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厦门是座小城,要不,反映厦门地下斗争的小说,怎么叫《小城春秋》?小城好,小城没有“大的难处”,却有许多好处。我三十年来往返于厦门市区与集美之间,感触很深。现在,乘坐配有航空座椅的高级交通车,半个小时来到学校,没有拥挤,没有堵车,不用担心赶不上第一节课,真是好!我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赶上了好时光。我刚到集美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但是通勤路上的艰辛,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孕妇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集美地区的单位鲜有交通车。厦门教职工每周享受“一接一送”的待遇。星期一早上从岛内接往集美,星期六下午送回岛内。交通工具是一辆搭着蓬的解放牌卡车,大家都很满足。因为当时进出岛的公共汽车半小时一班,而且经常人满为患。卡车最大缺点是上下车不方便,特别是老人和孕妇。陈老师身怀六甲,每次乘车都受到特别关照。后来,总务部门接受群众意见,让实习工厂焊了个铁梯挂在车后,乘客们为了感谢孕妇的庇荫,把它称为“孕妇梯”。</p><p class="ql-block">“惠安功夫”——厦门大桥建成以前,高集海堤是进出厦门岛的唯一陆上通道。在车辆不多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海堤最怕的是下大雨、有一个周末,由于下了暴雨,海堤积水近一尺深。我们的篷车前面一辆小轿车熄火,造成海堤全线堵塞。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更遇顶头风”。饥肠辘辘的乘客们,在望不到头的车流中,只能愁眉苦脸地望车兴叹,想不到惠安籍的陈老先生还能苦中作乐。他宣布,海堤积水是因为惠安师傅功夫好,拼起石头不漏水。看着他得意的神色,大家都忍俊不禁。从此,凡是遇上海堤积水,人们都提“惠安功夫”。</p><p class="ql-block">“急行军”——厦门大桥建成前夕,海堤堵车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周末回家时遇到堵车,只有耐心等待,可是如果周一上班时遇到堵车,有第一节课的老师就没法等待了。有一次,篷车在海堤中段被堵了,前面是望不到头的车辆,大家明白一时半会儿是疏通不了的。不知谁喊了一声“走吧!”立刻有好几位老师下了车,我也在其中,因为急着赶路,大家并没有互相关照。路边一位泉州口音的司机戏谑地喊:“急行军的队伍来了” 。“急行军的队伍来了”,退伍军人郑先生条件反射地跟着喊了一句。于是,“急行军”成了我们在海堤上赶路的代用词。通勤路上,多少逸事,几多艰辛,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本文中提到的孕妇陈,惠安陈和退伍郑都已经光荣退休,我也快要回家抱孙子了,我真诚希望,在今后的通勤路上,多些逸事,少些艰辛。(本文获厦门市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感悟厦门”征文一等奖,发表于《厦门日报》2003年12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