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宁海的古村落

苹果

<p class="ql-block">4月25日,我们临时起意自驾游宁海。高速下来,开在宁海的大道上,远方,天空,绿地,繁花,目之所及,山是油画的冷色,树是流动的翠色,花是明媚的彩色。微风在耳,鸟鸣啾啾。顿悟杜甫的“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p> 崇兴庙古戏台 <p class="ql-block">宁海,是中国唯一的古戏台之乡,现存百余座古戏台,全国文保单位有十个,其中以西店镇的崇兴庙为首。我们兴冲冲地赶到那里,因为疫情关门,只能外观。</p> <p class="ql-block">大门廊下的雕塑让我们十分惊喜,太精美了。门口聚集着三三两两的村民,告诉我们早就关门了。心中万分遗憾。</p> <p class="ql-block">我们心存侥幸,又赶到樟树村的孙氏祠堂,还是关门。门口坐着的一位大伯热情介绍我们去看庙后面的大樟树。祠堂的外观颇具古典韵味,美美滴。</p> <p class="ql-block">八百年高龄的古樟树,果然气势不凡,树干虬劲,枝繁叶茂。</p> 许家山石头村 <p class="ql-block">4月26日,我们自驾上许家山石头村,崎岖曲折的山路,中间到了许家村的村委会,以为到了,停车问路说不是,要一直开到山顶才到,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许家山村口,旁边就是停车场。石头村是宁波现有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石屋古村。一进村就看到石头博物馆,据说有石头的满汉全席,因为疫情,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面的两块大石头,黑色犹如山峰一样地耸立,米色如同行云流水般舒展。</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里的小巷,村里的建筑都以当地特有的青铜色“铜板石”构建,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一个石头的世界,原始且荒野之美。窄小的石巷,因为要面对面而过,谓之“情人巷”。</p> <p class="ql-block">大道地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的代表,因为院子里住着人家,正在忙碌着午饭,只拍了院子外面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广场,有叶氏宗祠。叶氏为村始建鼻祖,也是南宋末年右宰相叶梦鼎族人的后裔。现有宗祠为2010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为清中期建筑,是村里重要的文化娱乐设施之一。该戏台文革时损毁,2010年修复,戏台藻井比较简朴。</p> <p class="ql-block">广场是全村的制高点,水浮蓝,山泼黛,云雾弥漫绕村庄,是一幅“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的田园中国画。</p> <p class="ql-block">森然壁立的石墙上,匍匐着大片鲜花,白白的花朵点缀其间,透着一点点野趣,春意盎然。有游客拿着长枪短炮左拍右拍,上拍下拍。</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整洁的石头路上,小巷里充满了蕃薯酒的香味,果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时不时地有几声牛叫,几声狗吠,几声鸡鸣;以及忙碌的村民们整理晾晒山笋。活色生香的乡村画卷。</p> <p class="ql-block">叶氏的祖屋,从石窗望去,只剩一堵石墙,但它顽强地挺立,在漫长时空中陪伴叶氏族人。</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水塘,以及家家户户门口的水沟,都是流水潺潺,在石屋印衬下,一派自然祥和的古村落风貌。</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游步道,游客可以在此亲近大自然,领略大山深处的石头村风情,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疫情检查站,必须扫码进村。远处是西山水库的大坝。</p> 岙湖村古戏台 <p class="ql-block">离开石头村,我们前往岙胡村碰碰运气,到了胡氏宗祠,铁将军把门。在公示牌上找到村文保员的电话,胡老伯听说我们从杭州来,同意行方便。疫情当前,万分感谢。胡老伯为宗祠修复竭尽全力,迁企业,筹资金,组戏曲小组,深为感动。</p> <p class="ql-block">胡老伯自豪地介绍宗祠的历史,嘉庆二年建祠,是家族实力的象征。最精致的是“三连藻井”,在宁海首屈一指。最有趣的是戏台前的粗木条,虽是简易看台,却是雅座,VIP的待遇,村民则自带凳子。</p> <p class="ql-block">宗祠的藻井采用“劈作做”,即两支施工队分别施工,同台竞技。这是第一个藻井,16个龙头状坐斗重叠,平板绘蝙蝠和花草。藻井用最精湛的工艺,最上乘的美学构思,渲染最华贵的““鸡笼顶”。</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藻井,龙凤形坐斗16个,中间有立体盘龙,一层一层的喇叭状盘旋向上,有很强的装饰性,并充当吸音扩音器,余音绕樑,代表了当时手工艺制作的最高水平,记载了宁海独特的乡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藻井,龙凤形坐斗8个,连上8个龙身,中间彩绘双鱼。虽然木雕上没有任何工匠的名字,但这里却展现了宁海工匠的精湛手艺以及祈愿,福从天降,幸福无边。</p> <p class="ql-block">宗祠的堂名为“积庆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寓意。樑上均有精美雕刻。</p> <p class="ql-block">正殿前廊柱上的木雕,雕工细腻、精致,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戏台梁坊上的彩绘按原貌保存,有许多的戏曲故事,“刘张关照”“八仙钓蟾”等等。望之观之,仿佛进入了戏曲世界,神韵十足。</p> <p class="ql-block">宗祠仪门廊柱上的木雕,双龙双凤,形神兼备,极具艺术魅力。墙上还有很多标语依稀可见。最可惜的是榫卯结构的牛腿拆了,只剩下一个个榫眼,空洞得令人扼腕。</p> <p class="ql-block">胡氏宗祠的古戏台,美轮美奂的木雕艺术,它折射着曾经的美好,传递着古艺术的信息,保存着历史的风貌。</p> 前童古镇 <p class="ql-block">4月27日,我们去前童古镇,浙东地区最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古镇。童氏曾两次礼聘明代大儒方孝孺到此讲学,历时四年,奠定诗礼名家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有村民在洗衣服,用洗衣棒捶打,用手拎住衣服一角,任其在急流中冲漂,一会儿衣服就洗好,全自动人工洗衣机。而锦鱼却自得其乐。一池春水的浣纱图。</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早春二月》的取景地,“西邨”的牌子也是那时挂上去的,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六十年代经典电影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职思其居,典型的台州四合院,亦可读“居其思职”。台门用红色茶盘石构筑,下面是家训,大意是要未雨绸缪,要量入为出,要勤俭成家。这个家训是镇里独有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四合院曾于1905年创办启蒙学堂,后改为前童小学,现在依然居住着村民,庭院用竹竿撑起了一排衣服,呈现村民们真实生活的画面,鲜活且生动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天井宽敞,卵石铺就的金钱图案和梅花鹿,背上的梅花栩栩如生。鹿是祥瑞之兽,寓意长寿吉祥,飞黄腾达。前童的先辈用如此艺术的地面来迎祥纳福。</p> <p class="ql-block">它的中堂是古镇唯一的中空到顶,显示主人待客的儒学风范。墙面正壁上贴有七位清代中举喜帖,如今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依稀可辨,书香门第之家。</p> <p class="ql-block">明经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明经”扁额为浙江学政奉道光皇帝之命所立。左右门墙上有“礼仪”“孝悌”四个砖雕篆字,体现了主人的道德准则和思想规范。</p> <p class="ql-block">明经堂的天井内有黑石子铺成的狮子滚绣球的图案,因此又称为“狮子名堂”。这里曾是《功勋之屠哟哟》的拍摄现场,屠呦呦探亲回家乡的场景地。</p> <p class="ql-block">明经堂的匾额为原物,挂着的竹筐是为燕子搭的窝。“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p> <p class="ql-block">明经堂的木雕是全古镇最豪华的,檐廊月樑为“海马虹梁”,一气呵成了一条草龙,维妙维肖。横樑上的双龙藏梅,威仪棣棣 ,优美的姿态更赋神韵。</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石窗花为福禄寿喜的图案,表达主人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这里形成了“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的古文化风范。门前的石板既是小径又是搓衣板,卵石小道上村民骑车自如。</p> <p class="ql-block">麒麟石壁画,原物。村民还给贴上喜庆的对联,现在只剩“生龙活虎”横批。</p> <p class="ql-block">2006年陈逸飞导演的《理发师》,曾在此小巷拍摄。现在这里有很多民宿。</p> <p class="ql-block">群峰簪笏,建于乾隆年间,是前童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清举人童桂林学“孟母三迁”择此傍书院建造。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不仅竣美,又有挡风火的功能。墙尖上塑着鱼和龙,鱼跃龙门之意。</p> <p class="ql-block">古街,两边是店铺,出售当地的土特产:竹编制品,笋干,蜜饯等。</p> <p class="ql-block">童氏宗祠,建于明代,由童贤母率子所建,明大儒方孝孺设计,他写的“诗礼名宗”匾额高悬其中。正厅内32根圆柱,全族一盘棋的寓意。祠堂既有仕官录,也有閫德略传,表彰贤德妇女入祠,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鼓亭馆,展示古镇元霄行会巡游的鼓亭、台阁、秋千等。从正月十四开始,村民由龙旗引导,鼓亭、台阁一路浩荡而行,万人空巷。想想都觉得是件乐事。</p> <p class="ql-block">前童古镇有三宝:空心腐、汤包、豆腐干。老街上游客稀少,我们在一家饭店里“包场”,品尝了古镇三宝和特色麦筒,还有垂面。可能是水质好,鸡汁包,前童小炒等菜肴,滋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餐后,我们在清静的小巷里遛达,有点置身迷宫的感觉,村民告知沿着小溪走就可以了。老街、牌坊、亭台、村民,相互融合,一个“活着的民俗博物馆”。</p> 龙宫村 <p class="ql-block">4月28日,我们去龙宫村,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千年古村,一个处处有着龙元素的最美古村。经过山路十八弯,终于找到村口的小小停车场。这是村里最有名的龙树和紫龙桥。</p> <p class="ql-block">小溪围绕着古村流淌,它有“村外十支泉,村内八卦水”之称。村民在清澈的溪中洗被子,激起水花飞溅。一个古老的村落,依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关门,打电话询问村长,村长满口答应,让村民来开门,太感谢了!疫情下满足我们一窥精彩的迫切心情,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现在基本保持原貌,难能可贵。大门两旁屹立着两只抱鼓石,门上有门神,梁上有八仙过海。木雕很精美,绘画很传神。有点沧桑,却守住岁月芳华。</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有独特的藻井顶戏台,单藻井里的翘楚,全国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藻井顶绘画着双龙抢珠的图案,平板上一边是龙,一边是凤,象征龙凤呈祥,家族兴旺发达,可见龙宫村人对龙的尊崇和图腾。</p> <p class="ql-block">戏台的檐角也祥云腾龙,蛟龙驾雾。</p> <p class="ql-block">星聚堂,陈氏家族星光璀璨。至元代,义门陈氏当官约400人,中举120多人,在京高官30余人。</p> <p class="ql-block">五十米长的天然树根,神似一条蜿蜒游动的神龙,堪称村中一绝。</p> <p class="ql-block">一抬头,厢房走廊上的木雕都很精致,两条动态十足的游龙,线条简洁,憨态可掬,也太可爱了吧,敬佩工匠的智慧和精神,点赞。</p> <p class="ql-block">龙宫村的街巷格局比较独特,都是三岔路口,称为“三角地”,路口有圆形石头,这是陈氏家族特有的标记。我们找了半天,才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卵石中心的圆形石头。</p> <p class="ql-block">街头小巷有许多石窗,透着绿意,透着浓浓的乡村气息,透着淡淡的旧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浙东人把院子称为“道地”,这是药店道地,清代建筑,木结构,由倒座、天井、厢房、正厅组成,整体保存完整。现在还有村民居住,长竹匾上晒着笋干。</p> <p class="ql-block">“三串堂道地”是村里最有特色的明清建筑,门口的石窗花,有双龙图案,造型生动,有福𧘲双星的寓意;厅堂的牛腿狮子,笑得合不拢嘴;中厅屏风上的持家格言,书法甚美。</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里都是这样的卵石小道,迎面走来一位大伯,刚从田间归来,手里拿着鹅头木桶,匆匆而过。现在可是难觅木桶踪迹了。</p> <p class="ql-block">沿村小溪里,三只白鹅冲我们昂昂叫,这节奏,有一瞬,你会忘记尘世的喧嚣,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静谧的田园风光里。</p> <p class="ql-block">“五世同堂道地”,四合院,只能看看门口的气派,想象大家族的瓜𤔅绵延和荣辱沉浮,联想村里大力弘扬的善义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兴善庙,清代的古庙,香火依然鼎盛,福佑龙宫的子孙后代。</p> <p class="ql-block">村里炊烟四起,熏黑了墙面,家之炊烟是永不消散的,炊烟尽,饭菜香。古村比较原汁原味,没啥商业,只有两家卖饮料小店,村民也不好奇游客,管自己悠哉生活。这里时光仿佛被施了魔法,就此驻足。</p> <p class="ql-block">四天,宁海的古村落之游,是“蒿溪黛瓦翠微森”,也是林微因《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景色:“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