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热爱生活55,论语中的君子之道18,——智者不惑,个是在地块?

寸草心1

<p class="ql-block">【文质彬彬】</p><p class="ql-block"> 孔老师教导我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很质朴但没有文化的人一般比较粗俗甚至粗野,文辞上很会修饰、口才很好却失却了质朴的人往往比较浮夸。有文饰又不失质朴的人,才可以成为君子。</p> <p class="ql-block">  很质朴但没有文化的人肯定当不了君子。但很质朴没有文化的人通常直来直去,表里如一,有着善良的本性,既不懂投机取巧,通常也不会算计害人。因此,这类人虽然比较粗俗甚至粗野,但也不会成为小人。对此类人可以按照子夏同学的交往原则对待之,即“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p> <p class="ql-block">  有文化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而不质朴的人通常都是小人。而且有文化不质朴的小人因为有文化作为装饰,其小人的嘴脸就被掩藏得更深,更令人防不胜防。</p> <p class="ql-block">  不过,识别这类小人的方法还是有的。此类人通常有下列临床表现:如对上以阿(阿谀奉承),对下以呵(呵斥);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文过饰非等。</p> <p class="ql-block">  孔老师的弟子子夏同学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用好听的话加以掩饰。他还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肃认真。</p> <p class="ql-block">  孔老师的“君子标准”,就是“文质彬彬”——即质朴又有文彩。你想当君子吗?假如你很质朴又缺文化,则要努力求学。假如你已很有学问了,则一定不要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文过饰非。更不能对上以阿,对下以呵。永远保持质朴的本性(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四毋】</p><p class="ql-block"> 《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p> <p class="ql-block">  毋意者,不恁空猜测,不瞎猜也。人很多时候都会凭印象凭经验待人处事,总认为自己的意见就一定对,别人的意见就不对,常常在主观里面跳不出来,自己却不自觉。要做到毋意,就要谨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听得进不同意见,凡事以事实为依据,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人。</p> <p class="ql-block">  毋必者,不绝对肯定,不钻牛角尖也。不能要求一件事、一个人必然如何必然怎样。天下事都是各种因素、因缘的错综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因素都是变化的,我们自己的身体、心念也在随时变化中,怎么可能要求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团体必然如何呢?为人处事,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对人不强求,做事重过程而不过份追求结果。如果我们懂得了“强扭的瓜不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我们也许就能做到不刻意,不苛求,对人尽心,对事尽力。也许,我们就拥有了能让自已安宁的平常心。</p> <p class="ql-block">  毋固者,不因循守旧,不拘泥固执也。人的习惯,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处事上,一旦形成后,就很难改变,甚至僵化而不知变通,因为每一个人内心都存在着惰性,安于固有的现状能让人感到安全与舒适。但是时代变了,趋势变了,我们就不能仍旧一味坚持以前的老做法。孔子提出“毋固”,就是想告诉人们要懂得变通,要主动跳出舒适但腐朽的温床去不断探索、思考与学习,见多识广后,就会及时纠正自己原有的不正确的观点、习惯和做法,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变化发展。从而做到与时俱进。</p> <p class="ql-block">  毋我者,不自以为是,不只为己也。 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来往,稍微获得些成就与赞赏就容易自我膨胀,认为自己超过了别人。因而狂忘自大,目中无人。要做到不自以为是,就得谨记孔老师所讲的“恕”,恕者,如心也,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为人设想,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毋我还要求我们为人处事,不能只顾一已之私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矣。</p> <p class="ql-block">  要做到“四毋”,真的太难了。如果这话是孔老师直接说出来的,估计他还会再谦虚地加上一句:“吾无能焉。”但即使很难,为实现我们当智者进而成为君子的美好愿望,诸君还须加倍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