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东达山(川藏行之七)

歌声

<p class="ql-block"><b>  晨,似有清雾绕山。海拔不足3000米的竹卡村却未见鸟语花香,低矮的灌木难以遮盖山体。近山褐黄,远山若黛。村边的澜沧江却有如天降,气势磅礴。只见她被两岸几乎垂直下切的山体紧紧地挤压着,没有浪花的飞溅,也没有滚滚的滔声,却是洪流翻腾,奔涌而来。穿过村庄,狂泄而下,一个转弯就不见了踪迹......</b></p><p class="ql-block"><b> 当霞光散尽,我们已经在盘山的路上了。盘山而行是这些天必修的课程,已经习以为常了。山体大部分裸露着,稀疏的灌木丛点缀着斑斑青绿。路况较好,来往的车辆也不多。车内反复播放的民歌已经不足以让我们兴奋,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通过觉巴山后继续前行,去翻越东达山。转过一个弯道,几个步行者的身影出现在前方不远处。放缓了车速,去观察这些勇士。他们的装束基本相同,都是头带大檐的遮阳帽,脸部用防晒巾遮盖,身穿冲锋衣,手持登山杖,脚下的旅游鞋已分辨不出了颜色。每个人都背着较大的背包,行走的非常吃力。虽然从他们身边走过,却很难分辨出男女。我们摇下车窗向他们招手致敬:"加油,勇士们"。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微微的点头给予回应。</b></p><p class="ql-block"><b> 铺满砺石的大山已经没有了绿色。只是在山石的夹缝中生长着一些零星的小草,微黄色的它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海拔4000多米,不仅空气稀薄而且气温也很低。阵阵寒凉的山风在山间舞蹈,鼓起浮云翻卷。而那些用双脚去丈量山高的步行者会是一种什么体验。他们需要多坚强的意志,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呀。又是什么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呢?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不觉眼睛湿润了起来。那是被他们所感动......</b></p><p class="ql-block"><b> 离开如美镇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已经站在了5000多米的东达山顶。大家都很兴奋,站在山口放眼望去,到处都被皑皑白雪覆盖,到处都是重重叠叠的雪峰。山风鼓动着我们的风衣,浮云盘旋在我们的脚下。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了起来,胸中充满着豪情。不惧那寒风泠冽,不怕那高山缺氧。佇立山头,张开双臂,放声呐喊着。那是在向雪山致敬!也是在为自己喝彩!</b></p><p class="ql-block"><b> 要下山了,下意识地回望着上山的路,多么希望能看到那些步行勇士的身影......</b></p><p class="ql-block"><b> 要赶路了,再深深地吸上一口高山那清洌的空气,再望一眼这巍巍雪山......</b></p><p class="ql-block"><b> 轻轻地道一声: 再见了,雪山。再见了,东达山......</b></p> <p class="ql-block"><b>  从东达山口下来半个多小时后,路面平缓了许多。虽然仍在3700米左右,但感觉好像到了平原。清清的玉曲河慢慢地走来,相伴在左侧。低矮的灌木和针叶松郁郁葱葱,为群山增添了绿色和生机。下得车来休整休整,里程碑显示的是:3888。还有1000多公里就到拉萨了,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b></p><p class="ql-block"><b> 前进,前进,向着怒江前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2年5月4日於长春</b></p> <p class="ql-block"><b>注明:部分图片来自网上,一并感谢拍摄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