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建华

<p class="ql-block">作者:吴志刚</p> <p class="ql-block">一、送盐记:</p><p class="ql-block">一九六O年夏天,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不仅粮食奇缺,而且各种生活必须品,也是凭票少量供应的。食盐当时也和米面油一样短缺。</p><p class="ql-block">我舅家是农民,家人也多,吃饭还过的去,就是缺盐,多次向我们求助,我们也急他们所急,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筹备了五斤又黑又粗的食盐,当时父母为了生计都很忙,这个送盐的任务就交由我了。</p><p class="ql-block">我舅家居住在河南岸的一个村庄,离我们住地有近七、八里路,吃过早饭,扛着食盐上路了,由于第一次,一个小人,要独自去完成这样的任务,在今天,所有人都认为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我,心情很放松愉快,因为更小的时候,在这个乡村待过一段时间,对这个乡村还是有记忆的,完成送盐任务,也是水到渠成的。</p><p class="ql-block">迈着轻松欢快的步伐,向长干塝的渡船走去,上了渡船,交了二分钱的船费,很快船就到了对岸,跳下船,走过河滩,上了河堤,面前就是洽阳桥,由于是很窄的木桥,加上挢面都是圆木组成,十分不平整,由于脚小,挢的缺陷就更显了,只能踩准一根木头,慢慢向桥对岸走,走到挢中,溪水哗哗的流淌,使人有一种被冲走的感觉,此时的我,只能蹲下,缓一下惊慌的心情后,再继续缓缓的走向对岸,过了河,走进了两边茂密的玉米小路,很快就到了百鸟亭。</p><p class="ql-block">这是行程中的一个标志性坐标,看见了百鸟亭,人的整个心情就放松了,过去都是大人领着匆匆走过百鸟亭,每次都是用好奇的目光扫看这座神奇的庙宇,大人是不会顾及你的好奇的。这次是我一人行动,好奇人趋使我可以全身心的探访一下,久仰的百鸟亭,它是一座砖石建筑,面积不大,估计二十平方左右,庙顶四角翘起,每个翘角上都有五只向上走的狮子,入门处,跨上十公分的的台阶就进庙了,前厅三面都无遮挡的,走入三米左右,有用木头隔断的栅栏,跨过一个30公分的台阶,就进入了庙堂,庙堂里己经没有香火了,只见满脸红光的关帝老爷,穿着战袍,身披斗蓬,脚踏步云靴,右手执书,左手揽住美髯,则身注目书本,一股被书本吸引的专注,周仓手握月牙青龙刀,立于关帝的左则,怒目望着入门之处,让入门之人不得有不敬之心。我被周仓的形象吓着了,立即退出庙堂。</p><p class="ql-block">这时想起了百乌亭,赶紧向悬挂扁额处张望,数数到底有无百鸟,数了无数遍,连一半都没数到,此时,我也无心数了,真的很难数。因为持五斤多盐的手,告知我盐还没送到,啊!前面有左、中、右三条路,这就犯难了,走哪条路才能去我舅家?这时没了主意了,搜出残留在脑中所有记忆,都难有提示,由于年纪小,没有考虑后果,直接就向左边的一条走了,这条路是靠山行走的路,走了一段路,路上有个长亭,路人从亭中走过,出了亭,看见左山脚下有座很大的墓,听在亭歇脚的人说,这里葬的是第一个在屯溪造发电厂的人,叫程麻皮(音),他发迹上海,洋人撤退时,把护照、银票等其他材料弄丢了,正好被程麻皮检到,他将检到的物品悉数返还了这个准备撤离的洋人,洋人深受感动,将他所有不可带走的房产及其他东西,还有大量钱财,都送给了程麻皮,一夜间,程麻皮在上海滩成了富翁。程麻皮有恋乡情结,死后要葬到老家休宁的榆村,他家人实现了他的愿望,同时还带来了屯溪第一台发电机。由于在凉亭里听说,也不知真假,心里还是佩服的。</p><p class="ql-block">这时才想起,盐还没送到,立马起身向前走去,都是平坦的青石板路,走了三五里路,听到哗啦啦湍急的水声,我舅家应该到了,加快了脚步,却看到眼前一座木桥,不对!不加思索即刻回头。因我舅家是不过桥的,是百鸟亭处的三条路中,走错了一条路,三条路走向,左路沿山走,是到休宁的榆村,中间一条路才是到我允山渠亲戚家的。人很怪的,没有考虑,就径直往回走,很快就到了家。盐还是完整的带回了家。</p><p class="ql-block">这次送盐虽然不成功,但还是有收益的,如果看见不熟悉的木桥还往前走,可能我的历史要重写了,关键一步很重要,走错的路回头就是了。</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关口多,</p><p class="ql-block">不是步步都成功,</p><p class="ql-block">知错马上走回头,</p><p class="ql-block">重新出发就轻松。</p><p class="ql-block">抗疫宅家四十三天拙笔。</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30日吴语</p> <p class="ql-block">中流击水:志刚忆童年的文章,说他到舅舅家路过百乌亭,往山边走,山边那个村子叫光谷亭,出了光谷亭前面山就是柏山,山上有座庙,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南迁皖南中学旧址。柏山下面的小山岗下便是在沪徽商程麻皮的墓。据说程麻皮的墓建造时很豪华,工程也大,工地上有上海带来的发电机供照明用。估计当时造墓时间应为三十年代初,我伯父参加过造墓,伯父身材槐梧,力气超人。听我姑姑讲,当时造墓用的草皮砖是从黄口村河滩上取的,一般人挑四块,我伯父能挑八块。程麻皮墓在文革中被盗挖,当时许多人去现看过,我当时听说但没去过。听说当时墓中有夜明珠,后被辗转到香港。这个当时轰动一时盗墓大案后来也沒听说追究过。我还是十多年前去看过遗址,在现柏山脚下,现汇𨥖工业园头上一食品公司后面。你当时沿山路一直走,到榆村去了。光刚舅舅家在兖山渠,当时应从百乌亭笔直朝前的方向走,往光谷亭山边走也可以,到了光谷亭再往南边转,两村相隔里把路,志刚当时小,下半年田野里玉米青纱帐,也难怪迷失了方向。文章很好,这是孩童时对百乌亭,及沿路当时现状一篇难得的记忆,稚气十足,很好!(中流击水)</p> <p class="ql-block">二、屯溪古刹道观粗探</p><p class="ql-block">屯溪的古刹道观,基本属微型的,没有象齐云山道观的宏伟,没有象灵隐寺香火的极盛。</p><p class="ql-block">徽商盛世三百年,积累的雄厚财富,富可敌国,在徽州大地上,应该要有与皇家齐名的庙宇吧。其实不然,他的庙宇基本都是微型的。这可能和徽商的社会地位有关,商盅的地位是不及官宦的。赚的钱,是不敢大张旗鼓,兴建土木的,只能修筑一些微型道观和庙宇,以对在外经商的人寻求一个心灵慰藉。</p><p class="ql-block">嵇陵山古刹,处在通往临溪的古道上,建在山腰的一处平地,古树参天,树冠把处在山中的一座古刹遮蔽的很严实,只有走到古刹跟前,才能看清古刹的面貌。我认为它是道教的道观,是我个人的认为。</p><p class="ql-block">我迈上三步台阶,进入观中,看见一个很宽敞的厅堂,厅堂前方有一个长石条桌,阎罗王坐在上面,石桌的两边站立着牛头马面,而且牛马身上挂着一串串用锡箔摺成的元宝。</p><p class="ql-block">我是根据牛头马面,才认为这里应该是道观。</p><p class="ql-block">房子就是我们徽派建筑,大厅里十分干净整洁,给我的感觉,就是进了人的家中,由于久无香火,就没了善男信女。坐落在这个景色秀美的风水宝地上,遭到如此的冷落,实是可惜。树上的松鼠,见到了人,在树上跳越鼠窜,才有了点气氛。</p><p class="ql-block">仙人洞:其实更微型,我估计是有钱人造房时,在这里采了石头,由于用料较多,开採出了一较大的洞,为了抚慰山神,在开采的山洞里,凿了一艘石船,让山神借船下海。还在石壁上,凿出了几个小洞洞,叫做天梯,让山神也能天上逛逛。也便于我们脚踏在里面上下。</p><p class="ql-block">山洞的边上,有一排简陋的木板房,人们要走到后山,必须要从这个房子走过,房子的宽度只有二米多宽,房子里靠山边处,摆放了几尊菩萨,有观音菩萨,高度都在一米以下。也是久无香火了,一片清冷。</p><p class="ql-block">从古刹庙宇,能看到一个地方的兴盛,徽州人经商,纵横四海,赚钱无数,由于上不了厅堂,观音菩萨等众菩萨也跟着受了委屈。</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鬲山正在兴建庙宇,气势恢宏,善男信女,鱼贯而入。</p><p class="ql-block">一个微型的拜佛时代结束了。徽州将迎来一个拥抱世界的大局面。</p><p class="ql-block">人靠衣装佛靠金,</p><p class="ql-block">心诚佛灵两相依,</p><p class="ql-block">人盼盛世佛盼旺,</p><p class="ql-block">善男信女更用心。</p><p class="ql-block">虽然不信佛,但从另一个角度能看到了一个盛世。</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日劳动节宅家拙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水车</p><p class="ql-block">水是农业的命脈,农耕时,把水看成是性命,而且高于性命。农民对水的按排和规划,都是从长远、整体来考虑的,不仅要让水能灌溉农作物,又不使水的走向受到破坏和引起民怨,在乡村里选出德高望重,公平公正的农民来管水。水的浇灌,是一年农作物的保障,也是人一年的口粮保障。</p><p class="ql-block">为水,农村经常出发生争水抢水,打架斗殴,甚至闹出人命的后果。</p><p class="ql-block">由于田地所处的位置不相同,高低不相同,管水员就难以调配处在高处的灌溉了。为了不使在高处的土地干涸而绝收,他们用一种脚踏的水车提水浇灌。</p><p class="ql-block">这种水车,在农村里很普遍,也很实用,而且种类也蛮多的,有二人踩的,还有四人踩的,全部是木制的,提水的就是用履带的方式,无限循环的转动,将水通过转动的履带上的木板,水在水车的水槽中往上推进,水糟一般都在三、四米左右,人在水车的上端,站立在踏踩的脚蹬上,扒在栏杆上用力向后蹬,无限循环的用力,水会源源不断的灌进农田里。看见别人踩踏,感觉很轻松,我也想试一下,由于人小,只能抉边上的立杆,拼着命的往后踩,不仅水车纹丝不动,人还从水车上掉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水车解决了高处供水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间的纠纷。有的水车很长很长,有七、八米之,就需要四个人来踩水,农作物浇灌有时间要求的,只能早上和傍晚浇水,中午是万万不能的。</p><p class="ql-block">清静的早晨,落日的傍晚,都是农村最美、最和谐的时光,脚踩着水车,发岀吱咕吱咕、哗啦哗啦的响声,伴随着蛙叫虫鸣鸟飞,风吹着摇曳的秧田,期盼丰收的农民更是有劲了,踩着水车伴随着和谐的自然景观,现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水车,是农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口增加,扩地增粮的需要,有了水车,高山田也就有了收获的保障。</p><p class="ql-block">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长坂坡上战张候,</p><p class="ql-block">张吼一声水倒流,</p><p class="ql-block">农民更比张飞猛,</p><p class="ql-block">能叫河水上山头。</p><p class="ql-block">农耕时代,农民用智慧养活着他人;时代的发展,一些发名将退出舞台,但对当时的贡献和对后来的启发是功不可没的。水车,是我认识农村的开始。</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日宅家 45天拙笔。</p> <p class="ql-block">四、榨油坊</p><p class="ql-block">世上三样苦:榨油打铁做豆腐,</p><p class="ql-block">现在说一下我看到的榨油坊,这是一个老式的榨油坊,里面的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到处都是黑黑油腻腻的,看不见一点干净的地方,没有一块可以立足舒心的地方,如果不是被油榨的稀奇所吸引,我是一分钟都不肯待的。</p><p class="ql-block">这个榨油坊,估计有些年头了,它的房子其实很简单,就是五个人字榀屋架,钉上桁条,盖上瓦,四面的墙都是不砌到顶的,风、雨、雪、灰、蚊蝇、鸟都可随意入内,但是,油榨坊的脏,却在香气扑鼻的房子里看不见一只蚊蝇,老人说,我们这里是没有蚊蝇,老鼠和蚂蚁的,因为这厚厚的油泥,有些自不量力,或者以命试命的,都让它永久留下的。屋里靠墙处有一个很大的灶台,灶台边上,有一个很大的木头,高宽各约有二尺五、六寸长度约有一丈长,木头横卧在油坊的中间,两端下面用大条石支撑,木头的中间基本被挖空,这可能是为榨油而用的,这块巨型的木头上,摆放了许多块三尺长,三寸见方的木头,可能都是用作木塞的,在木头的一则端头的房樑上悬挂着一根很粗的麻绳,下面吊着一个象石锁一样,有百斤以上的石头。</p><p class="ql-block">榨油坊里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上身光着膀子,穿着一个中长裤式,大裤腰的裤衩,系着一个很长的围裙,而且还拦腰折着塞到腰部的带子里,可能这样利索些。老人很少说话,人进人出,都视而不见,基本都是按着他自己的步骤,一步步在操作着榨油的程序,前部分,我没看到,只见他对着手掌吐了口水,用劲搓了几下,握住绳子,很用力的往后拉,使劲的挪了几步,瞬间手一松,这块石锁,如离弓的箭,直冲一根伸出的方木头而去,只听沉闷的一声响,见到巨型的木头边上被挤压出的油滴落到油槽里。</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想试一下,老人把石锁交给了我,由于人小,根本拉不动挪不开,只能作罢。</p><p class="ql-block">老人就继续手握石锁,简单的重复着这个动作,由于长年累月的一个动作,手基本是伸不值的,双腿有罗汉腿的弯曲,背有罗锅的形状,只见他满头是汗,快速的捞起围裙擦去脸上的汗。每次的撞击榨油,只掉下几滴油,但付出的艰辛,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只有尝试后,才使我对农耕时代的百姓,为了生计,能克服一切艰辛。农耕时代是过去的时代,如果再回到农耕时代,人们是无法生活的。</p><p class="ql-block">从苦到乐易,</p><p class="ql-block">从乐到苦难,</p><p class="ql-block">虽是一字差,</p><p class="ql-block">其实天二重。</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3日宅家46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农耕时代的永动机一水碓</p><p class="ql-block">水碓(对)是农耕时代的升华。以水为动力的机械。它的出现,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南方都是食以稻谷,每到舂稻谷时,把稻子放入容器,一般用石头凿雕而成的,人们再用木锤或元木进行捣鼓,这就是舂米,要谷壳和米粒分开,你是急不得的:</p><p class="ql-block">千捣万锤米糠分,</p><p class="ql-block">此时累的气离身,</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吃白米饭,</p><p class="ql-block">从复劳作过一生。</p><p class="ql-block">由于每次舂米,总是累倒人,有人就发明了脚踏式的舂米,但是,人还是很辛苦的。</p><p class="ql-block">劳动产生了灵感,灵感产生智慧,人们想到了用一种永动的机械取代人的繁重劳动,水碓,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生产中产生的智慧结晶,这是要有充沛的水系,才能确保水碓的正常运转,一些古村落,都是确认水口后,再按水系流向建筑房屋住宅的。他们有着朴素的自然观,从不人为的破坏植被和水的走向。</p><p class="ql-block">水碓是用水作为动力的,古代人,就依着河水的流向,在水碓的上游筑一道小坝,提升水的高度,然后在靠村落一则,修建一条明渠,这个明渠的落差要大,而且要有一定的冲击力。在明渠的入口处还要用闸门的方式控制流量和流速。水碓一般都建在明渠的末端,水碓的转轮,就是一个永不停歇、提供动力的源泉,人们可以在转轮的推动下,可以舂米、可以磨面、可以榨油、还可以提水灌溉,由水碓派生的东西还蛮多的,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是没有可以取代她的地位,她成了一个地方标志性的坐标。总之,她的出现,人们的一些辛苦,都给解放了。</p><p class="ql-block">人们也方便了,直接把稻谷挑入水碓房,交给水碓房的人,当时就可以按比例换回70%的米和30%的糠,由于水碓的好,使建水碓的积极性高涨,一般古村落都建有水碓。我们屯溪河这段范围就有罗汉松水碓,长岭下水碓,闵口水碓等等,</p><p class="ql-block">由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水碓,这个为我们生话带来极大便利的永动机,也在社会前进的脚步中,水碓落幕了,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人们却难以忘怀她的丰功伟绩,有许多古村落的旅游景点,都有她的仿制品,借此,让人记住这个农耕时代的永动机。</p><p class="ql-block">社会发展真是快,</p><p class="ql-block">尚未记住就淘汰,</p><p class="ql-block">人们生活已便捷,</p><p class="ql-block">农耕杰作传后代。</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4日宅家47天,今天做核酸后拙笔吴语</p> <p class="ql-block">六、徽州古道长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徽州,地处高山崇岭之中的一片盆地里,她的四周有武夷山山脈,天目山山脈,黟山山脈,峰峦叠嶂,古树参天,林深叶茂,一处深藏的清明上河图,一处人世间的世外桃园。</p><p class="ql-block">徽州人虽然身居大山,但他的整个身心都系于外部世界,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前世不修,</p><p class="ql-block">出生徽州,</p><p class="ql-block">十三四岁,</p><p class="ql-block">往外一丢。</p><p class="ql-block">这一丢,就把你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些离别故乡的游子们,在外面世界的拼搏和打拼,都不是一人所为,他们有着一种天然的互助精神,秉持着一种浓浓的乡情,相互帮扶,互相衬托,终能在外面博的一片天地。</p><p class="ql-block">他们的资本运作,都被马克思写入资本论,汪茂荫的大名为世界所知,因为有了汪茂荫,也使人早早的知道了我们徽州。</p><p class="ql-block">徽州盛世三百,与他的资本运作和经营分不开的。还有深深的牵挂故乡的浓情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他们将赚的钱,在外继续扩大投资和经营。小富即安的商盅,将赚的钱运往乡邑故里,修挢补路建房,有一种光宗耀祖的炫耀。</p><p class="ql-block">长亭建造,就是商盅和乡绅们的首选。古徽州,基本每个村落都有一个长亭,虽名为长亭,其实不然,这也是根据乡村的经济实力和重视程度决定的,有建的相当豪华,如一些廊桥,,就是将整个挢都建成如房屋的建筑,有的建造相当简单,简陋,既不挡风也不挡雨,人们可根据长亭的建造判定该村的兴衰。这都是老话了,不能作为依据。但长亭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很重的,送别亲人远行,送至长亭处的,基本都是行很远,三年五载都难回乡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是指长亭是靠别处,</p><p class="ql-block">多少惜别泪,嘤嘤轻声啼,何时能回家,只能望长亭。</p><p class="ql-block">长亭为长途跋涉的人,提供了扱好歇脚的好去处,如我们去临溪汊口时,再累,都必须走到五里亭才休息,这就给远行的人指向了一个路标。在行走的路上,遇上下雨,也会使劲的跑向长亭躲雨避雷,还有村民劳作,也会相约长亭。落叶的亡者,是不能进村的,家人族人只能在长亭设祭坛迎接祭拜。</p><p class="ql-block">由于长亭解决了,村民们许多不可逾越的乡规民约和习俗,人们对长亭就更加重视了。我们古徽州,基本每个有规摸的村落,都建造了等级不等的长亭。</p><p class="ql-block">凉亭虽好难久留,</p><p class="ql-block">狂风暴雨躲里头,</p><p class="ql-block">路上有个歇脚处,</p><p class="ql-block">免去太阳晒成猴。</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5日立夏</p><p class="ql-block">今天宅家48天,做核酸一人一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洪宅古屋</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住过的最大徽派建筑。它坐落在徽州区南溪南洪坑村,我看到洪宅,已是昏暗,黑黑的,给人有一种压抑、不爽的感觉。主人却满怀激情的介绍她的祖上如何辉煌,如何富有,祖屋如何气派,将我带入了哪个遥远的年代:一个少年,身背包袱,手拿雨伞,三步一回头的告别了故乡,乘船到了人间天堂杭州,去经受人间的磨难,经过一番打拼,功成名就,将赚取的财富,用船装运回故乡。据房的主人说,当时运回的银元,都是一箱一箱的摆放家中。</p><p class="ql-block">徽州人有置田筑房的传统,他们将所赚的财富,都尽可能的用在房屋的建造上,洪宅就能说明,它占地有二亩之多,修筑的宅第,可以在它衰落的今天,还能见到它过往的辉煌和气派,高大的马头墙,在整个村落中可独占鳌头,高大的木门很有气势的守护住家中的富有,粉墙黛瓦,叙述着徽文化的厚重;后花园,潺潺流淌的细流,鱼儿欢快的畅游,高大的枫树,三人都难以抱住,说明它已经历了百年风霜,假山已有坍塌处,可以想象,当时的孩童可以在这个美如春天般的花园里尽情放飞,;二根近三米高的石笋,伫立在围墙边上,守护着花园,观望着墙外的自由;</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见,当时的花园肯定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蜂飞蝶舞,鱼跃蝉鸣,犹如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洪宅的衰落是在抗日时,国破山河碎,国民党的一个连征用洪宅当兵营,结果用火不当,将当时辉煌气派的、屈指可数的洪宅,被焚毁了一半,这把火烧醒了守财洪宅的主人:</p><p class="ql-block">国破家碎钱何用,</p><p class="ql-block">背井离乡钻狗洞,</p><p class="ql-block">何不为民办点事,</p><p class="ql-block">悬壶济世学朗中。</p><p class="ql-block">洪宅的主人,用学到的医术,免费为乡梓服务,将宅第当成了医护救治站,家人都成了医护小帮手,深受四邻八乡的厚爱。解放后,评身份,按照洪宅的规摸和财富,评富农是起码的,但八邻四乡都为之求情,结果只评了个富裕中农,这个身份,让洪宅的这位老人,平安的度过了一生,洪宅的后人,个个都是栋樑之材。</p><p class="ql-block">这个占地如此之大的洪宅,洪家人却无一人觊觎,都是互相谦让和互帮。</p><p class="ql-block">财富再多不佑孙,</p><p class="ql-block">头破血流财富争,</p><p class="ql-block">留个家规勤奋斗,</p><p class="ql-block">哪里都能容我身。</p><p class="ql-block">洪宅在历史进程中,已彻底灰飞烟灭,被现代建筑完全取代了。当年的洪宅,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了,虽没见过当时的辉煌,见到的洪家后人,足可想象到洪家过往的情景,做人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散尽家财荫后代,</p><p class="ql-block">不争遗产不伤面,</p><p class="ql-block">子孙后代都和睦,</p><p class="ql-block">互相帮助才实在。</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6日宅家49天,今天做一次抗原</p><p class="ql-block">吴语[呲牙]</p> <p class="ql-block">八、孩童时的端午节</p><p class="ql-block">现离端午节不远了。想起儿时的端午节,虽然离去久远了,但还牢牢的留记在脑海中。</p><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当时最喜欢的节日,由于经过寒冷的冬天,多雨的春天,迎来了有些凉意,却十分宜人的仲夏。</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给大人们的压力不大,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更是如此。男孩们却更是兴奋,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犹如发疯似的疯癫,女孩们也在忙着乎,她们用灵巧的手在编织香袋蛋网,挂在脖子上,确实显摆,我们当时也想有一个挂着,由于家中无一人编织,到现在都没挂过这个从小就喜欢的香袋和挂蛋。每次都很细心的看着织结网袋,只见这些小女生,手里拿着各种彩线,心灵手巧的编织,有的将樟脑丸用彩纸折叠成一个三角形,再用丝线很规则的绕上去,有红蓝绿黄各种颜色,真的好看,下面还拖着长长须须,如同飘飘然的精灵。挂蛋、挂香袋,端午节的前奏,都是孩子们的行为开始的,大人们只是按他们的步骤准备,家家户都插上艾叶,据说,端午节是五毒醒悟的时刻,人们所做的都是驱毒、避邪,喝雄黄酒,前额用雄黄酒写一个大王字,女孩子只能在眉心间点个黄点,都是寄望孩童能与老虎一样威武,平安的度过盛夏。</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高潮是鞭龙船(龙船),不是每年都有这个项目的,老人们知道,只有端午水,才有鞭龙船。一般年份,端午节前总是暴雨洪水,河里水急浪高,大家期盼的龙舟肯定会出现。我们早早的坐在河边等待龙舟的到来。我们处的龙舟,都是渔民的船改建而成的,船头装上一个木头制作的龙头,船尾的尾巴也是必须有的,船上插满了彩旗,犹如古时的战船,神气活现,威风八面,河的北岸,人们随着上游驶来的龙船,激动、兴奋,有的还发出呐喊声,龙船上的人身穿古代的戏装,也随着岸上的互动,鼓擂的更响了,有人将冒着白烟的道具放入龙的嘴里,龙船喷着浓浓的白烟,使龙更显灵气,鼓擂到高潮时,有人接二连三、欢快的跳入洪水之中,将鞭龙船推入了高潮。此时,我却为跳入中水中的人担起心事来了,也无心看驶过的龙船了,只是向河中探望、寻找跳入水中的人,龙船已在眼帘中消失,岸上的人也已散去,我却担着跳入水中人的安危,呆呆的望着流淌的洪水,久久不肯离去。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至今还没想通,跳入水中的人是怎么脱险的。</p><p class="ql-block">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脱,我们屯溪端午节是不包粽子的。家里条件好的,有包棕子的,但是,这种粽子要能在气候逐渐炎热中久存,他们用柴灰水洗后过滤,再將过滤后的灰水调到一定的稀度,倒入糯米中,就可以包粽子了,我们叫它为灰汁裹粽,吃口蛮好的,有一种淡淡的甜味。</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傍晚,家家都会烧在药店买的一种熏药(叫什么忘了),据说能除虫防病,保一夏之安。</p><p class="ql-block">端午过去热闹多,</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应保留,</p><p class="ql-block">节日最能留记忆,</p><p class="ql-block">多点气氛才最重。</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7日宅家50天,今天做抗原一次,暂此搁笔,吴语[呲牙]</p> <p class="ql-block">九、颂母亲河</p><p class="ql-block">新安江</p><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屯溪,有一条江,她是由率水、横江汇集而成的一条江。但屯溪人却不太知道她的学名,而且也不太愿意把她说大,只是称作“溪”,后因屯溪沿河的发展,有形成街的规模,河街就是如此,但屯溪却视而不见,闻而不听,把河街称作:溪滩下,把下河叫作:下溪,下溪洗澡,到溪里挑水去了,下溪洗衣服等等,可能是把河说小点,更能显溪流的涓涓细流,柔情似水,有一种向往桃花源梦幻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新安江流淌千年,成就了深居徽州山区生活的人们,这条江水,养育着数代的徽州人,徽商就是由这条江走向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成就了一个徽商时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徽文化体系。成就了今天京剧的徽剧、被日本人尊重的程大位珠算大师、程朱理学、孟子字义疏正的戴震、戴东源及众多的历史人物都是由这条江而催生的,还有很多很多由徽州文化汇聚成的中华文化:新安画派、新安医学、马头墙的建筑、徽雕、竹器、徽墨歙砚、徽菜等等,给人们带来了惊艳。</p><p class="ql-block">细说一下徽菜中,问政山的鲜笋炖腊肉,当时的放筏工,撑着木筏顺流而下,在徽州府歙县都要停顿的,上岸买些生活用品,当时是春季,正好鲜笋上市,山里人对吃笋很特别的,他们把买来的鲜笋,和他们自带的腊肉,放入砂锅里,浸满清水,小火慢炖,木筏到了杭州,这些筏工准备早饭,当地好事者闻到一股朴鼻的香气,顺着香味,看到筏工正在刀板切肉,由于没忍住,伸手就拿了块肉放入嘴中,没有咀嚼就吞下肚了,连连说好吃,筏工也大气,送给了一碗笋和一块熟腊肉,此知这位是皇宫的人,他将如此美味佳肴献给了南宋皇上,皇上准备吃早饭,由于胃口不佳,对着满汉全席也是无味,此时送来的问政山炖腊肉,香味直冲皇上的味蕾,瞬间,笋和腊肉全部光盘,皇上即颁圣旨,此为贡品。徽州府接旨后傻了,我徽州满山翠绿,树茂竹密,真不知是哪坐山的笋被皇上颁旨为贡笋的,经了解,是问政山的笋子。如果没有这条河,没有河上的人,什么美味物品也只能深藏山中。</p><p class="ql-block">这条河将徽州的山珍及土特产源源不断的运往各地,并将各地的物品运来徽州,这条河上百船千帆竞相渡,说明徽州已进入了极盛的发展期。</p><p class="ql-block">新安江催生了屯溪的快速发展,当时的屯溪只是休宁县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她不及阳湖、隆阜、黎阳,由于水系流向,只能在屯溪才能停靠更多的船只,存放更多的物资,商人独特的眼光,迅速的在屯溪圈地发展,很快的成了徽州的商贸重镇,商蛊云集之处。因为新安江,才成就了屯溪。</p><p class="ql-block">但吃新安江饭的人,艰辛一生,终被新安江所拋弃,这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p><p class="ql-block">船民,是依赖新安江生存的,他们把徽州的茶叶、添器、土特产、文房四宝等通过船运至杭州,再将粮食、布匹、食盐、百货运至屯溪,水丰季节,顺水行舟,是船民的幸福时刻,一路风景如画,使人陶醉;</p><p class="ql-block">返回时,装上沉重的米和盐等物品,升起风帆逆流而行,白帆点点,煞是好看,几条船结伴而行,每条船上只留二人,一个人在前面用劲的撑,一人在后面掌舵,船上所有能走路的人,都必须上岸背纤,一根长绳系在桅杆上,岸上的人,每人套一个带木板的绳子,拉纤的人双脚蹬地,身体前倾,使出全身力气往前拉,有时还用手在地上助力,他们光着背脊,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古铜色的亮光,他们没有船号,没有声响,只是默默的、无声的拉着纤,一步一步的艰难前行,因为是逆水行舟,一刻也不能松懈的。在枯水期更是辛苦,船在枯水期,船底是要触到河床的,他们拿着木板,人为的将河水挡住,提升水位,让船顺利通过。船民们的辛苦,推动了屯溪的繁荣,而他们却是被屯溪遗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借助这条江,走出外面的世界,只是助力他人走出了徽州,他们没有在物华天宝中,为己赚取丰厚的利润,只是成就了他人。船民犹如流淌的新安江水,只是成就了他人、成就了徽州。</p><p class="ql-block">新安江水千年淌,</p><p class="ql-block">成就惊世的徽商,</p><p class="ql-block">驰骋百年难再续,</p><p class="ql-block">骆驼后人应光大。</p><p class="ql-block">今天母亲节,祝所有母亲如同新安江水,柔情蜜意,爱着她滋养的生灵。</p><p class="ql-block">如同屯溪人一样:</p><p class="ql-block">不想江水浪滔天,</p><p class="ql-block">洪水泛滥人惊险,</p><p class="ql-block">只把江河称小溪,</p><p class="ql-block">愿留温柔在人间。</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在徽州,</p><p class="ql-block">浣纱嬉戏闹水中,</p><p class="ql-block">多少往景难再现,</p><p class="ql-block">别让溪水成混浊。</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8日母亲节,</p><p class="ql-block">宅家51天今天做抗原一次。</p><p class="ql-block">搁笔,吴语[呲牙]</p> <p class="ql-block">十、去休宁岭南</p><p class="ql-block">又到汛期。使我想起了五十多年前的一次洪水,那是一九六九年的七月五日,这场洪水,估计我们的同龄人记忆犹新。横街的一批知识青年,在一九六九年一月份去休宁的岭南公社插队,我送别他们时,许愿会去看望他们的。正好七月四日休息,约上了幼时的玩伴,在繁星满天时出发了,屯溪到岭南约有三十公里,我和添发(玩伴外号)迈开双腿,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在休宁洪里上庄生产队刘荔生(京剧院专演老生朱雪梅之子)处吃了饭,继续前行,由于是七月初,天气并非十分炎热,天上云层也不厚,没有下雨的兆头,我们继续前行,到了山斗岭时,乌云翻滚,四处电闪雷鸣,欲催毁一切的阵势,我们当时又慌又怕,几乎是跑着五华里左右,到了目的地岭南,雨象天上倾倒下来势的,我们去到这个乡村的桥梁和道路,瞬间被山洪暴发冲成汪洋一片,由于是山区,水来的快,走的也快。山区是很苦的,由于我们远道探望我们的老街坊,他们是很激动的,用油炒饭款待了我们。当晚,我们在狂风暴雨中,逐一的看望了这群肩负再教育使命的街坊,山村的夜路是很难走的,再加上暴雨,到处被冲刷的无路可走,想到这些街坊邻居们,要在这里奋斗,使我产生了敬佩之感,我们只是来看望他们,这点苦算什么!一个难忘的夜晚,就在大家期待和兴奋中度过了。我为他们能在艰苦环境里,还能如此的坚毅和乐观精神所震撼了,我也为他们祈祷,愿他们早日离开。第二天,我们踏上返程,暴雨的冲刷,道路就难走多了,由于时间不允许多待,再难都必须赶回去;走到闵口三打渔渡口处,由于河水已经漫上路,河里所有的船只进入了安全地带,必须赶回去,这是铁律,我们只能沿河寻找船只渡河,这时看见一只小船停泊在岸边,只能硬着头皮去求援,船老大看到我们急成这样,有大发洪水财之感觉,开了老虎口,送你们过河可以,但要二角钱,天哪!这是平时摆渡的十倍,无奈,只能照价付款,当时人太实存了,小船在洪水中,宛如一片小树叶,在波涛汹涌、湍急的河流中,如脱缰的野马,我们坐在船上,惊恐、无助、害怕,船在河水的任意摆布冲击下,只能向下游漂去,船老大只能微微的摆浆,化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渡过了河,这个印象太深刻了难以忘怀。借回忆之际,向好邻居天发致歉!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将一个只有十几岁的人,带入到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现在现在想起都后怕。这次大水就是有名的七五洪水,河水已经涨到了屯溪老街,老报社处停了许多避险的船,我们居住的横街也有水一尺多深。这次水太大了,是我有记忆中最大一次。由于年代久远,可能有欠妥之处,望指正。</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9日宅家52天,今天做一次抗原</p><p class="ql-block">就此搁笔。吴语[呲牙]</p> <p class="ql-block">十一、他乡遇发小</p><p class="ql-block">忆一次尴尬的他乡遇发小:1976年8月1日,我因工作原因,要到黟县洪潭公社办事。我们坐县际班车到黟县县城,当时到洪潭是不通车的,我们乘最早的班车到黟县城,准备走路去洪潭,就在这一天,黟县县城开往洪潭公社的班车,正在举办隆重的通车仪式,当时,我们太高兴了,怕我们走路,特地为我们开通了一个班车线路,黟县人的热情,使我们激动不已,免去了我们路途的辛苦。由于太兴奋了,对延路的秀美景色也无暇顾及了,过了美溪不多时就到了洪潭,这是一个十足闭锁的小乡村,我们还没下车,车子就被热情的村民包围了,我们硬是从车上挤了出来,有的村民端着大大的饭碗,基本都是稀饭和玉米糊,有的碗上还有苍蝇飞舞,吃饭的人,可能被惹恼了,用筷子赶,有失足的苍蝇掉入了碗里,吃饭的人也不惊讶,用筷子夹住苍蝇一丢,继续吃他的早饭,我这个不讲卫生的人也被这种场景惊呆了。下车后,即去公社办事,当时的干部办事还蛮有效率的,一下就把事办好。由于班车一天一班往返,我只能第二天才能离开,由于时间早,顺便看一下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村,在转悠中,突然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身影,当时心情十分激动,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可能我的发小没有任何的心里准备,被这一呼叫,可能带给他人一种不爽,没有等到答应,人瞬间就在我眼前消失了。我至今都感到歉疚,只能道一句对不起了!当时我的发小是处在劳动状态,他的工作劲头十足,烟火气也十足,穿着肥大的短裤头,光着膀子,抡起大锤在打铁,脸被炉堂的火照映着黝黑发亮的脸庞,满身都是炉灰和油污,知青和老农已经无差别了,而且粗壮方面,还更显他的劳动本色,他与村民的溶合都是我的榜样。回想过往,由于机缘巧合,能在一个穷乡僻壤,碰见两小无猜的儿时伙伴,太激动了,忘了给他人带来的尴尬,伤及了小伙伴的尊严,由于行为唐突,小伙伴的不辞而别也是必然的。只能恳请谅解了!时间真快,一晃离别四十多年了,至今,我们都没有机会见面,道歉无法表达。随笔一叙,为老去的我们留点记忆。</p><p class="ql-block">他乡遇友太激动,</p><p class="ql-block">造成尴尬情难容,</p><p class="ql-block">换位思考太欠缺,</p><p class="ql-block">借机相聚再认错。</p><p class="ql-block">* * * * *</p><p class="ql-block">自我感觉舞拙笔,</p><p class="ql-block">拙文连篇自过瘾,</p><p class="ql-block">多日陪伴诚心谢!</p><p class="ql-block">再入书山苦为径。</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0日宅家53天,今天核酸五人一管</p><p class="ql-block">就此歇笔。吴语[抱拳][呲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