨具,都是有备而来。雨中登山,自是别有一番风味。至山脖子处,但见怪石嶙峋,危崖耸立,停步欣赏,雨雾中,有种黄山小景的感觉。一石侧看,似一人脸,怒发冲冠,只是少了标准的八字胡而少了些神似。再至山顶,雾锁山头山锁雾,朦胧一片,山草及膝,山石多趣。而此时的雨,似有若无。伞是乎无可用,收了,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打湿了头发。唐诗里的那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已有了最好的理解。杜鹃已过了花期,长出鲜嫩的绿芽。最有那刚凋谢的花瓣,卷缩着,挂在花蕊上未曾掉落,布满了密密的小水珠,似乎还留恋着什么,不舍离去,让人望之心生怜爱。偶尔也会有一小抹红映入眼帘,那是一小朵晚开的杜鹃。终是绿肥红瘦了。山石险峻,在雨雾中忽隐忽现,显得更加神秘莫测。驴友们摆酷,拍照,笑声阵阵。</p><p class="ql-block"> 雨雾身边飘,登高已望不到远方,没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那就欣赏一下身旁小景的柔情。那草叶边上的一排排小水珠,象给草叶挂上的一条条水晶项链,晶莹剔透。林老师教认的光萼茅膏菜(俗称捕虫草),淡绿色的植株,弧形的叶子周围长着长长的睫毛,睫毛上挂满了“珍珠”,能捕食苍蝇,蚊子等小虫子,别看它长的可爱,它有毒,却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雨中的山野,最大的收获就是“珍珠”随手可及。那草丛里八卦将军布下的八卦阵打捞起一网的“珍珠”。那藤蔓上,那嫩芽尖上都挂满了“珍珠”。也有在叶片上滚动的,垂挂在叶尖上,再无声的滑落。就欣赏这些晶莹的水珠吧,它们和这山里的草木融合成灵动的生命,治愈你所有的情绪,心也为之沉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近午,下山返程,一里许的台阶走的脚打颤,确实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半天功夫龙嶂山一个来回,驴友们都直呼走的不过瘾,只当逛了一圈公园。坐上刘老师的车,直奔老字号湖洋蒸鸡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唯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负也。</span></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的木质凉亭</p> <p class="ql-block">掐指一算</p> <p class="ql-block">光萼茅膏菜(俗称捕虫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