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7日晚上19:00-20:20,龙岗区关爱未成年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举行了第三场线上直播,直播主题是“激发心动力,遇见新自己”。关于孩子学习动力的主题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话题,万千家长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是充满自我学习动力的好孩子,但现实中家长们又有着诸多的困惑和不理解,数十万家长们认真收看了直播,并感受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龙岗区区委宣传部、龙岗区教育局主办,龙岗融媒承办。获邀参加此次直播的两位专家是龙岗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丰丽学校副校长洪玉,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专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卉君,以及两位学生代表。</p> 什么是学习动力? <p class="ql-block"> 学习动力是指引发与维持孩子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p><p class="ql-block"> 其中包括两个核心概念,一个就是内心有学习动机,能够维持孩子积极的学习行为。第二就是可以驱使孩子朝向一个目标前行。也就是动力的维持和激发。</p><p class="ql-block"> 它又包含两个成分,包括学习的需要和期待。有学习动力的孩子,觉得学习是我的需要。比如有学习动力的孩子,想要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到很多好的东西,是我的需要。另一部分是学习是我的期待,学习能让我觉得我以后能做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对未来的期待。学习动力是让我们对未来更有期待,让学习变得更有需要的因素。</p> 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学习动力不足,通常有如下表现:</p><p class="ql-block"> 1、 厌学。孩子怎么都不想学,让他学他也不想学。</p><p class="ql-block"> 2、 很容易被干扰。只要上课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分神了。比如上网课期间,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很容易就去看短视频、玩游戏之类,就是容易被干扰,因为他对学习本身兴趣不大。</p><p class="ql-block"> 3、 对学习有一些负性的情绪产生,对学习本身抗拒了,厌恶了,就会表现出对学习的不喜欢。</p><p class="ql-block"> 4、 目标没有确定性,也是最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对目标很盲从,比如今天有一个目标,但是做不到,明天又说了一个目标,还是执行不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表现,相信很多孩子身上都会有所体现,或间歇性有所体现。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 二位专家就家长们的关心着重分析了孩子厌学的原因。孩子厌学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目标的设置的不足。孩子学习是因为喜爱学习本身,还是对于掌握目标的期待还没有形成,是外界让他学,推他学的,他就有可能厌学。</p><p class="ql-block"> 第二类原因,跟家庭有关。具体又包括四个方面:(一)、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看得很重,但是把孩子和学习捆绑在了一起,就好比学习不好,就代表这个孩子不好,就代表这孩子没什么用。这杨的捆绑评价会让孩子有负面情绪,也就容易学不好,形成恶性循环;(二)、部分家长自己不成长了,还对孩子说,我以前学不好,所以你要代替我学好,我读不好书,你得读好书,这样你才有一个好的将来,我也才有脸面。这样会激发一些孩子的小叛逆,“凭什么你不学,要我来代替你学”。这样也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感受并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的可能;(三)、家长管得太多。孩子的家长需要家长的引导,但引导不代表代替、不代表管理、更不代表管束。有一些家长过度的盯着孩子的学习,孩子会有一种感受,你越逼我,我越不想学,因为这种引导和管束还是在外部压力,不在孩子内在动力的激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家长越压迫孩子,孩子就越想跟家长对着干。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就好比,“我妈不催我,我越想自己去干,你越催我,我越慢”;(四)、家庭对于学习的推动有很重要的作用,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的不和,也会导致孩子对于学习没了兴趣。家庭关系不好,孩子情绪不好,没心思了,什么都干不好,包括厌学在内的行为就可能会产生。</p> 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p class="ql-block"> 二位专家又进一步分析了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原因来源于多方面。</p><p class="ql-block"> 第一方面:目标设置的不足。根据德维克的成就目标理论,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掌握目标是这个孩子是为了掌握一个知识而高兴。“好比我看了书,我的口语表达更好,掌握了更多的语言,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掌握了,而愉悦和高兴”。</p><p class="ql-block"> 表现目标,是为了学习背后别人的赞许、奖赏、奖励而高兴。如果家里只是用表现目标去引导孩子,你考得好我给你一个奖励,你考得好,我带你去哪,你考得不好,家长就不给了。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我一直考不好,我一直得不到这个奖励,我就不学了。</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家长们在目标的引导上更多的是用外部的奖励来刺激孩子学习,而不是激发他们内部的对于知识学习的本身的兴趣和动力。功利性的引导对于激发孩子持久学习的内生动力的产生有负面作用,更应该用孩子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自身的成长和进步的兴趣、成就感和愉悦感来引导。</p><p class="ql-block"> 第二方面,生涯的启蒙、引导和规划。很多时候孩子不太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孩子的父母告诉他们,学习很有用,但是孩子自己不知道,学习对于我的未来、我的人生有什么作用,也就是生涯的启蒙、生涯的引导、生涯的规划还不足,所以孩子并不知道未来要去哪,他就不知道此刻的学习是为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生涯的启蒙和规划,包括让孩子认识广大的世界,认识和感受职业,更利于孩子们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更利于他们建立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动力大有益处。</p> 学校在做什么,家长们应该做什么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教育的发展,现在孩子的学习已经越来越多元化的、立体化,孩子的学习已经不光是书本上的,可以是在实践中,可以是在大自然中。学校教育在引导孩子们的学习动力的时候也是不断的在变化,包括课程多元化,教育方法多元化、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孩子更深的去体验和感受学习的快乐,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去引导孩子的学习动力。包括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去引导目标,包括在孩子成长中以鼓励、支持的教育为主,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寻找方法,去克服困难,从而去增加孩子的学习力,提升学习动力等等,多角度在驱动孩子的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孩子的教育又是老师和家长的双导师制,对于驱动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对于家长应该做什么,二位专家的建言是家长给孩子们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也要和孩子们的共同成长。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棒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耐心等待,静候花期。家长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活出自己的人生。同时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引导孩子去设置持久的长久的目标,才能真正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如果我们的孩子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孩子让路”!</p> 家长感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撰稿:三6班张妤琪家长张文尧</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核:深圳梧桐学校德育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