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九仙山

青天白鹭

穿越九仙山 <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的第四天,四位户外运动酷爱者,相约穿越九仙山。</p><p class="ql-block">后天就是立夏节气了,这个春天,被疫情禁锢得叫人感觉特憋闷。人的欲望,需要释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是一种欲望,自然也需要及时满足。</p><p class="ql-block">这几天,疫情终于落下了帷幕,同时,山林防火也渐入尾声,毕竟,山已经绿了。</p><p class="ql-block">前天和昨天,分别穿越了障日山和桃林南天门。体力消耗中度偏上,按说今天应该略作休息,但是,暮春即将过去,再不游九仙山,那今年就将错过九仙山最美的春天。这对于一个“户外人”来说,无疑是十分残酷的。</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穿越,自丁家楼子村后进山。</p><p class="ql-block">这个线路,以前也走过两次,只是季节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每座山,都有她独特的魅力和灵魂。不同的山,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魅力特点,也会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在我眼里,九仙山的最大魅力在石,其次是水。</p><p class="ql-block">九仙山的石,经过几十万年的日月浸润和风雨打磨,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灵气。具有了这种灵气,便能与人的灵魂相通,进而可与人对话交流。</p><p class="ql-block">每次来九仙山,我都会静心凝神地注目于那些光滑平整又圆润的石头。石头越大,灵气便越明显。每当此时,只须片刻,便能领略这些不同石头的风韵,而这,本就是一种对话和交流。</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穿越,难度当然胜过前两天。好多地方,必须手脚并用、借助树干或者树枝,方能攀爬上去,并且有较高的危险性。但是,对于我们四位来说,也只是有些许刺激的感觉罢了。</p><p class="ql-block">尽管已是暮春时节,山上的各种花,还算不少。主要有锦带、杜鹃等,另外,有一种草本植物,盛开着小黄花儿,不知什么名字,开在一处小山坳里,自成一片黄色的海洋。此花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黄光,直逼人的眼睛,叫人不敢直视。出于好奇,同行的驴友上网查询了一下,学名为毛茛(音gen)。</p><p class="ql-block">百度得知,毛茛是毛茛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4月至9月为花果期。</p><p class="ql-block">在中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均广布。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于田沟旁和林缘路边的湿草地上,海拔200-2500米。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捣碎外敷,可截疟、消肿及治疮癣。</p><p class="ql-block">毛茛别名有: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毛芹菜、起泡菜、烂肺草。</p><p class="ql-block">毛茛的花瓣很有特点,像“塑料花”。</p><p class="ql-block">有俗语曰:初夏毛茛开,满地黄花入目来。</p><p class="ql-block">丁家楼子村后进山的路,有两条沟,我们今天从西沟上山、东沟下山。在从西沟的尽头向东沟穿越时,因山路不熟悉,走到一悬崖处,荆棘密布,针刺横生,无路可走,也无法通行,只好往回返,再觅小径,几经周折,终于寻到“正道”。这也算是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了。</p><p class="ql-block">中午于东沟中一块平洁的巨石之上野餐,为了遮挡阳光,拉上了“天幕”。酒饱饭足之后,照例吊床上小憩。</p><p class="ql-block">此时,山谷的风,时大时小。</p><p class="ql-block">风吹过山沟,树叶呼呼作响。不远处,松涛阵阵,相伴和鸣。各种鸟鸣声间或其中。“隔壁”吊床上轻微的呼噜声,大小昆虫飞过身边的声音,让这个午后,愈加静谧无比。</p><p class="ql-block">恍惚间,我化作一朵白云,轻逸飘柔,渐缓升起,与两座对立的山巅平行,环绕飘过。</p><p class="ql-block">岩缝中探身而出的小松树,在向我招手致意,仿佛遇见了难得一遇的知己。</p><p class="ql-block">忽然,一种从未听过的鸟叫,把我从浅梦中唤醒。哦,它是大山的使者,在向我们这些山外来客,表达着主人的问候。</p><p class="ql-block">睁眼时,一只斑斓彩蝶翩翩飞过,倏忽间消失不见,她飞向了深谷。我知道,那里正盛开着锦带和毛茛,还有稀稀落落、渐次“落幕”的杜鹃花。</p><p class="ql-block">此时,山风正劲,我侧了一下身子,又进入了下一个梦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