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进藏(三)

A型老付

<p class="ql-block">  走过了最艰险的进藏路“丙察察”,看到了最美的湖泊 -- 然乌湖,领略了墨脱的热带雨林风光,欣赏了林芝的金名片 -- 波密桃花,现在往拉萨前进了。</p> <p class="ql-block">  鲁朗小镇已来过多次,再次经过,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再次翻越4700多米的色季拉山,那块刻着山名和海拔高度的石头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  色季拉山口能看到南迦巴瓦峰,可惜下雨看不到。不过上次来看到了,所以也不遗憾。</p> <p class="ql-block">  到了林芝,放下行李直奔工布老街,因为这里有一直惦记的石锅牦牛肉,那滋味,吃过一次永远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拉萨,又见到了布达拉。</p> <p class="ql-block">  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夫人第二次进入布达拉宫,距第一次进宫已有20年之久。进宫很考验体力,将近一万步需在海拔3700米以上完成,上楼下楼,三步一停、五步一喘是常态。这里是即将进入的白宫,进宫以后就不允许拍摄了。</p> <p class="ql-block">  布宫最早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五世达赖时期得以重建。据传当时每天有7000名佛教徒、义工参与建设,宫墙用料特殊、厚度达数米。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装饰设计、装饰风格如雕刻、壁画、彩画等艺术都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准。五世达赖在世时威望甚高,曾受清朝政府邀请觐见,其灵塔镶满黄金和珠宝,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  唐卡</p> <p class="ql-block">  唐卡</p> <p class="ql-block">  进了此宫门,就不允许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从布宫背面下山</p> <p class="ql-block">  虔诚的朝拜者</p> <p class="ql-block">  布宫旁的小朋友,看来有着快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绕布宫转经。现在藏传佛教绝大多数是顺时针转。</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背后的白塔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  看来这僧人也是第一次到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布宫下方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从拉萨至那曲的道路真让人谅讶!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当雄,这些曾经熟悉的地名再次勾起了我们的回忆。二十年前这里的道路状况曾让人心有余悸,海拔4300多米的盘山公路往往颠得人们头昏眼花。前年经过这里时,新路尚未修通,颠簸的感觉记忆忧新。如今,连续几个隧道刚刚开通,最长的一个隧道长达6公里,修路工人多少年的艰辛付出给我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衷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平均海拔在5000m左右。</p><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拔较高,热量不足,气候严寒干旱,其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在4月初,我们看到的地貌就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  冰瀑布</p> <p class="ql-block">  在那曲和昌都地区,多次近距离看到了秃鹫。</p> <p class="ql-block">  从那曲到索县,路上虔诚的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  索县赞丹寺,外形有点像布达拉宫,但其实它比布宫建得更早。</p><p class="ql-block"> 赞丹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属于格鲁派。寺庙建于1668年五世达赖之时,是拉萨哲蚌寺的属寺,修建在雅拉多山顶上。西面的雅拉乡,是格萨尔王妃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什么寺?在去昌都地区丁青县的路上,只见山峰奇伟峻秀,寺庙范围广阔,只是离国道太远,放弃了一探究竟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传说,在原始宗教苯教的始祖辛饶弥沃时代,一位称作日弄魏靖嘉布的普贤菩萨为拯救世人化身为一只大鹏鸟翱翔于天空,最后降落到现在的丁青境内,并生下了黑、白、黄三只水晶蛋,不久从蛋中孵出三个男婴,人们就称他们为“琼布”,在藏语中意为大鹏鸟的男孩,这三个男婴就是现在丁青人的祖先,因此丁青又称为“琼布”,被认为是大鹏鸟的故乡。这里有海拔6328米的苯教神山-布加雪山,宽阔的高原湿地自然公园--布托湖,有3000多年历史的孜珠寺,丁青素有“冬虫夏草之乡、热巴艺术之源、象牙玉石之都、象雄文化之藏、藏文书法之廪”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位于昌都地区丁青县孜珠山上,11.5公里的盘山路整整开了一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前盘山路。</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怎么还没到?这11公里山路真有点长。</p> <p class="ql-block">  到过孜珠寺的人一定不多,因为它山高路险、道路崎岖,十多公里的盘山烂路逐渐升高至海拔4800多米,就如藏在深山里的一座“空中之城”。孜珠寺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孜珠山也是苯教著名的四大神山之一。“孜珠”意为“一山五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洞叠叠,到处都是修行者留下的手印、脚印以及岩壁上修行洞里自显的佛像、坛城、真言等。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孜珠寺对苯教的发展和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几千年来它在藏区的宗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遇到了3个从巴青来的藏族小伙子,借了我的单反相机作道具,在神山前拍照留念。看来藏族的年轻人也崇尚高档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  房子建在悬崖峭壁上</p> <p class="ql-block">  藏民来孜珠寺朝圣</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旁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看孜珠寺</p> <p class="ql-block">  有藏民建议我们绕神山转山。孜珠寺是苯教发祥地,苯教转山或转经是与通常看到的藏传佛教相反的,是逆时针转的。</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丁青,向昌都出发。昌都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昂曲和扎曲在此汇合成为澜沧江。这里是西藏的东大门,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强巴林寺是藏东地区最大的也是戒律最严的格鲁派寺庙。帕巴拉格列朗杰曾是该寺的第十一世帕巴拉呼图克图即昌都地区最大的活佛。</p> <p class="ql-block">  茶马广场灯火辉煌</p> <p class="ql-block">  从昌都到芒康,现在可以走S203,经察雅县过去,不必再经邦达走G318到左贡再到芒康去兜个大圈。</p><p class="ql-block">  昨晚芒康下了一场雪,让我们偶遇了难得一见的雾松、冰挂和雪中藏寨。</p> <p class="ql-block">  途中翻越红拉山垭口,山上大雪覆盖,还好路面已清理过了。</p> <p class="ql-block">  有1300多年历史的芒康古盐井至今保留着最原始最古老的手工晒盐技术。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沙滩和悬崖陡坡上层层搭建着3200多处盐田,年产盐达到百万斤。这是一个4A景区,门票全价90元。但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进入景区时没有任何人要求我们买门票。</p> <p class="ql-block">  盐田用木柱支撑,搭在悬崖边,木板上糊上泥土,四边略微高起。倒入卤水,太阳曝晒蒸发水份,卤水浓缩结晶生成盐。</p> <p class="ql-block">  卤水渗漏下来,形成一条条结晶,像冬天的冰挂似的。编织袋里是成品盐。</p> <p class="ql-block">  这叉路口,是G214上观赏梅里雪山的一个非常好的观景台。先停下来观赏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本打算今天到飞来寺落脚,看了这指路牌,往下就是去雨崩村,时间还早,那就先去雨崩吧。一路下山开了15公里,到了西当村被拦下了,说是前几天下雨路冲毁了,去不了雨崩了,也去不了明永冰川了。哇呜,又是一个遗憾留下了。</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观景台,碰到一对来自大连的小两口,骑着小三轮,还装上太阳能板。出来一年了。自己做饭,睡觉基本上搭帐蓬,还买了条小狗陪伴。</p> <p class="ql-block">  重新回到观景台拍几张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p> <p class="ql-block">  赶到了飞来寺,好在现在游客不多,宾馆够我们挑的。选了处带露台的,前面无遮无拦,梅里雪山一览无余,期待明天早晨的日照金山。</p><p class="ql-block"> 傍晚的梅里雪山,缅茨姆峰(也叫美女峰)上的云像从烟囱里冒出来的,这应该就是旗云吧。</p> <p class="ql-block">  吉娃仁安峰也称五冠峰</p> <p class="ql-block">  在宾馆的屋顶露台上,朝西看是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一览无余。朝东看是白马雪山,此时落日余晖照在白马雪山上,呈现出一片金色。</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查了气象,日出时间是7:03,不用起太早。但心里惦记着,早早醒了,稍作洗漱,直上屋顶露台。</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临近,一缕阳光照到了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上,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了日照金山,真是人品大爆发,曾有人在这里等了半个月还没看到,我们一来就看到了。幸运!</p><p class="ql-block"> 这是卡瓦格博峰和下面的明永冰川。</p> <p class="ql-block">  缅茨姆峰也披上了金妆。</p> <p class="ql-block">  巴乌八蒙峰,海拔6000m。</p> <p class="ql-block">  缅茨姆峰和吉娃仁安峰。</p> <p class="ql-block">  卡瓦格博峰</p> <p class="ql-block">  缅茨姆峰和五冠峰</p> <p class="ql-block">  这儿必须要打卡</p> <p class="ql-block">  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山麓,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的三坝乡白地村,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它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就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被称为“仙人遗田”,面积约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纳西东巴文化,白水台景区是东巴圣地。</p> <p class="ql-block">  离开白水台,我们这次旅行就接近尾声。当天到大理,最后4天经宣威、铜仁、宜春再到杭州,马不停蹄奔了2700多公里,为的是路上安全,行程码不带星*。很幸运,我们做到了,所到过的地方都是低风险地区。</p><p class="ql-block">  30天行程一万公里,有惊险、有刺激、有开心、有收获,不服老的心被非常时期的非常出行锤炼得无比强大!饱览山河如此壮丽秀美,感叹人生尽可灿烂如花!生活可以平静,生命必须绽放,再给自己颁一次奖吧,期待余生更多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走过万水千山,归来仍是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