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曲、歌、舞、韵,美到极致。且有三个版本)

玩石不恭居士王家干

<p class="ql-block">强烈推荐这个视频,理由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无锡刚解放时,一生贫苦潦倒的民乐奇才瞎子阿炳已病重,疏琴已久。经医治稍有起色,他抱病练习,三天后功力恢复。后,仅录制了《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便与世长辞。故,我们能听到《二泉映月》,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因为,《二泉映月》乃中国民乐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 二,填词者毛翰才高八斗,其为《二泉映月》的填词字字珠玑,紧扣每一音符,字字句句直击听众心灵。可谓把握精准,解透了阿炳悲苦,愤懑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三,二胡演奏者许奕的演奏水平非常高,十分接近阿炳的原奏。做贼的眼贼亮,偏让琴师去作瞽。许奕的演奏仅有的不足,恐怕只是无法从内心最深处拉岀穷苦盲琴师的悲苦,孤独与无助。</p><p class="ql-block"> 四,演唱者李煜惜的声音清澈明丽,有很强的穿透力。她对曲词的理解深刻,仿佛就是阿本人在与命运抗争。一根苦竹,一城知音半城苦…随着舒缓张驰,如泣如诉的吟唱,我们对瞎子阿炳”比孤独更孤独,比无助更无助"的悲苦生活感同身受。直听得眼睛湿润。</p><p class="ql-block"> 五,应该说,北京舞蹈学院的伴舞很好地诠释了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很好址诠释了阿炳生活的那个腐朽黑暗的社会。只是,群舞似乎不那么适合。从效果看,视频中的双人舞,三人舞就比群舞好。再一个,不知为什么没安排独舞,这样表现孤独,悲苦,无助岂不更好?(一孔之见,一家之言。见谅)。尽管如此,由于灯光,配器,舞美的到位,暗色的背景,冷色的泉映以及舞蹈演员基本功扎实且非常投入,用舞蹈语言较准地表现这部经典,这部舞蹈乃属上乘之作。</p><p class="ql-block"> 孔子厄而著《春秋》,曹家败而有《红楼》,阿炳苦而岀《二泉》。总之,集乐曲,舞蹈,吟唱于一体的《二泉映月》非常值得我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歌曲版)</p><p class="ql-block"> 阿炳作曲 毛翰填词</p><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p><p class="ql-block">一城知音半城苦;</p><p class="ql-block">一根苦竹,</p><p class="ql-block">替我探问人间的路;</p><p class="ql-block">泉水悠悠寒与暑,</p><p class="ql-block">月光淡淡有亦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人生百年能几度?</p><p class="ql-block">东西南北 ,</p><p class="ql-block">不知何处是归宿?</p><p class="ql-block">我来到这个世上,</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谁知道我心中的苦?</p><p class="ql-block">琴声有泪泪已尽,</p><p class="ql-block">惟愿那山中泉依旧,</p><p class="ql-block">惟愿水中月如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命运弃我,</p><p class="ql-block">弃我秋风茅屋;</p><p class="ql-block">只有那天边一弯月,</p><p class="ql-block">翻过芦墙来看我;</p><p class="ql-block">看我比孤独更孤独,</p><p class="ql-block">看我比无助更无助;</p><p class="ql-block">可恨苍天不公,</p><p class="ql-block">做贼的眼贼亮,</p><p class="ql-block">偏叫乐师去作瞽!</p><p class="ql-block">瞎子阿炳已死掉,</p><p class="ql-block">没有死的只是那一把二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炳一生穷,</p><p class="ql-block">阿炳一世苦;</p><p class="ql-block">弦歌三百首,</p><p class="ql-block">首首不果腹;</p><p class="ql-block">天生我才有何用?</p><p class="ql-block">天妒我才我何辜?</p><p class="ql-block">谁为我一哭?</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孙元亮在朋友圈说:昨日我发帖后,王家干先生连续点评有关《二泉映月》的即兴感慨,现集中发表,并配上其演奏的二泉映月,以供网友们欣赏。</p><p class="ql-block">王家干跟帖说:孙元亮先生所言极是!上帝既然给盲人关了一扇门,就必然还给他开上一扇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江南还出过一位盲艺人孙文明,代表作是《流波曲》、《弹乐》。他的成就几乎可以与阿炳比美,1962年他被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请去教学,做了一段时期不是客座教授的教授,因他没有可以当正式教师的身份,为现有的体制所不容,几个月后重又回到他原来居住的小镇,原本他可以像过去一样继续在茶馆、小吃馆卖艺谋生,但这一下他自以为自己的身价已经很高了,不愿到那些普通的场合去了,他忘记了艺术是植根于民众之中的特点,最后在贫病交困中去世,当时只三十多岁。</p><p class="ql-block">我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见过很多拉胡琴的盲艺人,在此以前,民间二胡拉得好的几乎都是盲人。</p><p class="ql-block">那时乡间靠算命糊口的“瞎先生”身上常背着一把二胡,有时能即兴把被算者的“流年”用胡琴自拉自唱起来。泰兴县文工团、金湖县淮剧团、高淳文化馆都有正式的拿工资的盲人琴师,尤其是高淳文化馆的盲人馆员(中级职称)翟光喜,水平相当高,不但拉胡琴、手风琴、弹钢琴。还能作曲,给钢琴调律,心中居然有国际标准音高。</p><p class="ql-block">我曾在新华日报发表过《盲人与胡琴》为题的文章,结尾是这样说的:正因为他们眼睛失明了,花花世界对他们的干扰就少得多了,他们才得以专心致志获得成功。因此我经常想:如果我眼睛也瞎了的话,胡琴才可能会拉得更好一点……</p><p class="ql-block">记得著名的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写过文章说及这种现象:我们为一个阿炳去世而感到遗憾,却忘记了还有许许多多像阿炳那样的民间艺人挣扎在贫困线上。当时有人议论过,说这是右派言论。</p><p class="ql-block">胡琴原本只是江胡艺人卖艺、穷人行乞的工具,在近一百年间有很大的发展,推动它登堂入室、走向世界的巨人周少梅、刘天华、华彦钧(阿炳)都是在贫病交迫中离世的。现在许多二胡演奏家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尽管他们自己并没有博士学历),音乐专业副教授、教授的上课金已涨到每课时2000元以上,他们真可谓名利双收,正享受着现代化的荣华富贵。但可爱的二胡并没有忘记最底层的艺人,君不见现在仍有不少“二胡”在帮助着盲艺人和最下层的艺人在街头谋生吗?</p><p class="ql-block">阿炳自己说过:“我是吃喝嫖赌的精”。他的眼睛是梅毒第三期所致,二十五六岁时先瞎了一只,做道场法事的施主就是挑容貌出众的道士,一个“独眼龙”,就很不雅观,少有人邀请他去了,他的经济来源越来越少,恶性循环中到三十五六岁时另一只眼睛也彻底看不见了。世界上从此少了一个英俊潇洒的道士,而多了一个永垂不朽的民间音乐家。</p><p class="ql-block">阿炳不是先天的盲人,他明眼时,十七八岁就是道士中最优秀的乐手。他的生父是道观的当家主人,他则是有名的“小k”,后来虽然眼睛瞎了,但心中却更明亮了!他在世态炎凉中看破了一切,这才能弄出让所有人都能感动的《二泉映月》。</p><p class="ql-block">评论家众口一词,都说阿炳是在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和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但我的良师益友、著名二胡演奏大师、《战马奔腾》的作者陈耀星说:阿炳分明是在炫耀自己年轻时曾经的辉煌和失落后的感慨。我同意陈耀星大师的这一说法。芸芸众生中即使是最成功的人,也有各自独有的某些失落,这就是所有人都能在《二泉映月》感受到的共鸣点。阿炳当年录音时,自己已经没有乐器了,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学者从乐器店里借了胡琴和琵琶,给他练了几天后这才开始进行的。阿炳也就是匆匆上阵,随手拉拉,说他拉的就是《依心曲》——心里怎么想就怎么拉。他翻来覆去捣鼓了七分多钟,这就是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乐曲,如果再给他拉一次,版本绝对和那一遍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当时阿炳自己也不满意,旁边有人用怀疑的口吻询问他时,他再也不肯演奏了,并把给他的录音费五万元(相当于五元)人民币摔在地上,愤愤地说:我说不要钱就不要钱……</p><p class="ql-block">不过话得说回来,原始的录音在那,如果阿炳参加现在的二胡考级和比赛,能不能通过都是问题。假如阿炳当年在无锡街头一边演奏一边叫卖说:我所拉的乐曲将来是会流芳百世的,你们各位要好好听啊!人们肯定会一起骂他瞎子瞎嚼三观经!</p><p class="ql-block">精品是尘埃落定经历史鉴定后,大家公认的最好的东西。当时有哪一个人能独具慧眼把他当成人间稀罕的宝贝而对他加以保护起来?</p><p class="ql-block">世道不幸文人幸,苦难有时是成功的前奏,而既想荣华富贵,又想流芳百世;既吃粑粑又蘸糖,两全其美的事太少了。</p><p class="ql-block">(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王家干。)</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二泉映月》歌曲版本</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陈桂兰唱的版本</p> <p class="ql-block">洋人和天籁童声</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王家干,男,1945年8月出生,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国家二胡考级考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他自幼喜爱艺术,10岁习琴,13岁被特招入艺术师范,16岁至专业文艺团体,由主胡而指挥,由指挥而作曲,由作曲而作词,由作词而作诗,由作诗而作文。曾任靖江县歌舞团、六合县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六合师专音乐老师、六合县文化馆常务副馆长、六合区文艺创作室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王家干一生以“手艺人”自居。自称“不甘寂寞的小人物,不肯盲从的老百姓”。“不信天命信拼命”是其座右铭。信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不吹牛、不拍马、不落井下石、不墙倒众人推”。极力“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但也“嫉恶如仇、针锋相对”。追日追月追真谛,觅琴觅弦觅知音。有感而发创作,很少无病呻吟,且为文始终坚持四个标准:民众欢迎、行家认定、总编放行、自己过瘾。曾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弦外集》、《中外诗歌精选》、《现代诗歌精选》。参与过《江苏二胡考级教材》和《放歌南京》等书的编辑。长篇传纪文学作品《芬芳人生》(经典《茉莉花》收集加工者何仿传)在南京出版社付印出版。也曾应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邀请,于2004年率领12名民歌手进京录制了20多个江苏民歌专题节目,在央视的多个频道中向世界播放过。退休后被南京《都市文化报》和《周末新江北报》聘用主编文化副刊。先后参加南京钟山民乐团和南京市文化馆的群星民乐团,演奏二胡、高胡、板胡、中胡及自己改良的三根弦的胡琴。1983年率先发起举办雨花石展览而担任过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二十载,现仍任其顾问。70岁后依然在全国的征文和南京市的器乐创作和比赛中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其中《灵岩石说》获中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二等奖、《妹打号子哥等待》获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等奖和创作奖。</p><p class="ql-block">王家干2007年被南京民乐团邀请,任其在因特网《西祠胡同》的《金陵乐谈》的版主,并兼任《雨花石文化园》的首席顾问和名誉版主。曾被西祠胡同《六合人家》评为十佳网友。2017年获江苏省百名健康文化老人称号,2019年获江苏省最美文艺家志愿者称号。2020年获江苏省学雷锋先进称号。2022年1月被新成立的六合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聘为名誉主席。百度里输入“王家干”可看到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为他摄制的电视专题片《跨界奇人王家干》(上下集)和他演奏的很多视频及大量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