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记柳石路第四小学2022年春学期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及应急处置演练活动

柳石路第四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有效提高师生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我校决定在2022年4月28号上午邀请柳州市鱼峰区红十字会到校进行防溺水应急救护公益培训。</p> 防溺水情景剧演练 <p class="ql-block">  由三(4)班的学生和教职工共同完成防溺水情景剧</p> 防溺水知识讲座 <p class="ql-block">  1.全体学生在柳州市水上搜救中心志愿者代表的领读下宣誓防溺水“六不准、一会”。志愿者首先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复习防溺水“六不准、一会”</p> <p class="ql-block">(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必须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利用救生工具对落水者进行施救。</p><p class="ql-block">(7)一会:发现同学私自下水游泳 或发生险情时会劝阻。拨打救援电话或向周边成年人求救。</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带领全体师生复习“六不准一会”</p> <p class="ql-block">  2. 志愿者教育学生有几种情况不能直接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没有热身活动的情况下</p><p class="ql-block">(2)吃得太饱的情况下</p><p class="ql-block">(3)肚子太饿的情况下</p><p class="ql-block">(4)过于疲劳(全身大汗)的情况下</p><p class="ql-block">(5)身体不舒服,服药后不能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6)大人不能在酒后下水游泳。</p> <p class="ql-block">  3.志愿者教育学生如何穿救生衣。具体做法是:每一个有线的地方都要用打死结方式绑紧,有反光标志的那面穿在外面,学会用救生衣上的哨子进行呼救。</p> <p class="ql-block">示范如何利用工具救援</p> <p class="ql-block">  4.志愿者教育学生,在下水游泳之前,必须要做热身活动,并且示范如何做好热身活动示范,把身体各部位活动开预防下水遇到危险。</p> <p class="ql-block">学生跟着做下水前的热身动作</p> <p class="ql-block">  5.志愿者还向学生进行了溺水者昏迷,如何抢救的方法也就是心肺复苏法。具体方法是志愿者示范对失去意识的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术的简要过程。并邀请学生上前进行体验和指导。具体方法是: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在溺水者耳边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拍击肩膀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7秒钟,同事应该口中念词“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三、一千零四、一千零五、一千零六、一千零七”。</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在示范意识判断</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示范打开气道</p> <p class="ql-block">  然后是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胸外按压三十次的比例进行施救,直到溺水者醒过来或120到达为止。具体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盖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胸外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示范胸外按压</p> <p class="ql-block">  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p><p class="ql-block"> 志愿者还邀请了两位学生上台体验心肺复苏术。</p> 应急演练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能够增强防溺水事件发生后的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红十字会志愿者们特请我校学生上台独立完成演练。</p> <p class="ql-block">  一个女生正在急促地喊:快来人!救命啊!有人落水啦!原来这是一个女生发现有同学落水紧急向周边人员呼救的溺水者紧急救护情景演练 。</p> <p class="ql-block">  岸上的同学身体趴在岸上,双手紧握竹竿,竹竿的另一头从外向内靠近落水者,并且大声提醒落水者握住竹竿双手交替向前慢慢向岸边爬行,同时应双腿拍打水面辅助身体向岸上靠近。施救者的正确施救使落水者脱离险境,得到了柳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肯定和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陈副校长做了总结讲话,希望全体师生牢记志愿者的示范和防溺水知识,通过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和安全演练活动,为全体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是一节技能培训课、也是一节应急演练能力提升的课,大力增强了全体师生的防溺水安全常识,大大增强了我校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技能,为学生们增加了一层守护生命的防护墙。</p> <p class="ql-block">主编:胡晓岚 邓璇</p><p class="ql-block">策划:柳州市柳石路第四小学安全后勤处</p><p class="ql-block">文编:陆苗苗</p><p class="ql-block">审核:陈逸红 莫昕</p>

溺水

志愿者

施救

游泳

患者

下水

学生

演练

不准

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