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场知青系列故事(13)

老陈(7323886)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题图照片:这幅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云南农场知青,为了有一个安稳的“家”,自己动手,上山伐木,解决了没有床睡觉,没有桌子板凳用的困境,跨出了准备在边疆扎根一辈子的第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开全(本文作者)1971年4月22日从重庆石门中学支边来到一师一团二营八连,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50年前的八连小河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到深山里伐木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4年6月26日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撤销云南生产兵团建制,改制为国营农场,我们一师一团二营八连改制后的名称叫:西双版纳农垦分局景洪农场二分场八队,此时我们来到兵团已经三年多了,还住在茅草屋里,睡的是“竹篾笆”床,桌椅板凳什么都没有,换洗衣服都放在支边时带来的行李箱里边,用几根木桩搭成一个架子,行李箱放在上面当桌子用,写信和摆放日常用品都在上面完成,没有一个“家”的感觉,好象我们在这里是临时的,住一段时间要走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团改制为农场后,没有了所谓的“半军事化”管理,从兵团战士改叫农场工人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名称的改变,但我们知青心中就有了一个回不去老家的想法,因为我们成为国营农场的职工,有国家供应的口粮,有工资。这种身份的转换,使我们有了长期扎根农场的打算,而且当时也有一些知青结婚安家了,无形当中大家都在开始作长期安家的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周碧德,1971年4月22日从重庆石门中学支边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八连,后调二营五连,团部工程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于这些想法,我约了几个耍得好的重庆知青,有周碧德、钟玉良、王长玉、王芝银、余长芬一起商谅,准备到山里去伐木,找一些木料回来,做一些实用家具,解决日常生活所用,大家都非常赞同,决定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连队后面的大山里去“伐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这几个人当中,周碧德会木工,伐木的技术问题由他负责解决,我和钟玉良劳动力好,砍树改料都不是问题,三个女生很勤快,负责做饭。一切商谅好以后,我们准备好伐木用的工具,有改锯、断锯、斧头、蚂蝗钉、锉刀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就等机会上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面照片是(左起)王芝银、余长芬、王长玉在连队苗圃地合影。她们都是1971年4月22日一起支边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八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次上山伐木是什么时候,具体时间现在也记不清了,应该是74年的年底开始的,虽然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但当时上山伐木的情景,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肯定是一个星期天,我们6个人带上伐木工具、米和菜及炊具就上山了,我们翻过连队面前的橡胶林地的山坡,走到这面山的阴面,顺着一条小路下到山沟底部,当我们来到这条山沟对面一个斜坡时,发现了一棵不知是被谁砍倒的一棵大树,直径差不多有80厘米,横倒在斜坡上,看样子这棵树被放倒很久了,树杆的枝桠已经被清理干净,树皮已经开始腐烂,我们用斧头砍刀剥开树皮一看,原来是一棵名贵的“红香木”树,这么大的“红香木”,就是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可把我们高兴坏了,立即动手,将树皮剥去,用断锯将树杆锯成2米长一段,因为树杆太大,要断一段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断木料也是一个技术活,锯的时候,要锯得正,不能锯斜了,一但锯斜了,锯起来很费力,树杆的端面就斜的,就会影响下一步改料。由于有周碧德这个内行指挥,我们断料的工作还是进行比较顺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钟玉良,1971年4月22日支边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八连,后调十三队任卫生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断好一段料后,下一步就是改料了,改料之前要先搭一个马架,再将断好的料推上马架,因为我们找到的树木很大、很重,要将它推上马架,很不容易,我们砍了一些小树杆,做成轨道式的通道,将断好的料横放在上面,再用小树杆当作撬棍,利用坡度的落差,慢慢的将断料撬到马架上,用蚂蝗钉固定,就可以开始改料了,我们将树木改成20公分厚的大板运回连队,要把改好的大板运回连队,也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我们改的木料在山沟底部,全靠人背到山顶,再从山顶顺着山坡拉回连队,走下坡就很轻松容易,背上坡就困难多了,一人背一块大板,从沟底到山顶,中途要休息很多次才能到达,现在想起背大板上山的情景,都感到十分艰难。我们能够挺过来,真是十分不容易。就这样我们3个男人改料,3个女人做饭,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完成了在大山里的伐木。将那一棵大树全部改成了大板,背回了连队,这期间已在分场小学当老师的邓其伟,在农场值勤队的扬和平,也偶尔回八队和我们一起伐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邓其伟,1971年4月22日从重庆石门中学支边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八连,半年后调营宣传队,兵团改制后调二分场小学任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山里伐木很累,我们几个人为了改变没有基本生活家具的现状,长期坚持自已伐木,这在当时的知青中是不多见的。从大山里把木料弄回来,这只是第一步,后继工作还有很多,还要把大板改成2公分厚的木板,或改成木方,才能做家具,这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连队会议室茅草棚里,搭了一个马架,长期在这里改木料,那段时间只要有空,我们就坚持改料,现在我也记不清楚了,我们坚持了多久,最少是我调到州公安局之前我们一直坚持改料。但最终也没有把伐木回来的大板改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和平,1971年4月22日从重庆石门中学支边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八连,后调一团执勤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连队改料这段时间,周碧德给我们每个人做了床、桌子、写字桌、板凳等基本生活家具,我做了一个一米五宽的床、一个园桌、一个写字台、几把椅子和方登,有了这些成果,觉得这一两年来的辛勤付出也值了。在那些年代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那些家具,现在看来那些家具是不值钱的,也没有什么特别好,但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9年知青大返城时,我放不下这些家具和木料,我到分场找到开拖拉机的罗建生(三团调到八连的重庆知青)帮忙,把未改好的木料拉到农场修造厂周碧德处,让他用带锯帮我把木料改好。返城时我将园桌和木床拆散与木料一起打包托运回重庆。后来我结婚安家时,用我带回来的木料做了一套家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很风光的,上等红香木做出来家具也很体面,我带回来的园桌和木床,一直都在用,用了很久我都舍不得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那段伐木做家具的经历,心里都是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为什么这样做,我也说不清楚,难道当时仅仅是为了改变生存条件吗?我也不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文列举的照片,都是当年参加过大山里伐木的八个人,都是我的同学和战友,我们几十年一起走过,结下深厚的同学情、战友情、姊妹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面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拍摄的,我坐园桌傍边看书,这张园桌就是知青大返城时我从云南带回来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