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登“值雪山”记</p><p class="ql-block"> 因疫情影响,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不出县,不远行。天气正好,总不能天天窝家里,辜负这美好时光。走进大自然,去放飞心情,将是最好的选择。继半月前游祈雨山后,几对小伙伴相约相邀,决定去太阳山、武昌湖撒把欢。</p><p class="ql-block"> 我几个就像小孩子一样,居然感觉头天夜晚特别慢长,Y哥哥说兴奋得整夜没睡着。终于等到5月3日上午,(原计划是5.1,因M哥哥单位值班顺延)我们带上激动愉快的心情出发。没有约束,没有分工,伙伴们彼此简单着、随性着。</p><p class="ql-block"> 半小时后我们便驱车来到山下,四周环视,没发现上山的路。经养鸡场老板娘的引导,我们折返回山嘴。其实这条路也不完整,只修到半山腰,估计是为来寺庙朝拜的人专修的。我们说着笑着,拾级而上,不知不觉几分钟就来到半山腰,前方无路,咋办?没有要求,没有商量,自然兵分两路,留下四个安营扎寨,四个不过瘾的,继续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个,因体力充沛,一开始路还算平整,感觉挺好。感谢M哥哥一马当先,为我们披荆斩棘,清除障碍。可越往上越陡,且周围荊棘密布,宛如原始森林,根本没有路,我们相互鼓励着,支持着,(地上本没有路,走路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手脚并用,匍匐前进,钻、爬、挪、跳……只差没打滚,“十八般武艺“”全用上!</p><p class="ql-block"> 听村民说,这里经常有野猪出没,确实,一阵风吹来,刺鼻的骚臭味扑鼻而来。果然,爬着爬着,哇,野猪的“产物”,只差没吻上。我寻思着问大家,野猪来了会吃谁呢?</p><p class="ql-block"> M哥哥调侃,“一定会吃嫩的”!</p><p class="ql-block"> “不对不对,一定会吃壮的”P妹妹明显知道是说她,立即怼回去。</p><p class="ql-block"> ”反正不是我俩,两者都不占,野猪不会放在眼里”</p><p class="ql-block"> 4位勇士乐得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哎哟”,有人被刺了,鲜血淋漓!一抬头,四个孬子大汗淋漓,发型散乱,毫无形象。“我们下去吧”有人想放弃!不行,自己选择的路要坚持爬上去,此时4个人不许分开。我们相视无言,继续匍匐前进,一会儿,M哥哥惊呼:瞧,铁塔,希望的铁塔!(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虽然能看到,仿佛唾手可得,其实这几十米是最艰难的时候,我几个明显体力不支,且被资深蔷薇刺重重包围,仿佛陷入敌人的包围圈,进退不能,难以脱身。“铲子呢,牙锄呢?加油!”终于杀出一条血路,蹭、蹭、蹭,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终于爬上山顶。此时的我,仿佛有点晕厥,因瞬间流汗过多,吃点苹果,稍作休整。山登绝峰我为峰,我们沉浸在久违的快乐中!P妹妹纳闷, 怎么还没人打我们电话?L老师说,他们正欢呢,第1句话说不定是,“你们就下山了,一局还没分胜负呢?”我与L老师回忆着30年前与原同事爬山的情形,记忆当中,那时候上山要容易的多,且有一条相对容易走的路,这些年树高丛密,上来的人极少,印象中的那条路早被淹没。我与M哥哥交流着当年138师、县国民兵团与日本鬼子在此一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上山容易下山难,敢问路在何方!M哥哥双手叉腰,脁望远方,我低目搜寻,P妹妹与L老师双眉紧锁……刚好脚下一堆沉睡的枯树,我们缘木而下,不断调试方向,不走回头路,也根本找不到上来的路,有人小心嘀咕,我们应该沿路撒泡尿留个记号。下山的路依然很艰难,但有人心中惦记着另外一支部队,明显快的多,十几分钟我们就望见了山脚下的养鸡场,很快与另外一支部队胜利会师!他们正在拍着电影呢!</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欢声笑语,享受着美景美食,收获着不一样的体验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去哪里、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哪些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成为,彼此成就,让我们带上美丽心情,欣赏人生沿途美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感谢陪伴!</p><p class="ql-block">(太阳山又名“值雪山)</p> <p class="ql-block">附1:</p><p class="ql-block">太阳山下阻击战</p><p class="ql-block">太阳山,九峰逶迤,为望江县境中部的制高点。日军占领县城后,即在太阳山上筑碉堡,挖战壕,在山南麓各村强编保甲,企图把太阳山作为战略重地。太阳山西北及凉泉街驻有国民党军十一游击纵队一支队和138师413团1个营,对日军威胁很大,日军在太阳山驻扎20余天,便龟缩县城。</p><p class="ql-block">民国31年2月26日清晨,日军100余人进犯凉泉龙家大屋,村民龙翰珍发现后,立即引导驻军“十一游”转移。日军扑空,转攻凉泉街,从街后抢占九姑包,埋伏在九姑包附近的138师1个营和县国民兵团,居高临下,开枪射击,日军便掉头抢占鲍家包,又遭伏击,毙20余人,日军见势不妙,只好窜回县城。</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县城日军倾巢出动,对太阳山实行“大扫荡”。138师413团某营营长李日华得到情报后,立即派出哨兵侦察,并通知驻地各部队联合作战。日军扑上石牛山碉堡,留30人据守,其余从陈氏冲西南直奔太阳山,遭到李部1个连迎头痛击,毙30余人。日军仓皇逃窜,纷纷躲到阎王冲茅塘梢的田埂下和水沟里,自上午9时到下午3时,一直不敢动弹。为寻机逃走,9名日军穿过茅塘梢企图抢占方家包,以火力掩护撤退,又被李部全部消灭。李营长趁日军慌乱之际,部署部队分赴槐树冲、曲尺塘及陈氏冲南端金井庙一带高地,伏击日军,断其归路;自己率兵1排占领方家包,向阎王冲、茅塘梢猛烈射击。日军被迫向石牛头山碉堡窜去,又被太阳山下伏兵猛击,顿时尸横遍地。据守在碉堡的日军从公路南逃,沿路又遭到伏击,至汤家畈已被消灭殆尽。战斗中共毙日军百余人。</p><p class="ql-block">民国32年4月某日深夜,日军兵分三路,偷袭凉泉。太阳山下群众将情报送给驻防部队,李日华等立即部署兵力,预先占据九姑包、鲍家包等地,分头伏击,日军被击毙40人,又狼狈逃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附2: </p><p class="ql-block"> 关于“太阳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诗仙李白一生喜好游山玩水,其踪迹遍布中国大地。而地处皖西南边陲的望江县凉泉乡境内的太阳山,便曾有幸留下了李白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太阳山原名值雪山。明代《一统志》记载:“值雪山在安庆府望江县西北十八里外,上有平岗,相传唐朝李白游此山值雪,故名”。</p><p class="ql-block"> 当年,大诗人李白在巡游至皖西南时,慕名到太阳山游览。那天,正值沿江一带,天降大雪,太阳山呈现出一派冰雕玉砌、银妆素裹的壮美影色。夜晚,李白借宿在太阳山中的一户人家,把盏小斟,饮酒吟诗……后因大雪所阻,加上主人家盛情挽留,李白便在此多住了几日,期间,他读书吟诗,观赏雪景……后来,当地人民为纪念和缅怀李白,便建起了一座“太白书堂”。清代邓义在《太白台在邑值雪山》一诗中说道:“昔年避世隐书台,遗址于今没蒿莱,古树半林斜日桂,春风几度野花开。神随鲸去何曾见,月照诗魂不再来。白山青山今犹在,登临空惜谪仙才”。</p><p class="ql-block"> 元朝时,太阳山下的桃岭,出了一个叫王幼学的学者,对朱熹所撰《通鉴纲目》一书,历时二十年,七易其稿,将此巨著全部加以引喻释义,编纂成59卷的《通鉴纲目集览》。他拒不事元,在至元二年(1336年)返回故里,于太阳山旁建“慈湖书院”,攻书讲学。</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太阳山脚下一个叫陈氏冲的村子里,出了个陈树屏,少时聪敏,10岁能文,28岁(1891年)中举,29岁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受李鸿章聘任为学府主讲。1894年起,任广西融县、湖北罗田县令、蕲州知州、武昌知府等职,最大贡献在于对任职地区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兵分三路,偷袭凉泉。太阳山下群众将情报送给驻防部队,部队将领立即部署兵力,预先占据九姑包、鲍家包等地,分头伏击,日军被击毙40人,狼狈逃回。</p><p class="ql-block">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著名大将陈赓及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来到陈氏冲,把陈氏宗祠作为渡江战役的一个重要前沿指挥部,为这个村子谱写了不平凡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1993年,陈氏冲青年陈求之只身去深圳,在大芬油画村创建了太阳山艺术中心。这个中心,融合了京派、客家、苏州园林等多种建筑元素,古风盎然,流光溢彩,茶与咖啡,书画与油画,写实与写意完美结合。已经是深圳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窗口,接待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艺术大家参观。“太阳山”在深圳成为一个响亮的名称。</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太阳山,望东长江大桥北岸高速连接线穿山而过,山青水秀、地盛物丰的一方热土,正焕发着新一轮的勃勃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