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绿荫渐浓,繁华茂盛,又是一年的立夏时节。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在天文学上,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夏季正式开始,也被称为“春尽日”,但从气候学角度来讲,此时只有南方一些地区入了夏,北方的大部地区则是仲春或暮春。古时,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所以,立夏也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此时已经直立长大。</p> <p class="ql-block"> 立夏物候,一候“蝼蝈鸣”,也叫“蛙始鸣”,说的是这一时节青蛙逐渐开始活跃、聒噪起来。立夏二候“蚯蚓出”,此时蚯蚓懒洋洋地开始翻松泥土了。三候“王瓜生”,这里的王瓜泛指藤蔓类植物,此时开始攀爬生长,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画,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斗蛋。</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我国自古就很重视“立夏”节气,“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此时,春播作物渐渐长大,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大江南北,又是早稻插秧的繁忙时期。</p> <p class="ql-block"> 初夏的意义,是风暖昼长,万物并秀,也是拔擢成长,欣欣向荣。此时节内,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落花结籽的时节,故农谚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只有此刻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才能在酷暑来临时,收获饱满的果实,成就自在的阴凉。</p> <p class="ql-block"> 立夏的习俗,有一项非常有趣,就是在这一天一定要称称体重。古时候,立夏日的午饭后,人们会挂起一杆大秤,互相称体重,一面称,还一面说着吉利话。相信这样会带来福气,也祈求上苍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 我国南方地区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p> <p class="ql-block"> 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p> <p class="ql-block">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愿每一个你,生如夏花,灿烂热烈,勇敢追梦,不负青春,不负时代!</p><p class="ql-block"> 编辑:李艳</p><p class="ql-block"> 审核:杜树博</p><p class="ql-block"> 监制:邱桂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