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记忆,舌尖上的非遗——玉溪市江川区第一幼儿园本部中五班“糖画”主题活动

江川一幼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量玩具的出现,如今,“糖画”已是早被遗忘的老玩艺儿,在街头巷尾消失了踪迹,许多孩子都没见过糖画。为了增进孩子们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认识和体验,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知识,我班进行了“糖画”主题活动。</p> 认知篇 <p class="ql-block">一、糖画简介</p> <p class="ql-block">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它集民间工艺美术于美食于一体,是地道的民间画种及美食。它蕴含了各地方的历史、美术、地方民俗、蔗糖工艺等元素,被列为中国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二、糖画工具认一认</p> <p class="ql-block">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麦芽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p> <p class="ql-block">三、糖画制作过程认一认</p> <p class="ql-block">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p> <p class="ql-block">四、糖画作品赏一赏</p> <p class="ql-block">  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在糖画手艺人的一勾一拉之间挥洒而出,怎一个“妙”字了得?</p> 尝试篇 <p class="ql-block">一、第一次做糖画</p> <p class="ql-block">  好吃好看又好玩的糖画,一起来做一做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做糖画,我们失败了,熬出的糖浆很稀,颜色白白的不是焦糖色。为什么会失败,一起找一找原因:可能是必须要用明火;可能是水放多了;可能是糖熬的时间不够;可能是麦芽糖放多了,不成型……</p> <p class="ql-block">二、第二次做糖画</p> <p class="ql-block">  在查阅了资料和请教了糖画手艺人之后,我们开始尝试第二次做糖画,敬请期待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哇!!!我们成功啦!孩子们一个个都按耐不住了,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一个</span>个晶莹剔透的糖画,让孩子们垂涎欲滴,一人一个糖画,今天你们就是幼儿园里最让人羡慕的孩子!</p> 绘画篇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激动而又兴奋的时刻,加深对糖画制作过程的了解,一起来画一画我们的糖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p> 找寻篇 <p class="ql-block">  糖画丰富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向往。吃糖画,眼甜嘴甜心也甜,这么好吃好看又好玩的糖画,怎能被遗忘?请大家找一找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美食,欢迎补充……</p> <p class="ql-block">  观之若画,食之有味,传承千年的糖画,不仅仅是味道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礼仪和风俗的传承。通过此次“糖画”主题活动,不仅让孩子们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热情,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真正让非遗传承持久,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编辑、配图:本部中五班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师玉萍 何丹</p>

糖画

孩子

造型

传承

五班

美食

文化

以糖

我们

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