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姓氏与人人相关,父子传承,与生俱来,这个看似简单地问题,若追踪溯源,其实没有人说得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人郑樵(字渔仲)于《通志总序》云:“秦并六国,姓氏混而为一,自汉至唐历世有其书而皆不能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容斋随笔》中,南宋洪迈(字景庐)曾感叹道:“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自姚、虞、唐、杜、姜、田、范、刘之外,余盖纷然杂出……千载之下,遥遥世祚,将安所质究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商周,谓之三代。夏商既久,文字渺然,不可考尚可理解,那么周代呢?如果说夏商是以“姓”为氏族部落标志的时代,那么周就是一个以“氏”为宗族社群标志的时期,这个时期恰恰也是中华民族姓氏大产生大爆发的阶段,自秦之后这样的局面便戛然而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颇为吊诡的是,无论是传世的经典文献,还是出土的金文、简牍、帛书,对周代的“氏”是如何产生的都乏记载。被称作儒家经典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涵盖了周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仪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内容详繁,包含设官分职、分封、纳税、兵役、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典制,但遗憾的是唯独缺失姓氏一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宋是中国姓氏研究的巅峰时期,出版了较多颇有价值的姓氏学论著,其中尤以郑樵的《氏族略》为最。《氏族略》共收录姓氏2255个,将姓氏起源分为32类,其旁征博引,考释甚详,对中国姓氏源流做了历史性概括,这是了不起的贡献。但受制于当时的条件,里面错误也较多,存在主观臆断。郑樵自谓“今所推有三十二类”,以为找到了答案,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子不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唐宋之后,中国的姓氏溯源研究是停滞不前的,毫无建树可言。及至今日,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谜团,制约着中国考古学的进程,影响着学术发展,困惑着无数人士的寻根之情。象老子到底是姓老?还是姓李的问题,学界解释不下十余种,可谓五花八门。再比如对一些典籍(如《左传》《论语》)中人物的身世,都存在一些误解的现象。对历史事件,如“孔子适周问礼于老聃”,历史上鲜有怀疑,清代崔述予以否认,并提出7条理由(《考信录》),其中6条尚可一辩,唯独第3条“昭公二十四年,孟僖子始卒,敬叔在衰绖中,不应适周”,至今无人能解,且多有争议,难道我们要否认这一历史吗?孔子与老子到底有没有交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破解了楚国的命氏规则。屈、景、昭,谓之楚三族。我以景氏为例,旁及屈氏、昭氏,写了《景氏源起与楚史若干问题考辨》(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9)。之后,我又乘兴以老子(李耳)为例,旁及孔子、孟子,作了《老子其人与宋国历史若干问题考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以上两本书中,我先后提出了“分族命氏”和“分级立氏”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基本涵盖了周代的命氏规则、立氏制度,可以解决当今人们对姓氏起源的部分疑惑,可以回答“氏以分贵贱”的真正含义,对于历史的上的某些纷争也可以画上句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寥寥数言,是为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