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恰逢五四青年节,建团一百周年之际,刘良武先生到卡乐书城讲了一堂《生活中的艺术之美》。</p><p class="ql-block">刘良武先生爱好画画。但是,我听他讲美的艺术课程却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大概在2007年的生活,与他相识,那时候经常在一起见面聊天,听他说话,感觉他很有思想,很热爱生活,后来,他到了省会城市。见面就少了,只在微信上见他,偶尔聊几句,见过几次面,他戴着眼镜,深邃的目光尽是赤诚。</p><p class="ql-block">后来,听说他出了一本集子,一直没有机会欣赏,这次他赠送与我。</p><p class="ql-block">这次,还有机会听他讲自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他爱上画画,源于小时候邻居漆匠师傅画在老式家具上的花鸟虫草。他不厌其烦在边上看,还偷偷临摹,没有纸张,只好在墙上涂鸦,划坏了外婆的白墙。但是,外婆并没有责怪他,还不断地表扬他,从此种下了一颗美丽的绘画种子。</p><p class="ql-block">在初中读书的时候,他听周小愚画家讲了一堂美术课,竟然入了迷,并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竟然躲避家人一个人搭车到浏阳十五中旁听美术课,搭车的钱是他节省来的零花钱,为了听课,他豁出去了,为了有艺术家的样子,他还蓄了一头的长发,被老师追着跑着剪发。他走上了他的美术求学之路,高中毕业他报考了湘潭师范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术系。</p><p class="ql-block">艺术让人痴迷,也让人更加丰富。刘良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后来又从事组织工作,之后,他竟然考取了与自己专业完全不对口的财政系统。同事们不敢相信,他拿出了自己这几年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的经济类教材,同事们惊呆了,那些经济类的书被他翻成了油渣,他侃侃而谈,不时有精彩的论述。</p><p class="ql-block">虽然学的是美术,看来人生之路有点单一,但他天资聪颖,触类旁通,学财务,学写作,还在自己的老家办了一个汉唐艺术馆,收集了一些老式的农具,种养了一些花花草草,还挖了一个小小的池塘,养了一些鱼儿虾儿,我说他活的通透,像黄永玉,童心依然,永驻青春。</p><p class="ql-block">刘良武先生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其艺术作品及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南工人报》《当代商报》《湖南会计报》《诗词报》《新理财》《湖南书画》《湘江文艺》等多家媒体报道。</p><p class="ql-block">其中,他近几年的几幅作品取得了重大突破。如2020年国画《最美逆行者》被中国财税博物馆永久收藏;2021年国画《宝瑶赞》参加财政部庆祝建党百年书画展。</p> <p class="ql-block">他的画也太多数画的是乡土,如浏阳的花炮,如父亲的农具,如家乡的山水。</p><p class="ql-block">他的乡愁化成了他的笔墨纸砚,在他的作品中荡漾开来。</p><p class="ql-block">其中有一幅在社港医院边上画的,他说当时他的妻子扭伤了脚,在骨科医院住院,妻子快出院的时候,他带着妻子和陪同的父母去周边散步,正好遇见了一座亭子,回去后,这画面久久不能散去,竟然在脑海中回荡,他利用晚上时间,画成了一幅《新安古桥》,新安是一个地方,也可以同音为“心安”。安是一个很好的字,很多人喜欢用这个字来取名字,如安全,平安。等等。我就遇到过一家兄弟姊妹都有“安”字的,后来才了解他们的父亲一生坎坷,只求子女平安。</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幅叫做《腊梅满树待东风》,作于疫情在武汉蔓延之际,作者只希望疫情尽快散去,腊梅只待春风一来,就满树的开了,那种期待跃然纸上。树下还有几只鸽子,象征着美好。兰草也待开了,一切既凝重又厚重。画家的心思极为含蓄细腻,清新自然。</p><p class="ql-block">浏阳本土作家陈甲元写过一篇散文,其中也提到过一些山水:</p><p class="ql-block">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一湖水,一座堤,几个小岛,一些乔木和灌木,水上或蔚蓝或浅灰的天。然而,安静下来想,如果像美国的梭罗一样,将生命完全打开,融入一个湖,一湖水的意义,就足以上升到圣洁的高度。只是恰如梭罗生命中的瓦尔登湖一样,家乡的道源湖也不止一次,引领着我的哲思,浸润着我的内心。尤其一想起从前,想起道源湖深蓝的湖水;曾经轰轰作响的柴油船;湖畔弯曲沿湖而走的小路,小路上我或深或浅的脚印,我的心也就如湖水一样,柔软深情地无限怅惘。</p><p class="ql-block">刘良武先生的画中有很多山水,其中就有家乡的南川河,那山水养育了他,滋养了他,他的画中无不呼应着他的家乡,他的乡愁。画里有他的烟花小镇大瑶,有生他养他的枫林埔,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着他童年的记忆,有他和父母感人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桥南昨夜雨铺平,十里春江一望清,点点滴阶惊梦蝶,飘飘拥浪吐长鲸。堤边柳洗成金色,窗外竹敲带玉声,永夕巴山谁共话,挑灯细读待天明。”在诗歌里,在画廊里,我们都会有他关于故乡的如此情深不已,谁又能否认,一个想家的人,在提笔作画的时候,胸中不是揣着满怀辽阔苍茫的山水之情呢?刘良武的乡愁是浓郁的,如同诗人笔下的诗句,如同音乐家眼中的音符,如同父亲犁铧下的泥土。</p><p class="ql-block">我师范时候的美术老师李亚辉对于国画有过这样一段精彩描述:画面的主要表现方法,观察上以鸟瞰视角为主,高远、深远、平远交互,近景、中景、远景兼顾。表现手法以水墨为主,适当赋彩;以茂密丛林的“点”块表现为主,穿插各种长短不一的“线”以转换空间并舒展情绪;以传统笔墨方式为主,辅以转借、重构、重组等手段以表现一些新的造型元素。</p><p class="ql-block">我虽然只学了一些入门的绘画知识,但还是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刘良武先生的山水画,无疑具备了这些方法,如他的山水画朦胧而清晰,很有意境,远近兼顾,浓淡分明,有一种舒缓感,更有一些新的创造在里面,看来很有艺术感,心中倍感舒坦。神游水墨画图中,领悟到水墨之上,简单笔墨,勾勒出万象云烟,正是国画的气韵所在。</p><p class="ql-block">艺术可以让人更善于观察,刘良武先生善于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找到美感。如爱上做饭后,他就摆弄萝卜白菜,还把它们化成了一幅画,旁边写了一行字,如果爱上厨房,生活会更精彩。做饭对于大多数而言,是一种苦差事,良武竟然爱上了厨房,进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生活源于艺术,在艺术中又可以感受生活。</p><p class="ql-block">刘良武在自己这本国画作品集中写到:古语“四十不惑”。然而,于绘画之道,我却越来越“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把近十年来部分作品出本册子与朋友们分享,既是对自己绘画之路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也借此机会恳请师友点拨释惑。</p><p class="ql-block">四十岁,在每个人的心中是分水岭。作为一名画家,胸中有诗意,下笔如有神。</p><p class="ql-block">艺术反映时代,时代造就艺术。习近平总书记说:“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美术作品以美化人、以美育人,同时也向世人传递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艺术理想,引领着社会风尚,记录着时代发展、陶冶着人民情操。我们正经历着一个美好的时代,画家如何用手中的笔来描绘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这是当今画坛面临的大课题。</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诗人何漂这样评价他:之前,刘良武先生迷恋漫画,题材广泛,趣味颇浓,呈现出一派清新明丽气象,既给人愉悦身心的审美感受,又十分耐人品味。后来,他画山水、花鸟、人物,多门类“开花”。</p><p class="ql-block">艺术让人的思维更加开阔,欣赏了刘良武先生的作品后,我对中国画的感悟更深了,更感受到国画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长长的画卷,去感受笔墨的魅力。</p><p class="ql-block">祝愿刘良武先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更好地描绘浏阳河畔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