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于菜品中品人间百态,是一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雅致,亦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般的豪情。酌情思,品鲜香,于闲暇享受间也不忘刻刻思考哲思。</h3> part 1.买菜筹备环节 <h3>【和蔬菜干瞪眼】</h3> <h3>【和番茄作斗争】</h3> <h3>(截取了两个小片段,卖菜阿姨真的好忙:D)</h3> part 2.做菜忙碌环节 <h3>1.将遇良才(清蒸子梅鱼)</h3> <h3>·制作步骤:1.小子梅鱼3条,鱼洗净2.盘上倒上蒸鱼豉油适量,锅中水烧开,鱼放蒸架上的盘中3.盖上锅盖,大火蒸六分钟,撒上葱花(针不戳)(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Mom评价:温州家常菜,家的味道,不加生姜也很美味。·哲理情思: 将遇良才,谐音将“鱼”良才。三条子梅鱼,不禁令人忆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良友知遇,不禁令人忆起棋逢对手,旗鼓相当的“神仙斗争”。将遇良才,是能者的相遇,是高手的携手,是知己的互通。世间能者之遇多也,但只有真正的将才灵犀之遇才可使才能发挥极致。</h3> <h3>2.花漾年华(干锅花菜)</h3> <h3>·制作步骤:1.花菜掰小块洗净焯烫一下备用2.炒锅倒油爆香葱、姜蒜、干辣椒,再放入豆豉辣酱炒香3.放入花菜翻炒片刻,加入酱油翻炒均匀,加入少许糖和盐翻炒均匀,出锅。(当时我离那油也就1厘米)·Mom评价:虽然卖相不怎样,但是味道不错。·哲理情思: 花菜,让我联想至“花漾年华”。那种微辣咸香而爽滑不腻的味道是在舌尖荡漾的,那种锦绣年华带来的点点冲击是在心头激荡的。我们正当豆蔻年华,温情与美好接踵而至,惜年华,正少年。</h3> <h3>3.书中金屋(芝士牛奶土豆泥)</h3> <h3>·制作步骤:1.五个土豆高压锅5分钟,待冷却后,开盖,去皮。2.戴好手套把土豆碾碎,加入细盐、牛奶搅拌均匀,堆好小山的造型,加入适量芝士碎,微波加热3分钟。3.戴好厨房手套端出,撒上西芹碎,加几颗蓝莓点缀。(蛮香的)(奶制品过敏者请立即退出)·Mom评价:造型美观,味道极好,营养丰富,给9分吧!·哲理情思: 这土豆泥堆成的小山,像不像“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黄金屋”呢(奇怪的联想)?书中所蕴有的知识(芝士),也是同这菜品一般绵甜的吧。于书中见世间万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行且歌,博学而笃志,这也许是我们应有的模样吧。</h3> <h3>4.极致一钓(海鲜莲藕汤)</h3> <h3>·制作步骤:1.螃蟹一只洗干净,切对半(妈妈帮忙切的),鱿鱼一大只,洗干净,切成细圈,莲藕去片切成薄片。2.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热,把螃蟹的切面对准热油,这样蟹黄不会散掉,倒入鱿鱼与螃蟹。3.再加入姜片、花椒,翻炒,加入一大碗的水,调入适量的盐、白糖、老抽、料酒,耗油,大火烧5分钟,出锅。(颜色不是很好看)(但是我喜欢吃海鲜诶嘿)·Mom评价:07用心做了,味道挺好的。·哲理情思: 在汤中的鱿鱼与螃蟹摆出了挣扎的动作。也许我们不曾想过海洋生物殆尽,人们最后的“极致一钓”之后又是怎样的光景。这正是禁渔期存在的意义,物极必反,极致的捕杀只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h3> <h3>5.乐不可支(猫咪拌饭)</h3> <h3>·制作步骤:1.电饭锅煮适量饭,将饭分成三份。2.一份加入盐,醋(少量),一份加入照烧汁(生抽,老抽,醋,酱油,白糖),一份加入蛋黄,三份取适量米(白色和黄色的留一部分)戴手套后揉成团。3.饭团压入碗中,形成猫脸形状。用剩下的白色黄色米捏出猫爪猫耳拼上。4.将牛肉切好,放入锅中煎至两面不再鲜红,夹出备用。5.往锅中加水,煮水煮蛋。煮熟后切开备用。6.大盘中铺上生菜,加入牛肉,小番茄,切好的水煮蛋,再放上猫饭。7.用香肠,海苔点缀出猫形态。(有些费时)(吃完做菜时多的边角料就饱了)·Mom评价:挺好看的,没想到最后真的做成功了,味道也还行。·哲理情思: 猫当然不会“吱吱”叫,“乐不可支”便是由此而来。生活需要乐不可支,需要一时间的开怀大笑,跳脱与自由,需要万千努力之下,博出成绩后的放松与欢欣。愁眉苦脸与悲观消极无法控制事态,不妨笑对,以“东坡”精神波澜不惊。</h3> <h3>6.面面俱圆(芋圆牛奶)</h3> <h3>·制作步骤:1.锅里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加入小芋圆(紫色、米色),煮4.3分钟钟。2.芋圆都浮在水面时,捞出过一下冷水,倒掉水。3.加入白糖适量,倒入纯牛奶。(质朴)(糖加多了:D)·Mom评价:太甜了,糖加多了。·哲理情思: 芋圆,面面俱圆。并非所有的圆滑都是一件恶事,有时人与人的相处就需要圆滑。那是一种顾全大局的变通,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真正的友谊是通融的,并非以自我尖刻的棱角划伤彼此。</h3> <h3>【合照*1】</h3> part 3.碎语+总结 <h3>(面无表情)</h3> <h3>(小汇总)</h3> <h3> 于菜品中品人生,也别有风味。舌尖之味绵延至内心,这种感觉更是奇妙。虽然做菜过程有点小起伏(干锅花菜的油飞溅),但是无伤大雅,最后成品还可品尝一二。 如此,不禁觉着“菜如人生”此言不虚,那一口,除了菜品本身的鲜香,更是品尝了世间百态的杂烩。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么多有情怀的美食吧。</h3> <h3> 烹煮一锅人生<br><br> 人生是舌尖上几分酸甜苦辣咸之味,是“但爱鲈鱼美”的一份鲜香,是“碧油煎出嫩黄深”的一份醇厚。人生如菜,烹煮一锅人生,熬出一碗情思。<br> 有掌厨者置困苦,置悲凉,置遗憾于一锅,烹煮一碗惨淡的人生片段;亦有掌厨者置美好,置欢快,置温柔于一锅,烹煮出鲜亮的人生故事。那锅中的人生也许是古时寒门子弟奋笔疾书后煮一碗啖粥的困苦与坚忍,从锅中漫溢出的似川洪湍流一般的求知与奋进;也许是旧时黑暗社会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戚与荒凉,从锅中流淌出的腐败风气的恶劣;也许是如今学子结束一天学习生活后归家所入口的一份温暖,从锅中飘出的有归属感的香味。人生真像是从锅里熬出来的,尝者吃菜,更品心。人情冷暖,世间万物,俱在一锅中,那充饥的菜,便是万千大爱的载体了。人若少了情,就使这菜味如嚼蜡,像缺少味蕾一般,少了品自己,品他人人生的机会。<br> 人就应该是有情的,让那锅中的清汤变的五味俱全,烹煮出触动人心的风味。人不应波澜不兴,拒人情于身外,不应只煮那寡味的清汤。<br> 我们无法成为范仲淹笔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状态,我们更像是庄子笔下“有待”的万物。人情随物动,凭万物而生生不息,这也正是锅中煮出的人生最可口之缘了。普通的一碗鱼丸到了温州人口中便尝出了家乡的味道,收容所的大锅饭让无数的流浪者吃出了集体的温情。不同于迁客骚人那一份过于起伏的悲喜,这种悲喜是人生中真实触动,质朴简单的,是味精,是海盐,是无数的调味品。小题大做的悲喜,会使煮出的人生味道过浓,难以入口,但那在我们心中真正浮动的悲喜,却诠释了我们人生最极致的味道。<br> 人不仅应该有情,人的情,应该是独特的,是热烈的,是属于自己的。那一锅人生是自己烹煮的,是独树一帜的,而非从他人的菜谱中寻觅,少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最本真的味道。<br> 许多人为了寻觅鲜美,为了追求华丽,缺少了自己的一份质朴。那是无谓的模仿,是对自我的摒弃。每个人所烹煮的人生的味道本来即是有所区别的,无论黑暗料理,无论山珍海味,那都是你,你人生的味道。<br> 人生是从锅里烹煮出来的,熬出的是情思。掌厨者是你我,是机缘与巧合。<br> 人生如菜,你我烹煮出一锅跳动的生息。</h3>