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 )最好的登山队</p> <p class="ql-block">自从见过秋山的竹林雪景和落叶溪林,我就想领略秋山的四季。一晃两年过去了,溪林的叶子长了又落,不知是什么模样;杜鹃花开了又谢,不知辜负了多少芳华。</p> <p class="ql-block">暮春四月,好容易等到一个最好的驴友队发英雄帖,再不进山,对不住这大好春光了,于是跟随八辆车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台岭方向朝秋山进发了。</p> <p class="ql-block">我一坐上车,车上的人就说:“我们是永新最好的户外队”。当我在群里看到“野花不要采,垃圾带下来”的布告时,就知道这个户外队不简单,但我还是问:“为什么?”“因为是华哥带的队。”我继续问:“华哥为什么这么牛?”“因为包容”。沉默了一会儿,有人补了一句:“还有闲云,她今天很想来,因为疫情,来不了”。闲云我知道,在防疫站工作,一个朴实低调女孩,却能在江湖上拥有仅次于华哥的名号,想必也是因为胸襟的开阔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原定10人的队伍,扩展到40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原定7点半出发,过时不候,结果还是候了,没落下谁;八辆车各自等齐了人,陆陆续续出发,八点半左右在进山路口走散了。一小撮人有气无力登山,忐忑沮丧之际,突然从远处飘来粗犷的歌声,“是华哥”!大家立刻振作起来,在山道上大声呼喊,下面的人也大声应答,一一对上口令暗号,各路人马胜利会师,个个笑逐颜开。</p> <p class="ql-block">这个户外队,有最好的登山向导兼安全员。经验老道的驴友,几乎每个月至少登一次山,秋山的峰,禾山的脉(秋山是禾山山脉最高峰),摸得门儿清。队友除了手机联系,还配置了五、六部对讲机,不担心迷路。户外队还有好几个又酷又帅的摄影师,包括大名鼎鼎的“驴村村长”东里光昕。他们扛着单反相机,象练了轻功一样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等在最陡的坡上,拍着最美的攀登者的身影,同时说着最有力的鼓励的话语。当然,最有特色的就是华哥的歌了。他握着蓝牙话筒,一路高歌。一个人,顶一个战时文艺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华哥又称“户外歌”,他一路攀登一路唱,歌随山转,景随歌移。登山时有伴奏的歌,很有韵律,可以调匀呼吸,缓解疲劳;休憩时有抒情的歌,放松治愈;登上山顶,有庆祝的豪迈之歌。所有登山的人,都在这热情洋溢的歌声里变得轻松愉快,有时忍不住一起唱,更多的时候,在歌声里努力攀登,仿佛这登山的动作,是伴歌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四个小时的攀登,四个小时的歌声催眠,等大家齐聚山顶时,多久没唱歌的人,都能纵情高歌了。华哥是主唱,周边围着庞大的合唱团(有几个是许合子合唱团的精英)。包容和热情产生了空前感染力和凝聚力,名不虚传,果然是最好的户外队。</p> <p class="ql-block">(二)最美的山—花、溪、石</p> <p class="ql-block">秋山是杜鹃花的王国。在低海拔的密林里,为了争阳光,杜鹃长得瘦瘦高高的;在山地稍高处,山壤疏松灰黑,灌木取代森林,天空开阔,阳光充足,杜鹃漫山遍野成了主角;在怪石嶙峋、大风凛冽的山顶,杜鹃花仍然点缀在草甸中,绽放在石缝里。</p><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天,秋山赏杜鹃”。四月只是最佳赏花季。每年三月开始,杜鹃花便象一片片红色云霞,从山脚慢悠悠飘向山顶。幸运的驴友,甚至在十月国庆节,仍然能在高山上,看见留于天际的那抹红。</p> <p class="ql-block">秋山杜鹃的主要品种是映山红,红得纯粹,开得刚烈。90多年前,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盼来了红军,又十送红军。革命遂成星火之势,而这片热土,也被两万多英烈的鲜血染红。岁月峥嵘,红色的基因永存在泥土里,在花丛里,在歌声里。耳畔又响起电影《铿锵杜鹃》的主题曲:“湘赣水北流,罗霄蛟龙游,血瓣映天地,香魂写春秋;红蕾绘丹心,日月情相守,此花最坚贞,相思万年久。”</p> <p class="ql-block">溪水赋予秋山无限灵气和生机。我们沿溪谷上溯,山势和缓,绿荫蔽日,溪流潺潺,景色绝佳。</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在溪边一坐,把手伸进溪水里,水的清凉便流过全身。水洗涤了风尘疲劳,也清洗了世俗杂念,整个人变清爽通透柔和了。</p> <p class="ql-block">登了约三分之二山路时,遇见一片大竹林,溪水叮叮咚咚,穿林而过,宛若到了世外仙境。</p> <p class="ql-block">据说山上之前有个倚天湖,现在难觅踪迹。只在高山谷地,看到一条带状的孕育溪流的树林,冬天会落叶,人们叫它“红树林”。也许这一带,就是倚天湖生命的最后一缕,但仍在奔腾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禾山云盖顶,打开田沟等”。等的是水。禾山山脉拦截了季风,涵养了水源。禾山、禾水、禾田、禾村,成了一个息息相依的生态系统。难怪当地老百姓要祭拜大山,因为山孕育水,水滋养万物。</p> <p class="ql-block">秋山顶部很多这种石头。含有大小不一的白色颗粒,初步推测为石英砂砾岩。</p> <p class="ql-block">这种类似玄武岩。</p> <p class="ql-block">这种又象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秋山最高峰鹰嘴崖,就是由这种类似石英砂砾岩的石头构成。这里曾经是赣湘岛海。4.4亿年前的震旦纪,罗霄山脉开始形成。寒武纪、志留纪、侏罗纪,都有大规模造山运动:地壳隆起,岩浆喷发,山脉出现。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从庐山覆盖到了遂川县(在遂川县已发现冰川作用留下的石臼),估计这里难以幸免。蓝色的海,红色的岩浆,白色的冰川,都曾经在这里演绎,何等壮观!石头知道一切,但石头不说话。</p> <p class="ql-block">接着,风霜雨露,各种植物,形成外力,对岩石进行雕刻,形成各种造型。</p> <p class="ql-block">一只石猴趴着,旁边是护它周全的石猴妈妈。</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站成了亿万年的孤独。</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头,象一个放哨的红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石头是地球的书页,带着神秘的造化色彩。人来人往,焚香祭拜的,是一种亘古和永恒。</p> <p class="ql-block">(三)见大山,见天地,见最美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让我知道,你充满万有。让我知道,你在山中,你在水中,你在风中,你在云中。容许我的心在每一个角落向你下拜。当我年轻的时候,教我探索你的美。当我年老的时候,教我咀嚼你的美。终我一生,教我常常举目望山,好让我在困厄之中,时时支取到从你而来的力量。”这是作家张晓风和朋友进山游玩后写下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人是需要放生的生物。人总有摆脱俗世纠缠、深情回归大自然的欲望。因为只有在大自然里,才可以找到那个淡定开阔的自己。登山,登的其实是自己。</p> <p class="ql-block">是的,人是自然之子。天地之间,人很渺小,也很精彩。人类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在大自然这个舞台上演。走进大山,面对经历雪琢火焠仍岿然屹立的大山,我们心里所有的伤乱,都会一一回归秩序,全然找到安放之所。</p> <p class="ql-block">一棵古老的松树,象老祖母一样慈祥地抱着我们。而大山,沉稳地扎跟于大地,头部端然,身体健硕挺拔,风霜雨雪 ,晨昏更替,四季变换,大山一动不动。他的怀抱,该是更包容更安全的吧?不然,为什么每个站在大山面前的人,都不约而同想起,自己原来就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人的身体自带千山万水。让我们活成一座山吧!象山一样,有稳固的基座;象山一样,有挺拔的身姿;象山一样缓缓地呼吸;象山一样,不动,不惊,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当山的意向和我们合而为一,我们会变得深沉、坚韧而友好。生命如大自然般全息释然。心可以放松打开,光可以照进。一切可以疗愈,一切能够和解。</p> <p class="ql-block">大山巍峨,人很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