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续上篇。</p> <p class="ql-block">2016年3月10日至4月3日,由港中旅杜丹先生策划行程、在领队陈妍带领下,上海滩19个平均年龄62岁的花样姐姐和花甲大伯,加上2个在阿根廷入团的美籍华人,共21人,远足南美旅游。旅游目的地是南美洲的A、B、C(阿根廷、巴西、智利三国的第一个字母)加秘鲁四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本美篇文章由团友应年康老师提供:照片由团友颜培基、刘可远等老师提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月12日</b></p><p class="ql-block">午餐后,库斯科观光。</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皇冠上的明珠”之美称。在印第安人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如果把世界比作人体,肚脐眼无疑是中心,古代印加人是把库斯科当作世界的中心来看待的。将本民族的某个图腾式的城市或者神庙比作肚脐,并非印加人特例,在我的旅行经历中,库斯科已经是我遇到的第三个世界肚脐眼了。其实这也不奇怪,我们中国的“中”不也有泱泱中国,四夷臣服,八方朝拜,位居世界中央的意思么。</p> <p class="ql-block">十一世纪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在繁荣昌盛的印加帝国后期达到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帝国的社会组织是非常等级制的,这种观念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布局。在印加帝国统治下,库斯科是一座用巨大石头装饰外部与广场接壤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1533年11月15日西班牙殖民者攻破了这个城市,使之遭到破坏。其后1650年大地震使古都库斯科遭到灾难性毁坏。1670年城市按照殖民者推崇的巴洛克风格重建,但西班牙人并没有把印加人的神庙,城墙完全销毁,而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再建自己的教堂、修道院。所以在库斯科常常能看到一个建筑里存在着两种风格,两种文明,却水乳交融。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库斯科建筑,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西班牙的风格,是印欧文化的混血结晶。库斯科城遭受了三番五次的被毁又重建的命运,所幸的是虽然几经风雨,但城中仍保留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和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位于中心广场,始建于1550年,是西班牙人在印加 Viracocha 宫殿基址之上,融合西班牙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与印地安人石雕艺术,花了近百年才建造完成。大教堂是当地最大的天主教堂。其外观结构比较朴实,有二个圆顶的钟楼。而其内部结构却与欧美一般教堂不一样,它有三进大厅,每个大厅有自己独立的装修风格,极尽奢华。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使用了大量金银装饰,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殖民者把自己的宗教、文化和建筑深深地锚固在印加文化的地基上。我们在教堂内看见一幅“最后的晚餐”名画。这不是达芬奇原画,而是Marcos Zapata的模仿之作。之所以大家都要来看看这幅模仿的作品,且给与很高的评价,是因为画作的创意非凡。耶稣和他门徒面前的餐桌上摆的竟是印加人的佳肴—豚鼠。一幅小小画作,反映出库斯科是一个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西班牙风格的城市。 :</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位于库斯科大教堂左侧的耶稣玛丽亚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建造开始于1559年,1654年建成,建造工程几乎长达百年。整个建筑群占地3956平方米,为库斯科历史中心最重要的宗教古迹。</p><p class="ql-block">教堂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库斯科殖民地艺术的宝库,拥有许多考古文物。1983年,作为库斯科古城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耶稣玛丽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的玛丽亚·安哥拉大钟是南美洲最大的教堂大钟。从中心广场旁边的曼塔斯大街朝西南方走,不远便可到达拉摩赛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除了精美的宗教艺术品外,还收藏有鲁本斯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达拉摩赛教堂和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街景:</p> <p class="ql-block">团友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参访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太阳神庙。</p> <p class="ql-block">在印加人语言里,太阳神庙被称为“克里干查”,意思是黄金花园。印加人在里面修建了他们信奉的五种天象神庙—太阳神庙、月亮神庙、星星神庙、雷电神庙和彩虹神庙。印加帝国最重要的祭奠—“太阳祭”,每年6月在这里举行。据说当年这些神庙的墙壁上都装饰着金箔,神庙的窗户上窄下宽,形状独特,最初也是用金银制成,但今天这些都已经荡然无存,只能看到石墙上残留的小孔,导游说这是当年做金银饰物的桩脚孔。1564年,西班牙人在太阳神庙的基础上修了一座西班牙风格的教堂和修道院。如今我们看到的太阳神庙是一个四周围合,中间有一个很大中庭广场的石头建筑物,它既有印加建筑的基因,也充满了西班牙建筑的元素,溶合是它最大特点。</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每一个踏足南美的旅游者了解这段历史,知道在南美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灿烂的印加文明,这大概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当天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月13日</b> </p><p class="ql-block">今天要去马丘比丘了,大家充满着期待。</p><p class="ql-block">清晨5:30出发,大巴一个半小时到达火车站,沿途风景迤逦,绿树成荫。只是可以明显看出经济不怎么样,公路状况也差劲。7:30坐上观光火车,沿着一条落差很大、河水湍急、奔腾向下的大河开往马丘比丘。观光火车速度不快,我们坐的是一等舱,条件不错,有茶水和小点心供应。经过1:40分钟,火车抵达马丘比丘山脚下的小镇。旋即登上进山小巴,盘旋于坑坑洼洼的盘山公路,不到半小时来到马丘比丘山门外,查验护照,核对门票,才于放行。据说这是制度,每天进山人数不得超过2500人,目的是保护景区古迹。</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火车抵达终点站“温泉镇”。在那里换乘汽车前往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号称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被称为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距库斯科120公里,坐落在安第斯山脉最难通行的老年峰与青年峰之间陡峭而狭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在印加语中,马丘比丘代表着“古老的山巅”。数百年前,马丘比丘连接库斯科的,只有群山间一条狭窄的印加古道。印加人在这陡峭的、荒无人烟的山脊上,建起了自己的城市。现在人们对马丘比丘这座古城的向往,不仅因其隐秘而逝去的光华,更因这座古城记载着印加人无与伦比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下张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人们认为马丘比丘是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3年西班牙征服秘鲁时都有人居住。考古学的发现显现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更像是印加贵族的离宫(类似罗马庄园)。马丘比丘古城建在乌鲁班巴河边2500米高的山脊上,整个城市格局呈现功能分明的区域划分:以花岗岩巨石圈出的一级级梯田的农业区;贵族住宅与神庙齐聚的上城区;民居与仓库并存的下城区。据估算,在马丘比丘居住的人数在高峰时大约750人。城内有神庙、王宫、堡垒、民宅、街道、广场等建筑,它们由纵横其间的台阶连接起来。整个马丘比丘是个石头城,无论农业区、上城区还是下城区,每个建筑都由巨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都打磨得十分光滑。石块与石块之间没任何黏合剂。这些石头中,有的重量不下200吨,据说其中一块石头有33个角,每个角都跟毗邻的石头上的角紧密结合。如此精密的建筑、细致的规划、惊人的重量,真不知当时的印加人是如何将巨石运上山,并细细分割打磨的。</p> <p class="ql-block">整个遗迹由约140个建筑物组成,包括庙宇、避难所、公园和居住区。这里还建有超过100处阶梯,每个阶梯通常由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凿成。还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间由穿凿石头制成的沟渠和下水道联系。</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最著名的是矗立在高山之巅的一块怪异巨石,被称为“日旯”, 印加人叫它“拴日石”。这块呈“凸”字形的石头看起来并不起眼,却是印加人的灵魂。印加人认为,巨石矗立之地就是世界的中心。印加人崇拜太阳,并把自己看成太阳的子孙。他们之所以把城市建在高山之巅,就是为了离太阳更近些。每当太阳西下时,他们总害怕太阳从此跌落深渊,再也爬不上来。为祈祷太阳重新回来,印加人就想象着能用这块巨石把太阳栓住。印加人拴住太阳的梦想,现在看来只是美好的神话,但这个神话有点印加宗教和文化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除了栓日石,马丘比丘还有着众多的神庙。其中的太阳神庙不仅是印加人祈祭太阳的场所,更是一座天文观测站。近年有考古天文学研究发现,每年夏至时分,太阳光正好由神庙东窗射入,十分准确地投影在庙中用来测量太阳升起点的“捆日石”上。另外,主神庙、三窗庙和圣器收藏室都是最主要的神庙。主神庙是一座三面围墙一面开放的建筑,其东西两侧石墙皆以巨石为底,并以打磨精细的石块垒砌而成,庙中还有一座巨石砌成的祭坛。三窗庙位于主神庙旁,因有三扇巨石叠成的大窗而得名。庙中立有一根石柱,据说是用来支撑屋顶的,石柱边还有一块代表天地宇宙的阶梯石刻,是印加神庙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三窗神庙。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考古学家判断,马丘比丘被遗忘在高山丛林中数百年,至今还能保留着当初模样,是因为它地势险要,没被西班牙军队找到,才逃过一劫。直到1911年,美国探险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宾汉姆在寻找传说中“消失的印加城市”时,因走错路偶然在荒山蔓草间发现了这个印加文明的最后驿站。据说被发现时,古城里散落着100多具骷髅,男女比例为1∶10。有人因此推断这里是祭祀场所,因为印加人崇拜太阳,女人被视为太阳的贞女;也有人说,那里是当时贵族聚会之地,这些女人是供男人享乐的。</p> <p class="ql-block">不管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工作者怎么引经据典来诠释马丘比丘的过去,我们眼前的马丘比丘就是一片用石头堆垒起来石墙和地基,没有屋顶,没有门窗。</p> <p class="ql-block">虽说经过几百年风雨侵蚀和地震摧残,因为都是花岗岩石头,破坏不算大。但无可否认的是,当年印加帝国的生产力水平是相当低下的,这些石头房子没有用上一根木头柱子,也不见门窗,想来当年屋顶都是用茅草覆盖的,印加贵族的居住条件也并不怎样。而同时期的欧洲已经有哥特式的尖顶建筑;比印加帝国早五六百年的中国唐代西安洛阳的大唐帝都,就更加恢弘大气、富丽堂皇了。在马丘比丘旅游指南里,反复强调遗址考古中,发现印加人对天文学和历法有相当现代的知识和测量水平。对此,我也有点的疑问。一个连本民族文字都没有的、靠结珠记事的土著民族,真有那么大的能耐,既懂天文,又知历法?但对过往的历史要求不能太高,毕竟马丘比丘是印加人自己建设的城市,只能够代表当年的印加文化和建筑水平,土著人有这等技术,够刮目相看了。</p> <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蒙蒙细雨阻挡了我们观察周边环境的视线,雨中山路尤其湿滑,攀高爬低踉踉跄跄地行走在景区阶梯,有点狼狈。好在这里海拔只有二千多米,高原反应不再困扰我们。在步履蹒跚的行走过程中,有二个问题一直挥之不去。印加人当年为何选择在这个地方建这么一个城市?此城到底派什么用场?从气候、地理、环境、水源角度考虑,可以理解印加人在此建城的选择。但后人猜测,因为这里比较高,离太阳近,方便祭祀,所以在此建城。我看看周边比马丘比丘高的山头并不少,这个理由有点牵强。说是贵族的行宫,倒也可能,只是当年建造时,并不会预感日后会有西人的入侵,行宫为何要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难道印加人真有先知先觉的本事?更令人不解的是,这块风水宝地怎么会在印加帝国覆灭后,突然消失了几百年,直至二十世纪初期才被发现?是因为瘟疫?殖民者的屠杀?部落之间的火并?不管什么理由,这么一块气候温暖、植被丰厚、水源充足的地方,怎么看都是农业生产的好地方。印加不在了,但当地土著没有理由放弃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不去耕种,马丘比丘被历史湮灭几百年实在没有道理。大概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谜团,才会有一拨一拨、源源不断的游客到这里来实地探索过去,寻究真相。神秘的印加文化把现代人折腾的够呛。</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阿瓜斯卡连特斯(Aguas Calientes),俗称“温泉镇”。我们在这里乘火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温泉镇坐落在马丘比丘遗址下方的深谷中,石崖环抱,四面环山,屹立在云雾森林和两条激流之间。</p> <p class="ql-block">镇上主街只有两条,一条是从镇广场一直依山沿河而建延伸到温泉的街。街道两旁遍布酒吧、餐厅和商店。</p> <p class="ql-block">另一条是沿火车轨道的街。</p> <p class="ql-block">团友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月14日</b> </p><p class="ql-block">清晨5:15由旅馆出发,7点飞机从库斯科准点起飞,一个小时后抵达利马机场。</p><p class="ql-block">步出机场,先去参观圣方济教堂,也称圣弗郎希斯修道院。它是利马殖民时代留下的最古老教堂(修道院)之一。遭受过几次地震破坏,所幸全部得以修复。</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有三大看点:第一,它的建筑风格,是以巴洛克为基调,同时又掺和摩尔风格。黄色的立面,大门的门套线条和雕塑极其繁琐,楼顶上有二个钟楼。修道院内有一个大大的中庭,四周用围廊串联。围廊与大厅有很美的摩尔式木雕拼花天花板,修道院的建筑装修颇为考究,选用大量的金银装饰品。当我们经过一根根廊柱, 走过一间间静室,彷佛渐渐步入一个舒缓心灵的悠缓时空。</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第二个看点是古色古香的图书馆。高朗的空间,排列到顶的老式书架,四扇天窗引入自然天光照明,四壁实木书架与阅览桌上珍藏了数千本珍本古书。图书开本有大有小,有纸质的也有羊皮的,封皮都有点变色,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在没有电气照明的时代,因为图书馆内都是珍贵的易燃书籍,晚上不能点烛火,所以图书馆只有白天开放。修道院中还珍藏了十六、十七世纪的壁画,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画家作的宗教油画。修道院看上去香火不旺,与其说是修道院,还不如说是个宗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最后看点是修道院地下的万人塚墓穴。修道院建在几万具枯骨上,不曾听闻过,大家有点怕,放弃了。我是个走过路过不错过的人,既来之,则观之。不过看到这样多白骨,甚至还在圆形地穴以头骨与腿骨排列成数层同心圆图案呈列,还是觉得毛骨悚然。这么多的枯骨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曾经见过,但那里的采光、环境以及玻璃封罩,给人以安全感。而这里的枯骨则是赤裸裸地不加任何遮盖的摆放在昏暗灯光的地下室,实在震撼。这些枯骨来之何方?问导游,说是西班牙人的主流宗教对异教徒的党同伐异,是宗教迫害、人道毁灭的结果。但教堂方面的导览解说是,数百年来圣方济教堂附近无数信众与穷人们死后葬入教堂墓区,先埋在地下一段时间变成白骨后,教堂再分门别类地堆叠排列于教堂底下的墓穴。虽说西方人对死亡的看法与东方人不同,但把神圣的修道院修建在万具枯骨之上,不知道是哪门子教义,真是开了眼。</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出来直接去了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利马的唐人街规模不大,一个国父题写的“天下为公”的牌楼,一条百米长的步行街。街道路面上用马赛克拼图镶嵌着中国人信奉的十二生肖图案,街道二边开设着银行、华人商行、和中华料理店,路边的书报亭出售着几份当地华人出版的中文报刊。在此逛街的本地人看上去都不是华人面孔,不会中文,连中国商店的营业员也不懂中国话,呜呼,沮伤无比。</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最后行程是黄金博物馆。其全称是秘鲁黄金制品和世界兵器博物馆,位于利马市蒙特利科区,是一家私人收藏博物馆。该馆展品以农艺学家、金融家、外交家米格尔·穆希卡·加略家族收集的文物为主。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十六世纪以来的世界各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做工精良,造型优美的</span>兵器,包括拉美独立战争英雄使用过的佩刀,拿破仑用过的兵器,中国古代刀剑,以及各国军服、铠甲、马具等,第二部分收藏的是从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期间秘鲁出土的各种金、银制品、木乃伊、服饰、雕刻、陶制品,对了解秘鲁历史上著名的莫奇卡、奇穆和纳斯卡文化以及秘鲁古代土著居民的习俗、生活颇有帮助,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令我佩服的是这个博物馆的主人。虽说是私人老板,不差钱,但把自己的一家一当都投入到并不能赚钱的博物馆,如果没有一点抱负理想,没有执着的追求,是很难做到的。这不光光是财力、精力、能力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爱好与兴趣。当然这位老板是有眼光的,在秘鲁比他钱多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但有他这般名气,能流芳后世的人却非他莫属,做人做到如此地步,值了。</p> <p class="ql-block">馆藏展品。照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利马,中餐馆不少,但挂着China food或者China restaurant招牌的却一家都没有,在利马中餐馆有统一的称呼,叫Chifa。这个词语的前三个字母与China中国的英语暗合,后二个字母与中国汉语拼音的“饭”字读音相仿。秘鲁人读Chifa时与广东话“契饭”的读音基本一致,而普通话登陆南美之前,广东话一统天下,因此用Chifa代表中餐馆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利马当地人都知道,凡是招牌上挂着Chifa的就有中国饭菜吃。只是漂洋过海的中餐,经过二万公里的长途跋涉,已经与其祖籍国的饭菜大相径庭。为了迎合客居地人民的口味,中国饭菜里面放了大量莫名其妙的香料,其味道实在难以恭维,只能说是一种具有秘鲁特色的中国饭菜。</p> <p class="ql-block">秘鲁的游程结束了,明天我们就要去智利。</p><p class="ql-block">离开利马之时,对这个国家还是有点留恋。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了解了印加文化,看到了秘鲁民族文化的融合,体验了利马无雨城的气候,参观了库斯科、马丘比丘的古迹。尽管秘鲁不富,贫民窟里的人们生活过得还挺艰难,但秘鲁人民的幸福指数不低,自然禀赋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假以时日,相信秘鲁一定能够赶上世界前进的步伐 。</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应老师奋笔疾书,正续写着当日的游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