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篇提到,是芦各寨南山村的中学校长为我解惑了娘娘庄村名的由来,而且,他还给我讲述了隐藏在芦各寨的一段红色历史。</p> <p class="ql-block">那次与他闲谈时,说到地震前在唐山的状况,军部在新华大街,我们发射台在军部北面文化路西侧,一旁是唐山市青年宫,对面是凤凰山公园,每天在连队的食堂吃完晚饭,返回发射台,我都在新华大街与文化路交汇的丁字路口东北角的报栏,阅读当天出版的《唐山劳动日报》……</p> <p class="ql-block">这时,校长插言,他说这份报纸就诞生在他们村里。</p> <p class="ql-block">噢?我感到不解,唐山是地级市,《唐山劳动日报》作为唐山市委的机关报,怎么会创刊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呢?</p> <p class="ql-block">校长看出我的疑惑,解释说这份报纸最初名叫《救国报》,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在他们村、他们学校出版发行的,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次更名,才成为现在的《唐山劳动日报》。</p> <p class="ql-block">随后,他给我讲起《救国报》在他们村创建的过程,他讲得凝重,神情显得自豪,毕竟这是他们村史、校史中闪烁着革命斗争的光辉亮点,听得我也很感动,在日伪占领区,有那么一些文化前辈,在艰难的环境中,以笔墨作武器,不畏流血牺牲,宣传抗日理念,号召鼓舞民众增强反击日本入侵者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校长讲述的主要是《救国报》在他们村初创时的情形,后续的情况他说得比较笼统,但却起到索引的作用,致使我以后能够留意并探索有关这份报纸的信息,从而了解了《唐山劳动日报》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宋时轮司令员和邓华政委的率领下,挺进冀东,协助当地的冀东抗日联军,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打击日军和日伪政权。</p> <p class="ql-block">冀东曾是民国时期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民国建立后,全国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冀东是道的级层,包括现今的河北省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全部,北京市东部和天津市东北部,大约管辖22个县。</p> <p class="ql-block">1939年夏,延安发出《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共冀东区党分委决定创办地方党报《救国报》,指派冀东抗日联军五支队政治部主任马宗周出任创办人。</p> <p class="ql-block">马宗周出生在冀东玉田县,就读于玉田师范讲习所,毕业前加入中共,在1927年和1930年两次参加过玉田农民暴动,遭到当局通缉,他北上哈尔滨,从事地下工作,编撰宣传抗日救国的刊物《火线》,1935年回到玉田,继续从事与日伪斗争的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马宗周经过实地考察与分析,决定把办报的地点安置在山坳里的芦各寨,这里被日军定为“治安区”,监管稍显松散,转移也比较方便。</p> <p class="ql-block">芦各寨位于三面环山的盆地间,相传在唐代形成了村落,经过代代生息繁衍,到了民国时期,成为一个较大的村庄,村里还建立了小学校,新中国建立后,又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展出中学(初中)。上世纪50年代,国家大力兴修水利,1960年前后扩建邱庄水库时,因芦各寨位于库区中,全村一分为三,村民向山体靠拢,形成南山、西山和北山三个村子,这三个村庄我当兵时都去过。</p> <p class="ql-block">经组织接洽,马宗周带着助手刘海山入住芦各寨村,马宗周化名崔林,在芦各寨小学任教师,刘海山做学校的工友。芦各寨的群众基础比较好,有一些经过斗争考验的抗日群众,马宗周动员村里的几个具有抗日热情的积极分子,加入创建报社的工作,同为小学教师的尹铭珏担任刻写员,村里南山福益农场的养蜂工人冯国玺担任广播抄写员,村民严德成担任印刷、采购和发行工作,他们五人是《救国报》的创建者,也是党在冀东新闻事业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创建伊始,非常艰难,既要掩人耳目,又缺乏信息来源,实物资源也很匮乏,他们利用严德成家的白薯窖改建成地下印刷所,兼作储藏库,用一台普通收音机,从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抄录下来,再编写出文字,钢板蜡纸刻写,油印机印刷,纸张油墨以学校名义采买,还要通过日伪岗哨的盘查。</p> <p class="ql-block">1940年元旦,《救国报》诞生发行,这张初创的小报,八开两版,蜡纸刻写,油墨手工滚印,印好的报纸,字体工整、清晰,每周发行一期。从此,一期又一期《救国报》从山坳里的芦各寨,源源不断地送到冀东抗日前线,鼓舞着抗日军民的斗志,也有些送到日伪军的据点,成为瓦解敌军的文字武器。</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日军发现在占领区存在着这样一份报纸,隐藏着“文化八路”,开始搜查找寻,日伪军多次来到芦各寨搜查,好在马宗周有着长期地下斗争的经验,仔细谨慎,预先做好准备,躲过了敌人的搜查,但暴露的危险依然存在,经请示上级后,他们离开了芦各寨,转移到遵化西南的鲁家峪。</p> <p class="ql-block">鲁家峪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分散着几个小村庄,山地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成为冀东抗日联军的一块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1941年夏,报社迁移到鲁家峪,工作与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一批投身抗日的知识分子加入到报社,报社成员从最初的5人迅速增加到40多人,并分类成立了社部、编辑组、总务科、电台、印刷等部门,《救国报》出版质量提升,由油印版上升为铅印版,印刷发行数量也从最初的1000多份提高到5000多份。</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为活跃根据地和游击区民众的文化生活,报社又编辑出版了《老百姓》报,作为《救国报》的补充,用通俗的文字和漫画,表现冀东的民俗风情,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1942年春季,日军集结了大批兵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开始了残酷的大扫荡,鲁家峪被日军包围,报社成员分散躲进山岩的洞穴中,报纸暂时停刊,在经常缺粮断水的艰苦条件下,坚持了近两个月,敌人的扫荡结束后,社长马宗周立刻联系分散的部分同志,恢复《救国报》的发行,值得高兴的是,负责电台的同志,利用反扫荡的间隙,改进收音机电路,可以抄收到新华社广播,及时听到延安党中央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在总结反扫荡的工作经验后,马宗周估计日军在秋季青纱帐倒下后,还会进行秋季大扫荡,报社要做好转移的准备,跳出敌人的扫荡圈,他派人到长城外寻找到一个新的备用工作基地,果然,日军的秋季大扫荡开始了,马宗周率领报社越过长城,转移到热河省南部的大峪一带,继续坚持《救国报》的出版发行。</p> <p class="ql-block">1943年后,冀东的抗战形势好转,从山海关到北平近郊,从渤海到热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星星点点,遍布整个冀东。报社顺应形势的发展,《救国报》改由冀东五个区域出版,分别是滦西版、滦中版、滦东版、燕南版和路南版,发行数量更是扩大到两万多份。</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救国报》社辗转在燕山密林,滦河两岸,长城内外,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冒着战火硝烟,坚持办报6年,共出版报纸240期,这个40多人的新闻集体,有15名成员在炮火中献出了生命,初创时期的5人全部牺牲,没能看到抗战的胜利,社长马宗周在1944年10月丰润杨家铺的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32岁。</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救国报》依次改名为《冀热辽日报》、《长城日报》、《冀东日报》,报名虽改,但都延续着《救国报》的期刊号。</p> <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中共唐山市委创办了《新唐山日报》,1949年5月,《冀东日报》社由农村迁入唐山市区,两报合并,继续用《冀东日报》报名,不久,冀东行政区即将撤销,唐山市成为省辖市,要重新设计报名,报社多数人认为唐山是以开滦煤矿为主体的工业城市,是劳动人民的城市,作为党报要突出劳动二字,初步定名为《唐山劳动日报》,原《冀东日报》的报头是用毛主席手迹拼接的,能否请主席写个新的报头。</p> <p class="ql-block">时任中共冀东区委书记兼任唐山市委书记的吴德去北京开会,请中央工作的熟人转诉了请毛主席题写报头的请求,当时毛主席正在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还要筹备新中国的建立,工作繁忙,却欣然应允,题写了“唐山劳动日报”六个字。</p> <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1日,《唐山劳动日报》出版发行,并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走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眼前浮现出震前的唐山,在人来人往的街边报栏,静心阅读《唐山劳动日报》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文字写于2022年5月</p><p class="ql-block">照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选自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片尾曲《心愿》,唐恬词,钱雷曲,王菲演唱。王菲用空灵般的音色,从低吟浅唱到澎湃激昂,表现出对前辈的感恩、怀念、钦佩和传承。</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对战火中献身新闻事业的先辈致敬!</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