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忠报国”——岳飞

中山七.8吕家慧

<p class="ql-block">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诗人。</p><p class="ql-block">岳飞自幼师从周同、陈广学剑学枪,武艺高强,从1128年投军起,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他为人忠勇,清白廉洁,率领岳家军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连金军都不由得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不料,宋高宗、秦桧等却一心求和,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宋老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杭州西湖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p> 岳飞纪念馆 <p class="ql-block">岳飞纪念馆(岳飞庙)原名精忠庙,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庙宇八进院落,建筑100多间,占地面积为6300余平方米,彩塑30余尊,历代名人碑刻300余通。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岳母刺字传佳话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岳飞的英雄事迹,民间广为流传。“岳母刺字”,勉励儿子尽忠报国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成为千古佳话。</p><p class="ql-block">“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 深入肤理。”</p> 毛主席手书《满江红》 <p class="ql-block">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p class="ql-block">靖康耻,犹夫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p><p class="ql-block">--岳飞《满江红》</p> <p class="ql-block">【解读】</p><p class="ql-block">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表达作者要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词人对于敌人的深仇大恨,表达了统一国家的殷切希望和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整首词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脑怀,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p> 七.8吕家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