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班大叔骑着小毛驴要上北京,去见毛主席的故事.........

大王

<p class="ql-block">库尔班大叔骑着小毛驴,要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准备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库尔班骑着小毛驴,唱着歌曲上北京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从小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伟岸的身材与库尔班大叔典型维吾尔族人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库尔班.土鲁木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这篇文章,这次专程到和田市、于田县库尔班的家乡游览追星......。</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还专门为库尔班提了词:“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p> <p class="ql-block">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国一“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库尔班大叔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人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央办公厅给库尔班大叔信件的回复</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委托有关部门向托格日尕孜人民公社赠送的拖拉机,库尔班的大儿子是公社的第一代拖拉机手,这个拖拉机为当时的农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1995年,中共于田县委、县政府在县城西口竖起一座毛主席与库尔班·吐鲁木握手的巨型塑像,作为教育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库尔班大叔的简介一</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于田县,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野人”。当战士走近他时,却遭到了袭击。于是,解放军把他带到村里,乡亲们认出,这就是多年前失踪的库尔班·吐鲁木。乡村干部很快让他解除了对解放军的误会,并给他安顿了住处,还帮他找到了离散的妻子和已经16岁却没见过面的女儿。  </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土改时,库尔班·吐鲁木分到14亩耕地,有了一所房子和一头毛驴。那一年,他已经69岁了。他第一次为他自己而劳动,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为社会的主人。生活水平一年年上升,由解放前的衣不蔽体、无家可归,变成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p><p class="ql-block"> 亲身体验了新旧社会转换的库尔班·吐鲁木,对党和祖国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并把对中国共产党的所有感激之情指向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见不到毛主席,库尔班·吐鲁木就设法多见见“毛主席派来的人”。</p><p class="ql-block"> 差不多每个巴扎(集市)天,库尔班·吐鲁木都要骑半天毛驴,到城里探望县委书记,他什么家常琐事都向书记说,书记讲的话他都乐意听。他还时常托汉族干部,通过翻译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忆过去的苦,思如今的甜。  </p><p class="ql-block"> 虽然想亲眼见见毛主席的愿望一时难以实现,但毛主席和党中央办公厅先后回复给他四封热情洋溢的勉励信,使他受到了极大鼓舞。他时刻想着: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劳动要去北京见毛主席。  </p><p class="ql-block"> 库尔班·吐鲁木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想亲眼见见毛主席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了。望着丰收的粮仓,库尔班·吐鲁木心里萌生出一个诚挚的愿望:多亏了毛主席,我才有了耕地和粮食,我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的丰收果实。杏子熟了,他就晾杏干,玉米熟了,他就拣几个最大的留下,随时准备带上去看毛主席。  </p><p class="ql-block"> 1955年秋,库尔班·吐鲁木家又获得了丰收,他用新打的粮食磨了面,每天从地里干活回来,就默默围着馕坑不停地打馕。他要骑毛驴到北京去看毛主席!心想把这些馕吃完了,兴许就到北京了。库尔班·吐鲁木还一遍又一遍地挑选最好的杏干、瓜干和葡萄干等土特产,准备送给毛主席。  </p><p class="ql-block"> 1956年金秋十月,库尔班·吐鲁木已经准备了上百斤的馕,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他装上自己准备的礼物,穿上节日的服装,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去了。  </p><p class="ql-block"> 时任中共于田县委书记李玉轩下乡检查工作,听说库尔班·吐鲁木骑毛驴上北京去了,便着急起来。此时,正好有一辆军车经过,李书记向司机说明情况,立即弃马登车前去追赶。数小时后,李书记追上了库尔班·吐鲁木,好不容易才把他劝回。  </p><p class="ql-block"> 被劝回家不久,库尔班·吐鲁木又上路了。听到消息的乡亲们纷纷赶来,劝他别走,却怎么也劝不住。最后还是县里的干部亲自赶来告诉他:于田离北京太远了,骑毛驴根本走不到,再说你又不懂汉语,一路吃住、问路都有困难。好歹总算劝住了库尔班·吐鲁木,但他心里却更坚定了要去北京看毛主席的念头。  </p><p class="ql-block"> “骑毛驴去不成,那怎么办呢?”被劝回家的库尔班·吐鲁木不甘心就这样去不了北京,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每天,他站在公路上拦汽车,停下车的司机听了他的想法,都只是笑着摇摇头,善意地婉言谢绝。以后,他只要见到上边来人了,就要打听毛主席的情况,他还是想见毛主席!  </p><p class="ql-block"> 他说:“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驴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  为此,和田专区书记黄诚专程到库尔班·吐鲁木的家里看望了他,告诉他,从和田到北京坐汽车都要近一个月,骑毛驴是根本不可能到的。黄诚鼓励库尔班·吐鲁木,好好生产,争取更大的丰收,相信会有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天。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新华社新疆分社的一位记者前来和田专区采访,正好遇见和田专区召开三干会议。在专区食堂里,黄诚见到了这位记者。两人吃饭时,黄书记向记者讲述了库尔班·吐鲁木要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的事。这位记者立即赶到于田县,采访了库尔班·吐鲁木。  </p><p class="ql-block"> 王北难是曾担任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王恩茂的女儿,她回忆道:1954年春天,父亲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去南疆考察工作,汽车刚刚驶进和田专区于田县,就被一个维吾尔族小女孩挡住了。她说:我叫艾妮亚孜汗,父亲叫库尔班·吐鲁木,听乡干部说有个大领导要路过这里,想请大领导去她家坐一坐。  王恩茂见到了库尔班·吐鲁木,老人向王书记表达了自己特别想见毛主席的愿望。王恩茂问他:你怎么去北京啊?老人说:我骑着毛驴去。王恩茂问他:你知道从新疆到北京要走多久吗?老人说:毛主席给我们新疆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我要感谢他,我要见他,我要亲口对他说:感谢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王恩茂高度赞扬了库尔班·吐鲁木的精神,答应有机会一定让他到北京去。这让老人兴奋了很久,他劳动的热情更加高涨,生产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并被评为劳动模范。 </p><p class="ql-block">  1958年6月,和田专区组织优秀农业社主任、技术员和劳动模范去北京参观农具展览会,库尔班·吐鲁木也荣幸地加入参观之列。喜讯传来,老人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珍贵礼物,第一个来到县城,与代表们一起乘飞机来到了北京。  1958年6月28日,是这位历经了无数辛酸与坎坷的75岁老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他和大家乘车到达中南海。中南海接见厅旁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库尔班·吐鲁木送给毛主席的礼物:两小袋杏干、桃干、葡萄干及两块手工织成的土布。  </p><p class="ql-block">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说,毛主席来了。顿时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大家走来,并向大家招手致意。库尔班·吐鲁木更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次欲走出队列。 </p><p class="ql-block">  合影完了,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库尔班·吐鲁木的面前。毛主席伸出了温暖的大手,库尔班·吐鲁木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随后,他随毛主席来到藤条圆桌旁,桌上摆放着他送给毛主席的礼物。毛主席握住他的手,用浓浓的湖南口音说:“新疆的少数民族老百姓多好啊,这么大老远的还要骑毛驴来看我。谢谢你!”这时,站在一旁的新华社记者侯波抢拍下了那张流传久远的照片。</p><p class="ql-block">1975年,库尔班大叔因病去世,享年92岁。</p><p class="ql-block">第一:库尔班大叔懂得感恩;</p><p class="ql-block">第二:对信念的执着;</p><p class="ql-block">第三:对人友好,乐于助人,所以能够长寿。</p><p class="ql-block">这三点是我辈学习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