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无非求一碗热汤暖饭。节假日团聚,最安慰人的,无疑就是那些热气腾腾的美食了。潜藏美食背后的,则是一次相聚,一种习惯,甚至一段人生。</p><p class="ql-block">这个五一节没有外出,宅在家里干活(收拾自己小院的一亩三分地),今天中午大哥让我们过去吃饭,大哥请几个老同学,也是我们小时候的邻居,炳良哥和长安哥,大家在一起叙叙旧,自然也谈起小时候在一起的旧时光,吃着聊着,谈着、谈着,自然的聊起了老城,聊起了钟楼、古楼、老城根和回民街、小南门等。</p> <p class="ql-block">西安拥有太多有故事的大街小巷或藏于市井之中,或藏于霓虹之后,每个老街都曾人潮熙熙攘攘,藏着岁月与过往,如果你想了解西安,不妨往老巷子里走一走,让时光缝隙里所有的日与夜,被新的人与故事悄然填充。</p> <p class="ql-block">对于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来说,网红小吃、时尚快餐,固然具有极强的诱惑,但还是抵不过从小到大舌尖上的记忆。在西安城墙根下,有一条老西安人的宝藏美食街。</p><p class="ql-block">我前年曾在“马蜂窝上”写过一篇:西安老城漫游记。主要是写了西安回坊的风土人情、吃吃喝喝。这几年没有去旅游,在马烽窝上基本上不写游记了,改在美篇上写写文章。</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一共有18座城门,要说到最地气的,勿幕门大概算一个。这座城门记录了西安城的近代历史,因纪念一位革命先辈而得名,如今还有着西安城里最火热的早市、夜市。外地游客对它了解不深,老西安却视它为美食宝藏地。</p><p class="ql-block">勿幕门位于西安南城墙西段,地处朱雀门和含光门之间,老西安人更习惯称它为“小南门”。</p> <p class="ql-block">“小南门”位于朱雀门和含光门之间,是西安城墙18个城门中唯一的单孔门洞城门。</p><p class="ql-block">别看地方不大,但在这里藏着西安人抹不掉的市井记忆:热闹的早市、扎堆的老字号美食、新近的咖啡酒吧……这里有的,是西安“市井烟火”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单孔城门,没有西安其他城门恢宏的气势,吸引不来外地游客关注的目光,仿佛天生一副平凡模样。不过于西安城和西安城里的人来说,它一直都是“宝藏”。</p> <p class="ql-block">清晨,穿梭在人潮之间,听着讨价还价声,看到的不只是人来人往,还有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买到的不只是水果时蔬,还有绵长温暖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小南门早市一般早上6点开始,到10点左右结束,附近早起的人们徜徉在早市里,这家挑一挑,那儿选一选,碰到熟人热情地打个招呼,好不悠闲。</p><p class="ql-block">晴朗的早晨,阳光穿过树枝缝隙洒在路面与城墙上,走在热闹的早市上,一种名为岁月的感觉陡然袭来。</p> <p class="ql-block">小南门里的夜市和早市一样火爆。烤肉的嗞嗞声,各式食材爆炒在锅里欢腾的沙沙声……夜市的生活是大写的惬意。</p><p class="ql-block">每一个落座的本地人,或是闻名而来的游客,吃着、喝着、聊着,完了沿着美丽的顺城巷遛一遛,全当消食了。</p> <p class="ql-block">作为西安的美食地标之一,这里有很多十分具有陕味特色的地道美食。</p><p class="ql-block">小南门周边美食众多,都是西安人最爱去的老店。阿龙烧烤、惠记粉汤羊血、天发芽、诚信和葫芦头泡馍、西域椒麻鸡、月亮炒面坊等等。</p><p class="ql-block">先说一下葫芦头泡馍,葫芦头泡馍用骨汤、肥肠、粉丝的完美搭配,麻、辣、鲜、香的味觉组合,让“老陕”们三天不吃想得慌。</p> <p class="ql-block">西安最小的城门洞,小南门,进去向西是报恩寺街,全长300多米是很多老西安小吃的发源地 ,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本地人,买卖也都是正宗的西安忒色美食,有些美食就不应坐在富丽堂皇的餐厅里吃,他原本就是街边小吃,坐在路边,掰着馍,剥着蒜,喝着小酒 看着路人……</p> <p class="ql-block">一碗正宗的粉汤羊血,兼具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鲜嫩,入口光滑,调料多样辣香扑鼻,助人食欲,有利消化。</p> <p class="ql-block">极具“西域”美食特色的新疆椒麻鸡,肉质嫩爽不柴,新疆的皮芽子、辣椒搭配清香椒麻的青花椒,肉香、辣香、椒香完美搭配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今天带大家吃的是小南门三绝的椒麻鸡,椒麻鸡是一道来自新疆的凉菜,以整只鸡作为主菜,伴以洋葱,青辣椒等佐料。我们两个人点了个整份加了一份面一个馕,正常饭量的朋友就足够了。上菜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洋葱那种带着刺激的香气,汤汁泛着夕阳一样的颜色,让人充满食欲。</p><p class="ql-block">吃到嘴里的时候,你会发现完全没有鸡肉的生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微的麻味,这种味道是丰富的,不单是花椒的麻,是有很多种食材的完美搭配,如同香水一样。它的味道微弱的挑逗着你的味蕾,可又不会让你一次就享受够,如果来到了小南门,没有理由不尝试一下这个美食游戏。</p> <p class="ql-block">葫芦头泡馍是陕西西安特有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醇汤浓、馍筋肉嫩、肥而不腻闻名于国内外。其烹制工艺精细,合理使用多种调。最重要的是处理肠肚、熬汤、泡馍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肠肚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做出美味的葫芦头。</p> <p class="ql-block">葫芦头,即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其熟后收缩状似葫芦头,故名。葫芦头泡馍即以此段肥肠与掰碎的饦饦馍加其他辅料、调料用滚沸的肉汤泡(浇泡)制成。</p><p class="ql-block">饼是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饩饩馍,必须由顾客掰成如黄豆大小的馍块,以便浸汁入喳。</p><p class="ql-block">馍碗进入厨中,厨师取切好的熟肠、肚、猪肉、鸡肉各数片,整齐地排放在馍上,配以水粉丝,用滚开的沸汤反复泡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丝、辣椒、香菜、添上汤汁,这就成了大肉葫芦头。海味葫芦头是在大肉葫芦头里加人海鲜,如虾肉、鱿鱼丝、海参等即成。</p> <p class="ql-block">馍块绵筋,汤鲜肉嫩,滋味浓香,食时佐糖蒜。以西安小南门天发芽葫芦头泡馍馆制作的为佳。</p> <p class="ql-block">小南门内是美食的天地,是烟火的聚集,感受城根记忆,品味地道美食。还等什么?趁着假期逛一逛吧。即使你没有时间去,也总要回忆一下过去,你曾在小南门吃过什么饭?喝过什么酒?和那些朋友、同学一起?哈哈,回忆一下往事也是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当然小南门内的历史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但还是略讲两句。小南门是西安城墙除东西南北四座明代古城门以外,于民国时期所开辟的新城门之一,。小南门,只是俗称,现在的市民,多半不知道小南门的正式名称。在民国年间,开辟了小南门之后,正式命名为勿幕门,为的是纪念辛亥革命名人井勿幕。</p><p class="ql-block">俱往矣,现在的小南门,似乎没有人对他的历史太感兴趣了,但似乎没有人可以拒绝小南门里大大小小的馆子,他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宵夜江湖街,无论是路灯下岁月的明灭,还是时代巨变的波澜。最终,都不留痕迹地投射在食物上,化作平凡的餐食,使得每个仔细品味的人,都沉醉于餐食的饕餮之中。</p><p class="ql-block">这样爱恨交织的戏码无数次在小南门上演着,有人在酒局上趁着醉意开始告白;有人喝大了和伴侣互相对骂;也有人神情落寞的默默喝酒。</p><p class="ql-block">回味一下:西域椒麻鸡的味道非常不错,旁边的小竹签烧烤也是很多年的老店了,还有葫芦头泡馍、粉汤羊血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在小南门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回忆,总有人和我说:“哎,那家店我和前任吃过。”“这家店味道不错,我们在老城住的时候经常来。”“这家店我以前在里面喝大过。”</p><p class="ql-block">哈哈!那些经历过的爱恨情仇,最后都化解在小南门的菜市场,或是夜晚酒足饭饱后的一个嗝中。</p> <p class="ql-block">西安的灵魂,可能在城墙根儿下那激昂的声声秦腔;可能在老西安人沉迷的泡馍馆子;可能在热闹古老的西仓集市上;可能在那些被高楼遮蔽的小街窄巷里,也可能在五味十字、马厂子、桥梓口等等这些专属西安的地名里。</p><p class="ql-block">古城墙、老街巷、市井人情在楼宇森林与都市洪流中,更加显得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城墙内,保留着老西安人的生活方式。尽管我们搬出城内,但以然怀着老城,惦记着老城,留恋着老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